zhoubo0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bo0111

博文

剪接体vs剪接体前体——施一公距离诺奖有多近? 精选

已有 43396 次阅读 2015-8-23 05:20 |个人分类:研究人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昨天晚上无意间读到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团队2015年8月20日于Science杂志背靠背发表的两篇文章,一时激动得睡不着觉:施一公会成为中国本土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吗?

Structural basis of pre-RNA splicing”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08/19/science.aac8159

“Structure of ayeast spliceosome at 3.6-angstrom resolution”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08/19/science.aac7629

工作简介

施一公团队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冷冻电镜)方法解析的酵母细胞剪接体近原子水平分辨率(3.6)的三维结构,该剪接体包括五个小核糖核蛋白(snRNP),十九体(NTC),NTC相关蛋白以及其他辅酶和辅因子等。通过对结构的解析,他们提出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剪接体的结构解析有望问鼎诺贝尔奖吗?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分别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剪接体(Spliceosome)、和核糖体(Ribosome)执行。其中,RNA聚合酶和核糖体的结构解析曾分别获得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剪接体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动态分子机器,其结构解析的难度被普遍认为高于RNA聚合酶和核糖体,是世界结构生物学公认的两大难题之一。毫无疑问,剪接体的结构解析是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候选。

施一公的工作有望获得诺贝尔奖吗?

两个月前,6月24日,Kiyoshi Nagai团队的一篇论文于《自然》网站在线发表,其工作是利用冷冻电镜解析中心复合物tri-snRNP的结构。相比于Nagai的工作,施一公的工作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第一,施一公团队将分辨率由5.9提高到3.6;第二,施一公团队解析的是真正的剪接体而非参与剪接体组装过程的复合物。但是,诺贝尔奖强调的是工作的原创性。毫无疑问,Nagai的工作具有更高的原创性。另一方面,Nagai来自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诺贝尔奖血统(那里曾走出14名诺贝尔奖得主)。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上个世纪我国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根据熊卫民老师的分析,该工作之所以未获诺奖,根本原因是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给了合成多肽激素催产素的维格纳奥德,虽然严格意义上牛胰岛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而催产素只是“多肽”。

结语

总之,施一公团队的工作冲击诺贝尔奖,有潜力,有竞争,有未走完的路。崇拜也好,不屑也好,毋容置疑的是,他们的工作是我国本土科学家最近几十年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如果他们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新的内含子被去除,外显子被连接的分子机制,我希望,也相信施一公会在不远的将来与Nagai等人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对于施一公,我觉得游击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一步就应该是集中火力的攻坚战,动员实验室多数的力量研究剪接体复合物。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后记

刚听说施一公要上任清华副校长了,我只能用“遗憾”两个字形容。他真的能做到行政,教学,学术三不误吗?

[个论]熊丙奇专栏:施一公会不会成为自己批评的人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08/24/content_3460664.htm?div=-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2326-915207.html

上一篇:人才引进的“拿来主义”——我看浙江大学海外招聘
下一篇:警惕!利用重编程实现“返老还童”可能是死亡陷阱!
收藏 IP: 129.112.109.*| 热度|

42 戴德昌 曹聪 王伟 田云川 苏光松 王涛 程毅 蔡小宁 杨正瓴 王华民 陈楷翰 范毅方 潘学峰 张鹏举 王亚非 史晓雷 刘敏 彭真明 毛培宏 黄永义 徐磊 杨荣佳 李晓瑜 曾春华 郭向云 李天成 曹俊 张卫 王庆浩 杨金波 邢东义 李土荣 林辉 薛宇 仲银鹏 cly85 biofans zxsong ghzhou5676 ybybyb3929 htli Artiller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