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九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星期日 晴
读《怎样读书》潘仰尧文《读书方法》、杨卫玉文《读书与兴趣》、李公朴文《读书实验》。
潘文写道:“要知道无论哪一件事情,不是容易做好,我们要满足所做的事情,对思想要彻底忠实,精神要刻苦努力,这样,我们所做的事情,件件都是美满的,件件都是成功的。”的确,这个世上没有难事,所谓难事,只不过是给自己找借口罢了。大凡成功之士,无一不是认定目标,而又能坚持不懈。
潘文说,读书有四要,即:深入、怀疑、虚心、耐烦。
是的,读书必须深入,不深不入,浅尝辄止,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就难以理解书的内涵。像现在风行的读图、浅阅读等等,都称不上真正的读书,至多也只能算是“看书”罢了。
用怀疑的态度去阅读,就不会被作者、不会被所谓的权威牵着鼻子走,而人云亦云,毫无自我。读书其实就是在“学问”。学问,并非专家所独享。我们若能在读书时常常将“学问”二字记在心上,必会获得不同一般阅读的享受与收获。读书,就是“学”;“问”,就是疑,就是思考。郑板桥在《花间堂诗草跋》中云:“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陆九渊也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所以,读书,必要有一双能质疑的眼光,必要有一个善疑善思的大脑,惟其如此,方能有获。
当然,怀疑,也不是否定一切,如果这样,便又走向唯我独尊,唯我正确的极端。读书,还需一个虚心的态度。读他人之作,应怀求教之心而待。其论对则纳,与己左则存,须知,“虚己者进德之基”。
杨文谈到了阅读兴趣的培养,言简意赅,有的方式,不知胜过如今多少“探讨素质教育的论文”。
李文强调,“实验的读书就是把读书与做人、做事和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可叹今日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为升学、为考试而“读书”的工具。李公朴先生八十多年前的正确主张时至今日依旧未能完全落实,诚为叹矣!
读《古文观止·郑庄公戒饬守臣》,中有一句:“子都自下射之,颠。”岳麓书社阙勋吾等译注本译为:“子都从下面射了他一箭,颍考叔栽下来死了。”中华书局精译本周振甫译为:“子都从下边用箭射他,颍考叔跌下来。”贵州人民出版社《左传全译》王守谦等译为:“公孙阏从城下暗中射了他一箭,颍考叔中箭坠城而死。”
比较而言,阙译、王译此句比周译更准确。“颠”,《汉语大辞典(普及本)》2122页释为:“坠落。”并引此句为例证。周译虽然没错,但不完整。颍考叔中箭后的情况到底如何?从城头落下,是死、是伤,还是毫发无损呢?事实上颍考叔被射中后乃坠落殒命。
再细品一下,王译此句,比阙译有更准确。其中“暗中”一词,说明之都射的是冷箭,而颍考叔不及防备。子都射暗箭,颍考叔坠下来,是因为箭没射中而受惊跌落呢,还是射中跌落呢?所以“中箭”二字并非多余。另外,“坠城而死”比“栽了下来死了”似古雅一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