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玻璃地球”离我们有多远?

已有 6358 次阅读 2015-4-20 09:21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 地质, 地理, 矿产, 玻璃地球

“玻璃地球”离我们有多远?

   201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数据时代的“玻璃地球”》,2014925,《中国国土资源报》又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玻璃地球”,大数据时代的选择》,一次又一次将我们拉到了时代的前沿。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搞明白什么是“大数据”的时候,又来了一个“玻璃地球”,前沿科技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别人甩得越来越远了。

何为“大数据”?大数据,本是IT行业术语,又被称作是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通常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的信息,必须经过计算机的处理才能变为有用的信息资产,目前较为统一的认知是,大数据具有4个典型特点:大量、告诉、多样、价值,因这个四个英文单词全是以V字母开头,故而称作“4V”特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所以很多人惊呼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在科学研究、市场分析、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已经广泛应用,领导部门的决策不再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直觉,越来越多地依靠数据和分析,从而使得决策更科学。

何为“玻璃地球”?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让地球像玻璃一样透明,可以一眼就能发现地下的构造、岩层、矿产甚至灾害。当然,这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表达了地质学家迫切希望发现地球内部秘密的心情,是对未来地质科学的美好期望。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地球的探索和认知。从古代的欧洲人认为大地是平的,到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从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张衡认为“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到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从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色尼测量了地球周长,到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了地幔和地壳的分界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了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再到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从宇宙中亲眼目睹了地球的外貌,这一次次的进步都让我们对脚下的地球有了更精确的认识。然而,地球不是透明的,厚厚的土壤和岩石阻挡了我们的视线,使得地下深处遥不可及,充满了诸多谜团。

正所谓“上天容易入地难”。虽然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数百万年,不甘于寂寞的人类可以操纵飞船飞到月球、飞到火星,遗憾的是到如今仍然对我们脚下的地球充满敬畏和迷茫,在地球母亲的面前我们才深深地感觉到人类之渺小、自然之伟大。1970年,前苏联在科拉半岛实施了一项科学钻探计划,历经24年之久,打下了一个深为12262米的超级钻孔。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但是相对于平均半径6371千米的地球来说,就相当于一根钢针尚未扎透人的皮肤一样。由此可见,对于地球深部的了解,我们还差的太多。

有人幻想,如果脚下的地球像玻璃一样该多好。这貌似是一个疯子的想法,就像公元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才是中心一样,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但是科学的进步往往源自于于大胆的设想。当陈旧的思想已经束缚了人们的大脑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才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1999年,矿业大国澳大利亚为了寻找新的矿床,首先提出了“玻璃地球”的概念,虽然他们做不到让整个地球透明,但是希望做到使澳大利亚大陆地表以下1000米以变得透明。这种思想理念一经提出,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施,比如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以及中国等。

当然,所谓的“玻璃地球“并不是真的可以肉眼看穿地球,而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主要方法是采用多种地质手段、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以及信息化技术,获取海量的数据,然后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当我们需要相关的信息时,能够及时查询、分析、处理这些资料,然后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如此一来,借助于大数据时代的“东风”,便可以充分发挥三维地质信息化的优势,在地质学家眼里,也就是他们所期望的“玻璃地球”。

虽然实现全球领域的“透明化”尚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前瞻性的眼光和长远的思想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正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也许,这不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能够完成的工作,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步伐不停,“玻璃地球”的梦想终将实现。(文/骥伏枥,图片/互联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8217-883783.html

上一篇:给地球做“B超”
下一篇:那些别国的“玻璃地球”计划
收藏 IP: 106.37.163.*| 热度|

1 吉宗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