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厚重
文/关燕清
时光如梭,这又到了年尾。回顾这忙碌的一年,感慨的是负担了那么多,坚持了那么多,得到的还是那么多。1月到3月忙出了两篇文章。4月开始就开始了一轮一轮的PK,终于一头栽进一条江,这之后必须在里面采用各种泳式和花招扑腾,几年后定能练成江中妖精之躯。
7月开始,已然多了很多的杂事,需要做很多不曾做过的事情,但收获如梦想一般遥不可及。譬如申报团队项目,半年内报了三个大大小小的团队项目。
第一个是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收到新领导命令,想也没想便执行,在新单位的同事都还不知道你是哪个东东哪个谁的时候,我已经用近乎高铁的速度花了一周时间弄妥申报书和答辩PPT,赶得我天天闻得子夜的静谧和清香。答辩那日,排在全校各单位8个答辩人之最后。感觉表述自然,没有瑕疵,5位答辩专家(包括一名主管校长)一边听一边点头,我们这个平均年龄38岁的抗肿瘤研究团队是有生命力的。然而,答辩结果一直没有通知下来,最后很低调地暗暗通知了。慢慢我才知道今年学校的“创新强校工程”原本就是要挑选和培育没有拿过“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队伍,那么大的学校理科系还有不少,别人都是集全院之力,怎么会给你同一个单位两次机会呐。这些年,选择入世之后,我渐渐明白了中国人喜平衡之道,在科研的各个领域也凸显这种“公平”。不过,我相信这次也是很好的经历。
第二个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团队项目,虽然至今尚未张榜公布,但自知做分母的几率太大,因为随便望过去,都是一众的海归、长江、杰青、院士团队。但是,我在整个项目的准备中,仍然全力以赴,花了全身力气。新领导也调动了5位有实力和积累的教授,5位年轻正在出成绩的副教授给我,标书近百页,看完一遍都费时间和力气。很难想象我怎么在一个月里弄出来的。中间还写了无数封邮件,自己反复修改了n次,一个暑假都泡在里面了,当然,写好的产品换来的是素有严格不近人情之谓的新领导的溢美之词。回信时候,我一边谢谢领导的夸赞,一边有自知之明地和领导说,全省引进或内生的牛人团队太多,这不分专业,一共才十几个支助,应该是做分母的可能性很大。还是不要让新领导滋生什么想法为妙。
第三个就是现在在弄的这个公益重点项目了。也是我最看好的一个。项目不大,但是我们精心准备了标书,研究内容经过几名主要研究人员仔细讨论,不但有基础,而且拓展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很强,标书可谓形散而神不散,而且真是要做点事情的摸样。最可爱的是,几位同事都非常喜欢我们这个项目,而且,物以类聚,我挑选的这几位新同事都是老实低调做事之人,一起相处很融洽。对了,圣诞节前后我们项目组商量好一起去教堂听唱诗班的吟唱。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心灵的一次安静的旅行抑或是停靠。
当然,还有很多不及预料的困难。研究院的高强度,快节奏需要尽快适应,还要负责装修一间新的化学合成实验室,有数不尽的杂事等着要落实。
应该说,唐幸夤逊的“嚼处春冰敲齿冷,咽时雪液沃心寒”这两句很恰我此时的心境。有时候也皱眉,也低落,也唏嘘嗟叹。为何我做科研那么辛苦,没有同领域的牛帮我搭桥为我撑腰,没有那么多的送上门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顺手拈来,只有一个女儿家的不着边际?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历练或许是我这生修来的福气。我想我终究能做点什么的,但能做点什么呢,我还不知道。
几年前,在科学网发表水调歌头的时候,曾和清水君,融兄长同韵共吟七律(见附文),借这篇文字将这三首拿出来咀嚼。当时的感悟,如今读来,确是一样的滋味。这一年忙忙碌碌,但兄长依然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念想。“渐熏风,香成阵,化鸾鹏。那年深谊,长存眉际料难逢。惟叹霜天愁绪,患难倾心有几,屈指别离中。对晚秋溪好,可照旧时容?”是那年我写,如今我念的。
真的希望兄长在作海天游的时候不忘记看到妹妹我在进步,看到妹妹我在努力。兄长曾希望妹妹做一条随意任性的快乐的小溪,我答应。如果小溪需要载动沉重之舟时,我也会试着让自己成为一条江,一片海,去勇敢地承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