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Recent Changes of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 China (报告PPT)

已有 3792 次阅读 2014-11-25 15:30 |个人分类:科技史教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PPT, 技术史

本人昨天博文写到此次在密歇根州Dearborn美国技术史年会曾做一个Recent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 China,正式报告的时候改作了标题的英文题目。SHOT(美国技术史学会)专门有一个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ittee负责我们小组的报告,本意是希望美国之外更多的学者参与到SHOT的活动中,特别是青年学者。他们也希望了解我国技术史研究的状况,因此包括我在内的五位报告人均是介绍本国的研究情况或者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本人报告的详细文字见昨天博文的链接,今天把报告的PPT贴出来,供方家指正。需要说明的是,本PPT一定有偏颇或者说可能忽略了许多我国技术史研究的专家(SHOT网站链接的文字版提到的更多,显示在PPT少了一些,因为报告仅有10分钟时间),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史尽管学科较小,但分支很多,本人熟悉一点机械史,另外纺织史、冶金史、造船史、传统工艺(含少数民族)、文物修复保护(目前技术史领域有部分学者招收科技考古方向的学生,与考古学交叉)等,本人并不熟悉,仅把了解的一点(有的反映在了PPT中,有的可能没有)提到了,也请见谅。

还有一点需交代,由于本人学识的缘故,对部分学者的判断定位也可能会舛误。比如PPT中提到潘吉星先生,笔者认为他最大的贡献是研究并校注了《天工开物》。但昨天翻看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一本介绍,说潘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对四大发明的研究。较而言之,笔者的看法可能就比较狭隘。如此等等,也请读者抱歉。为存原貌,PPT没做更改。英语水平的幼稚之处,也请指正。

(第一次在博文发PPT,是每张转换成图片另贴,不知道有更好的办法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927-846194.html

上一篇:参加美国技术史年会归来
下一篇:领导有多重视?如此通报稿!
收藏 IP: 123.166.73.*| 热度|

10 王德华 曹聪 张钫 杨正瓴 刘启振 韩玉芬 刘钢 董洁林 杨金波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