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彼得.德鲁克的生日,作为一个纪念日,我打算开始写企业智能研究日志。因为一早看了关于彼得的一篇管理自己的文章。他建议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到底怎么找?可以采用自我反馈法,就是自己记录观察自己的学习经历及其效果对比。是的,彼得说得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获取信息认知方式。而我却是属于喜欢自己琢磨,记录,思考,验证型的。按照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去学习,的确会事半功倍。
一直都对智能的东西感兴趣,最初感兴趣的是人,而现在则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的研究始于2010年底,第一次研究的民营企业是海底捞。在进入这个企业之前,我已经从网络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研讨会上了解了很多关于这个企业的信息。但我只想说,其实这些都只是浮云,只是表象,只有真正进入这个企业,与这个企业的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才能真正理解那些网络文字,报告者语言信息背后的内涵。
第一次决定成立一个团队,来系统研究中国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是2011年10月22日,当时就通过QQ日志,科学网,E行网发布了“利华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室”的想法:创办一个工作室,一个为公司提供免费信息管理咨询的工作室,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快速成长型的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咨询服务。之后,在网友们的引导下,我加入了更多的与信管相关的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士交流圈子和社区。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对企业智能发展历程越来越好奇。于是,在2013年12月25日,又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企业智能研究联盟”,该联盟由活力、真诚、充满希望的大学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士共同组成,致力于研究中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规律,共同探索中国企业智能改善之道。现在,企业智能研究联盟已经自发组织交流活动十多次,参与人数也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20多人。
从现在开始,我打算开始写中国民营企业智能研究日志,第一个记录的是一个名叫“明途”科创型的民营企业。在他们营销副总杨成刚的推荐下,我带着1个合作伙伴和6个学生于2014年11月5日来到了位于成都天府创业中心。
这是我第一次带着大二的学生去参观企业,在公司的眼中,这些学生无异于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但是第一次的交流活动,就让明途的高管们喜欢上了这些“爱提问”的学生。
照片上正在跟学生畅谈的人是明途的老总,姓肖,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师。曾在微软亚州研究院、30所、用友致远干过。2009年3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2010年7月开始前途云工作平台研究,2012年9月开发出前途私有云平台,2013年6月开始智慧农业云研究。2014年3月研发出前途公有云V1.0,6月开始启动智慧农业云服务。
的确,大二的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到企业去干什么呢?那不是瞎耽误工夫嘛?但昨天进行的第一次研讨会,让企业觉得,这些学生的确不可小视,因为他们不专业,所以,要求企业的产品可以表现得更加专业。的确,在中国,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不在少数,如果能够把一个产品改善成为能让一个刚刚开始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满意的产品,无疑会表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