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ing9

博文

敬告首席蒋高明 细胞膨大剂在瓜果上的应用全球我是第一个 精选

已有 22582 次阅读 2014-11-11 13: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日看到科学网置精蒋高明首席科学家蒋高明的论文"对植物膨大剂说不”。 我不得不说几句:细胞膨大剂在瓜果上的应用,全球我是第一个。

下面去我先重发2014-5-1在科学网上写的一篇博文:读本网头条消息“植物激素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790306.html

===========================

科学网生命科学今日的“领域新闻”头条消息是 【“植物激素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阅后勾起我回忆40年前我的一个植物激素在防止柑桔落果的一项发明: 6-苄胺嘌呤(以下简称BA)和赤霉素控制华盛顿脐橙生理落果的研究(见图1)。

之所以用”发明“一词, 是因为这项工作是世界有关细胞动素在瓜果上应用的第一篇报道,可能是中国人在植物激素应用于瓜果的唯一原创发现,而且40年后的今天, 中国的柑桔生产中仍然广泛作为一个增产的重要措施大面积的使用。其增产效果是对照的200%以上。 1980年我赴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时, 我在美国园艺学会的HortScience上发了此文(见图3)。

此时国外仍然没有类似的论文发表, 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系的一位教授(女, 忘了她的名字)看到HortScience的这篇报道后, 找我了解了情况, 想要在美国最大的柑桔生产地佛罗里达应用, 但我告诉她, 只能用毛笔蘸BA的溶液涂在幼果上才能有效, 如果按照美国喷药方式处理, 则幼果会全部脱落后, 她很失望, 因为美国不可能用人工去一个一个果实的涂果处理。


当时我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这么早的发现BA在防止柑桔生理落果的应用, 主要是当时全世界大概只有我一个人手头有300克的BA可以做田间试验。 在1960年代, 细胞培养是当时植物领域的前沿学科学生长点(有点像人今天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细胞动素是诱导细胞分化长出芽的关键生长因素。 没有它, 细胞培养不可能成功。 当时国内没有细胞动素生产, 全部是进口的, 进口的价格在100多美元1克。 只有科学院的上海植生所, 北京植物所和遗传所进口了几克, 当作宝贝的掌握在做细胞培养的实验室中。 当时我想做细胞培养, 找他们要10毫克都借不到。 没有细胞动素, 干瞪眼着急。 那是年轻气盛, 想我自己合成细胞动素。 那时6-苄胺嘌呤的合成专利是日本的(大概是1960年代), 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把专利上的每一个日本单字查字典查出,  搞清国内的原料供应商, 其中腺嘌呤就是上海第四制药厂生产的维生素B4。一切就绪后, 合成还是出现了问题, 连续9次失败, 最后发现反应温度不是日本专利上说的160度, 而应该是180度,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所用器皿(例如三口烧瓶等)。 甚至原料腺嘌呤度必须烘干, 带有一点水分, 反应就失败(这些日本专利上都没有讲)。 这一下我就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合成6-苄胺嘌呤的实验室, 当我告诉植物所的钱迎倩先生等, 他们半信半疑, 直到用我的6-苄胺嘌呤做细胞培养时, 能够分化出芽, 才确认我真的合成出了BA。 我的合成样品送到上海植物生理所请许智宏测其紫外吸收光谱时, 测定结果显示,纯度比他们进口的还要高。


这一下解决了我做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在以后的几年,在植物学报, 遗传学报, 中国科学等连续发表了几篇论文。 而且我合成的BA成本只有5元人民币/克, 所以我一下合成了300多克, 这可能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个有这么多BA的人, 于是我就开始做田间试验, 取得了我上面所说的'发明".  前年应邀去西南大学做学术报告时, 西南大学副校长,柑桔所所长告诉我, 由于40年的推广面积和增收效益的数据都有, 他们准备申报国家科学发明进步奖三等奖, 但这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今有关植物激素的973 项目如果不带上分子生物学的内容, 基本上是列不上项,申请不到经费的, 这也是科学发展的趋势吧?


哦, 顺便说一句, 前二年市场上出现的西瓜爆炸事件的"元凶"就是我的BA和类似物。 你们现在吃的大个草莓也可能应用了细胞动素(别怪我,这可不是我的发明---注:指超过标准剂量使用)

--------------------------------

下面再多说几句。 所有做食品药品农药除草剂的科学工作者, 都知道有一个“最高容许量”(tolerance)的概念, 世界上大概很难找到可以任意吃多少都没有问题的食品, 更不要说药品了。 例如每日给蒋高明吃1斤食盐或1斤白糖, 不知蒋首席会写出一篇什么样的科学论文?


下面我再给蒋首席几个例子?

1. 我在1974年开发出的细胞动素 6-苄基腺嘌呤自从1974年在国内应用以来,至今已经40年, 几乎所有的中国无核柑桔没有不用的, 我相信你至少也吃了有20-30年的历史了, 不知你和你的儿子有没有出现什么毒副反应没有。 我这里告诉你, 如果不用我首创的细胞动素 6-苄基腺嘌呤, 估计现在国内的脐橙和温州蜜柑的产量只有现在的1/5。

2. 全世界的柑桔储藏保鲜前, 都要在10-20ppm的2,4-D 的水溶液侵泡10-20秒, 经此处理, 柑桔储藏保鲜的时间可以提高3-5倍, 保证我们大家在4-6月份还能吃到新鲜的柑桔。 这项生产措施在我国已经用了50多年了, 中国凡是吃柑桔的没有一人不吃2,4D。 你的前辈植物所一位姓李的研究员就是这项发明的元老之一。 但是使用1000ppm的2,4-D就变成了越战时美国使用的害人的橙剂

要举例, 很多很多。 我就给你指出一点, 所谓的食品安全都是在限定的范围内来说的。 没有绝对的安全概念的, 科技人员不该说出你的那种概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2008-842662.html

上一篇:中国的所有反转网文都是谣言和谎言
下一篇:章士钊为其女婿洪君彦(章含之前夫)的外甥工作找彭真求情
收藏 IP: 73.10.160.*| 热度|

68 冯大诚 马浩 陈新君 杨奕 郑永军 杨正瓴 陈安 刘雪伟 张庆费 张鹏举 谢力 万君兴 魏东平 刘光银 俞云伟 刘艳红 黄永义 郭向云 张江敏 李方和 徐耀 许方杰 蔡小宁 冷永刚 徐大彬 朱朝东 张勇洪 易小兵 张珑 刘立 郑波尽 文克玲 汪晓军 何宏 唐凌峰 蔡志全 熊李虎 黄育和 余皓 李亚平 刘云章 胡荣桂 冷雨泉 赵凤光 应行仁 王天一 徐晓 杨金波 马红孺 anonymity biofans lixuke2005 yunml wgf120 luminescence321 handldk leicxm shutom sensorss SCN zxk730 taojun GDHBWQ liangzx abang wou ncepuztf njy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