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大炮打蚊子与鸟铳打飞机

已有 4133 次阅读 2014-11-5 11:0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科学出版社, 札记, 发明, 追梦人, 曾兴民

10年发明,看太阳升起,看叶绿叶枯,看白发增生。

中国有亿万大学生,有千万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重大发明,就是缺少鸟铳打飞机的勇敢精神。

——曾兴民

2008年攻克超声选冶关键技术后,我对发明团队教授S说:“把超声技术用于净化低质白酒,可以制造神奇。”S说我:“搞重工业技术与装备发明的人去搞民品,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

2010年我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买几台立式磨矿机时,孟宇群博士说我:“一个民企做国家队的课题研究,不可思议。”孟博士这句话,使我想到“鸟铳打飞机”。我在中科院第一届黄金科学技术年会上报告《集装箱化选冶工厂研究》时,再次引起国家队专家瞩目。

选矿专家在超声浮选生产线考察

投资发明10年,我搞了72项发明,但只有3项发明以正统身份进入工业化应用,成为行业主流技术与装备。这几项发明工业化赢利,只及发明投资的七分之二。投入产出比例失衡,影响了我的发明。我决定将重工业发明用于制造民品,同时发明实用民品。

好友L说:兴民科技,名称定位是“兴民”,发明定位是“兴国”。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写完《五月的雪花》之后,站在海拔3300m的高山之上,我开始思考发明投资转向民品。尽管清楚:国家不强,民富天下也是一个数字,但我不得不考虑公司生存。等我重新集聚资本,还是要推进一产技术与装备发明工业化,还是要让中国发明纵横世界。

民品发明定位,首先是“就汤下面”,把现有发明用于民品开发;其次是“触景生勤”,发现民生急需,要勤于发明。一年来,我发明了超声双化机、茶酒生产技术、地震救生舱、洪灾救生舱、实用滤纸、海选机、高速列车无损清洗机等。

超声双化机已有企业生产,但现有企业制造的超声双化机,不适合酒厂使用。其缺陷是:没有考虑到在超声速环境下不锈钢成分会释放到酒液之中。诚然,一般情况下,不锈钢中的铬,在水中和空气中是不会释放出来的。如果把不锈钢板从几万公里的大气层外掉落下来,空气摩擦阻力足以使不锈钢板熔化掉。因此,材料的使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现有超声双化机制造企业没有考虑到超声速环境因素,说明对超声波应用没有进行过科学的试验研究。

超声浸出机、超声浸提机、超声洗涤机、超声净化机、超声萃取机、超声硫化机、超声分散机,已批产制造。图为工业超声设备制造车间。超声硫化机硫化效率为常规硫化设备100倍。

茶酒生产技术是在研究专利库近百项发明专利后,结合我的其他发明专利总结出来的。茶是茶,酒是酒,勾兑成茶酒。这是基本技术方案。不同之处是采用超声技术对茶成分和酒成分进行净化后再勾兑。也是一种可以直接产业化的发明技术。

地震救生舱是针对我国民房缺乏抗震设计的一项发明,发生地震时,人要跑出屋外,几乎没有逃生时间,最可能的逃生方案,就是躲在金刚龟壳之内。但是,这种产品造价很高,一般百姓家庭买不起。

洪灾救生舱实质是一种充气船或充气床,平时可以折叠收藏;需要用时,采用手工或电力方式充气。这是一种一次性使用产品。只要将技术方案交给真空包装袋厂,就可以产业化。

实用滤纸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现有滤纸使用不便而发明的。只要将技术方案交给滤纸制造厂,就可以产业化。

200吨/日含金尾矿超声浮选生产线。公司通过小试、30吨/日中试、200吨/日工业试验,使超声浮选技术和设备进入工业化应用。对于石英脉石型金矿,跑尾含金稳定降低到0.1克/吨以下。

海选机属于一产技术与装备,但民间选矿用量更大,也算是民品。加纳一个金矿老板来找我时,提出可否采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内空宽度是2.35m,我设计的最小海选机,直径是3m,需要考虑组装结构方案。这样作,模具投资很大。因此,眼下还是采用整体制造出厂方案。

高速列车无损清洗机属于大型工业装备,但是可用于清洗服务业。这是一种全自动清洗装备,现场制造和组装工作量很大,要用到数百吨不锈钢型材,包含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风系统、净化系统、控制系统等辅助系统。该产品所有技术都是成熟工业技术,只是没有人想到我的技术方法。

大炮打蚊子,是基于生存需要。在没有发明不锈钢和瓷器的时候,英、法等国用银子作餐具,印第安人也用银子作餐具,锡合金被作酒壶,铜合金被作茶壶。当年基于生存需要而产生的东西,今天被当成豪华与奢侈消费的标志。

鸟铳打飞机,是一种不可能事件。但是,搞发明就是需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勇敢精神。中国有亿万大学生,有千万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重大发明,就是缺少鸟铳打飞机的勇敢精神。

本文摘编自曾兴民所著追梦人的发明札记一书。文中工厂车间图片均来自于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这是一部发明人曾兴民自述体裁的札记,以“血性”的发明之魂,“死士”的创新精神,讲述发明人在追梦过程中的经历与实感。作者成长为一名发明家的奋斗历程,更是学子投身发明、企业投资发明、国民推动发明的典范。

曾兴民  195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198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系。现任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已投资完成湿法过程技术与装备发明72项,其中公开发明专利35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主要以发明技术与装备投资固废资源和难选冶矿选冶产业。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或“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41263.html

上一篇:年轻科学家发现了取得超窄激光线宽的新方法 | 《科学通报》
下一篇:中华倡导药食同源
收藏 IP: 221.123.188.*| 热度|

7 刘四旦 陈楷翰 陈辉 吕喆 李颖业 汪晓军 文克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