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uqing

博文

传记中的钱学森

已有 8349 次阅读 2014-10-17 20:4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钱学森, 科学家, 传记

2-8 钱学森:中国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说明:10年前,我的《阅读科学家-关于科学家传记的读书笔记》初稿完成后,投了两三家出版社,未能被接受纸质出版,就全文打包放在了“三思科学网”网上,供大家阅读。“三思科学网”早已不存在,初稿在网上将渐渐匿迹。初稿主要介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传记情况,缺少对中国科学家传记的描述。现在按照原稿的结构,分别在“一般描述”、“比较分析”和“个别解剖”部分,补充上相应的三部分内容。以下是“比较分析”部分补充“2-8 钱学森:中国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原初稿链接http://gz.eywedu.com/Scientists/index.htm。)

 

 

钱学森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他长大于中华民国、留学美国并取得较高的学术地位、被美国驱逐出境、领导新中国科研人员秘密从事国防科技,是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时代的楷模、人民的榜样。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辉煌至高的荣誉形象,使得他最受当代传记作者的青睐,成为中国科学家传记创作中最理想的传主。

1 钱学森传记出版概况

我国描述钱学森的传记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根据国家图书馆的藏书记载,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文洋撰写的《钱学森在美国:1935-1955年》,从书名可以看出,传记里不涉及到钱学森在两弹一星方面的贡献。对钱学森全面的描述是在90年代中期,如199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胡士弘撰写的《钱学森》,1997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祁淑英撰写的《钱学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两弹一星资料的逐渐解密,关于钱学森的传记描写更加全面,更加丰富。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担任过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撰写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以后此书的主要内容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他和莹莹合写的《钱学森故事》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撰写的《走近钱学森》,2010年该书经过增补后又以《钱学森》为名出版。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组织撰写、奚启新执笔的《钱学森传》,以“唯一官方权威”为图书广告宣传的卖点。

1995年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美国出版了《Thread of the silkworm 》,该书在1996年由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以《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为书名翻译出版,2011年由中信出版社以《蚕丝-钱学森传》为书名在中国内地翻译出版。

本文主要结合张纯如、叶永烈和奚启新三人的传记文本,分析有关钱学森传记的特点。三本传记各有特色和侧重点,放在一起阅读,传主钱学森的形象在读者眼中就显得更加生动、丰满和完整。

2 作为纯粹科学家的地位在美国确立

钱学森是在名校完成自己的学习经历的:小学和中学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公费留学期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获得硕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从事航空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建立起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36岁即担任终身教授。这一段历史在张纯如写的传记中描述得非常详细,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的篇幅。传记作者对传主资料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他的写作重点,张纯如的优势在于她作为美国人,能够在美国政府和大学的档案里找到大量的文献记录资料。

张纯如描写了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工作上的差异及其适应情况。求学阶段,由于麻省理工对航空工程的不重视,钱学森与麻省理工风格的格格不入,他在这里的一年时间不是那么愉快,便转投加工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麾下。他与冯卡门共同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建立了“卡门-钱近似”公式;担任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小组负责人,独立发表了《超空气动力学及稀薄气体力学》等论文,树立起来自己作为世界级喷气推进专家的地位。1946年,钱学森离开加州理工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一是源于美国学术界的规则,学者需要有在不同机构的经验;二是钱学森需要离开导师建立自己的团队;三是与10前他离开时相比,麻省理工的航空系正急速扩张需要高水平人才。尽管一年后钱学森即升为正教授,钱学森的科学家风格与麻省理工航空系的老古板、更重应用的工程师风格仍然是不匹配,原因在于钱学森的数学功底、理论深度和挑剔严苛的态度,造成了他与其他老师和学生间的隔阂和交流困难。1949年钱学森又回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并正式担任高达德讲座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在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钱学森确立了自己作为所在领域主要发言人的地位。”(《蚕丝-钱学森传》第168页)

3 从美国科学家变为中国科学家

1950年夏天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钱学森的调查是钱学森人生的转折点。所有的传记作者都必须谨慎处理钱学森1950年到1955年钱学森回国的这一段经历。张纯如用了全书的四分之一篇幅,详细描述了钱学森被怀疑为共产党员、遭逮捕、接受调查、参加听证会、等待回国等过程;叶永烈只用了近十分之一的篇幅,不过把这部分作为全书的开篇来写,突出了这段时间对钱学森一生的影响;奚启新的描写最为简略,在全书三十九章中用了不到三章的文字。

张纯如和叶永烈的传记表明,钱学森的回国之心并非一开始就是毅然决然的。钱学森延长了留学美国时间,为的是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出于对国民党政府的不信任,他未能接受回国任教的邀请;1947年他申请了永久居住证;1949年他提交了美国公民权申请,打算在美国长期住下去。这些描述似乎与奚启新的类似官方的描述有些出入,可能是担心有人会因此贬低钱学森的爱国精神。

叶永烈对此作了如下辩护:“钱学森当时填了美国的入籍申请,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已在暗中积极准备回到中国大陆。其实,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4年,他已经是在美国有一定声望的学者和相当的收入,即便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也无可厚非。......不能把‘爱国主义’理解得那么狭窄。只要有一颗炎黄子孙的心在跳动,不必计较他们手中所执的是什么样的护照。”(叶永烈《钱学森》第186页)

如果说钱学森在美国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对回国与否的犹豫摇摆是真实的话,那么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的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无理逮捕造成的对外推力和新中国政府多方争取的向内拉力构成了强大的合力,让钱学森抱定了回国的决心。

在五年的磨难与抗争期间,钱学森并没有荒废自己的研究,因为无法开展涉及保密工作的火箭研究,他把研究领域转向了崭新的控制论领域,完成了30多万字的英文版专著《工程控制论》,奠定了他作为战略科学家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在1955年结束了自己的美国科学家身份,回到中国大陆从事科学研究,开始了他作为中国科学家的全新生活。

  4 作为战略科学家地位在中国的确立

回国以后,钱学森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一个只管理几个研究人员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管理大型科研机构的行政管理型科学家;从一个只关注狭小专业领域研究的纯粹学术型科学家,变成了一个确定国家国防科研方向的战略科学家。

1955年期起,钱学森从事的科研组织与管理工作有:组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组建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指导设计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组织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组织指挥我国第一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我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组织完成“实践一号”卫星发射试验,参与组织领导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领导设计制造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指挥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参与组织领导我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等等。

以上这些对钱学森传记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具体情节大多属于国防研究和保密范畴,很多事实不为外界所知。张纯如所能阅读和得到的资料严重不足,二十四章文字的传记中只用了一章笔墨,基本上算是放弃了对此的描述。叶永烈写的传记中这方面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在于他采访到了多位组织这些工作的领导人的秘书、参与这些工作的当事人和家属。

奚启新写的传记,则用超过一半的篇幅,非常详细地描写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层的集体决策过程,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钱学森对两弹一星研制的精心组织和技术贡献,广大科研人员在试验现场的紧张、失败与胜利的场景。这可能得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的组织优势,获得了大量的内部资料信息。

有些遗憾的是,三位传记作者都未能对钱学森一生对科学技术的具体贡献,做出较为系统完整的、详略得当的和恰如其分的描述。毕竟钱学森首先是一个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高度决定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科学家的高度。

  5 离开领导岗位后的晚年思想

钱学森大约从70岁开始,从国防科研一线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作经验报告、写总结文章、参加政策咨询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提出建议,等等。叶永烈和奚启新都用了大约五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钱学森这段时期的生活内容,张纯如则完全省略了这部分内容。

按照叶永烈和奚启新的描述,钱学森晚年的贡献在于:创建并发展了中国的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了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的整体构想;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建立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等农业综合生产产业体系的观点;在中国率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

6 在科学中的声望:中国的与世界的

说钱学森是中国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似乎毫不为过。在科学家同行内,钱学森在1957年被中国科学院选为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获得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科学家同行之外,钱学森在199110月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科学家获此殊荣;1999年年9月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09103198岁高龄的钱学森去世,全国各地举行了隆重的吊唁活动。2009116日新华社发了“钱学森同志生平”的通稿,对钱学森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算是中国政府的盖棺论定。20106集纪录片《钱学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2年电影《钱学森》在各大影院上演。一个科学家得到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百姓如此多的关注,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钱学森对中国科学的贡献是无人匹敌的,但对世界科学或者对于科学本身的贡献,与一流科学家相比,则要逊色得多。依据钱学森在美国的朋友或同事的评价,张纯如总结道:“毫无疑问,钱学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他并不能跻身于牛顿或者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之列,甚至也无法匹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西奥多冯卡门。......他并未令他所在的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也未能开创出一个自己的领域。”(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前言第XL页)1989年,78岁的钱学森获得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是来自国际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内的传记描述中,对钱学森的科学水平的最高评价来自于他的导师冯卡门在翻阅《工程控制论》后对钱学森的一句话: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为你感到骄傲。(奚启新《钱学森传》第157页)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对科学家的评价也是有祖国的。在中国人心中,钱学森与邓稼先、钱三强等其他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以及其他的为中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虽然无法跻身于世界著名科学家之列,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和民族榜样。也就是这个道理,国人对其他某些只对世界科学做较大贡献、而对中国科技发展很少贡献的华人科学家却颇有微词。

  7 传记对争议问题的回避

钱学森一生中,也与一些颇受人争议的问题。例如,第一个问题是刚回国时,他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关于粮食亩产万斤的文章,是否推动了“大跃进”年代的农业浮夸风?第二个问题退居二线后,发表了积极倡导人体科学研究的论述,是否对80年代“耳朵识字”等伪科学在中国传播、“气功大师”在中国横行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奚启新回应了第一个问题,回避了第二个问题。19586月,钱学森在《科学大众》杂志上发表了《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里面谈到了根据植物利用太阳能计算,粮食亩产可达到2000斤的20多倍。随后,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记者根据这些内容加工改写成了一篇署名钱学森的文章《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刊登在6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毛泽东曾读到这篇文章,求证于钱学森,钱学森说明这是根据太阳能计算的理想结果,至于如何达到、何时达到便不得而知。19599月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钱学森发表了《农业中的力学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计算的理论依据和结果。196210月,在回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的一位读者来信中,再次给出了自己的具体计算过程。

奚启新认为,这“一位科学家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尽管有‘大跃进’年代的阴极,却是科学家的一种科学思考和探索”,“把钱学森说成是农业生产‘浮夸风’的始作俑者,违背历史事实,有失公允”。(奚启新《钱学森传》第286页)

叶永烈在后记中声称“不回避关于钱学森的种种所谓‘敏感’问题”,写及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的两难境地以及在文革中的迷茫,但对钱学森的上述两个问题却只字未提,看来还是有所顾忌。钱学森退居二线后的前十年年对人体科学花了极大心血的,牵头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与人合作或者独立出版的这方面专著包括《论人体科学》、《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纵横谈》、《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等。不用采访他人和传主,这些材料在当时的报刊上也有大量记载。

科学研究无禁区,任何人都有对人体运行及其功能这个当代科学未能认识清楚的领域进行探索的权利。一些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也在晚年会踏进人体科学这个领域,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晚年对维生素C能减少感冒的狂热研究就是一例。钱学森未能料到的是,多少人假借人体科学的名义、假借他在国人心目中的权威招摇撞骗,他没有去分辨其中的真假,而是认为其他人所描述事实都为真,在此基础上对人体所蕴藏的神奇特性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分析(这一点和他用光合作用对粮食亩产进行理想化推测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人体科学远比物质科学复杂得多,研究清楚人体这个系统工程也要比研究喷气推进、火箭发射系统更加困难。在我看来,钱学森晚年关注人体科学也是他一生崇尚科学思维、注重理论分析的延续。承认钱学森晚年在人体科学认知上的失误,并不能损害他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建立起的战略科学家形象。

奚启新和叶永烈对钱学森晚年的人体科学研究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表明,要做到真正的客观如实的记录传主的全部人生,不为尊者讳,对中国传记作者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8 结语

作为最有声望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一生为传记作者提供了最为丰富和珍贵的宝藏。传记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钱学森的多个版本的传记,但中国科学家传记的固有不足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这些传记里。因此,我仍然期待关于钱学森的更好传记作品的出现。这本传记文字生动,内容翔实,既能全面描述钱学森的科学生涯和贡献,又能刻画钱学森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还能客观公正地展现出钱学森人性中的弱点和人生中的失误。

 

 

相关链接:中国科学家传记的出版及其特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2-836546.html

上一篇:政府科教官员应向种树郭橐驼学习
下一篇:北京、真实的天空、行走在消逝之中
收藏 IP: 123.117.27.*| 热度|

7 曹聪 戴德昌 史晓雷 程少堂 姬扬 biofans for2wh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