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说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moon 用古诗词演绎科学的魅力——言志抒怀诗里吟,欢歌词韵意还矜。科学也乐攀风雅,比兴描得格致新。(科学词皆从新韵)

博文

风入松·导航细胞

已有 2438 次阅读 2014-10-6 23:21 |个人分类:生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诺贝尔, 生理学, 导航细胞

鸿鹄千里任翱翔,永不迷航。

识途何必司南借?海马回、自有书囊。

头向细胞指引,闲庭信步前堂。


出行谁把地图?位置胞

网格胞共描经纬,坐标明、怎会迷茫?

脑蕴导航北斗,世无失路羔羊。




   今年的诺贝尔奖“预测家”再次大跌眼镜。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于北京时间17点30分左右宣布,John O'Keefe和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l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在“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三人将平均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1970年,伦敦大学的John O'Keefe在大鼠的海马区首先发现了位置细胞。他们把电极记录器安置在大鼠的大脑海马区,然后让大鼠在一个它陌生的房间自由走动。这时,大鼠脑中的位置细胞会根据它所在的位置而选择性地兴奋。只有当大鼠活动到房间的特定位置,特定的位置细胞才会兴奋。这就好像给予了每个坐标一个记忆,这样大脑才能记住我们曾经到过哪些地方。
  研究人员对这个发现十分欢喜,但是同时,他们也意识到,除了位置细胞以外,大脑必然还存在着其他作用的“导航细胞”。1980年,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种细胞:头部方向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辨别头部朝向的方向。比如,当头部朝向北方的时候,一组细胞会兴奋;而头部转向南方时,另一组细胞兴奋。
  但是,光有位置定位和方向感知,还是不够的。如果在A和B位置之间有多条路线,大脑是如何知道身体行进的路径的呢?这就需要后来发现的第三种“导航细胞”——网格细胞。2004年,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网格细胞。
  虽然网格细胞可以给所有信息一个坐标,但是将这样的信息长期保存还需要大脑海马区的记忆储存功能配合。阿兹海默症等海马区退化的病人就常常会伴随迷路症状,就是和第三种“导航细胞”退化,以及海马区记忆功能减退有关。

《风入松》词谱检测 52shici.com出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9537-833499.html

上一篇:喝火令·PX项目
下一篇:海棠春·傅里叶变换
收藏 IP: 202.103.215.*| 热度|

4 杨学祥 尤明庆 陈南晖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