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喜马拉雅地区壳内强震的前兆显示
陈立军
1. 两套地震目录资料的对比
取地理范围15°~55°N、65°~110°E,时间 2009.1.1~2014.8.4 对比,ANSS目录(4级以上)的壳下地震活动分布见图1a,中国统一地震目录(1.0级以上)的壳下地震活动分布见图1b。图1a和图1b的壳下地震活动差异悬殊,因而对2012年以来研究区内6.5级以上地震的前兆反应也大为不同(表1)。
a 美国ANSS地震目录(4级以上地震)的壳下地震活动分布
b 中国统一地震目录(1级以上地震)的壳下地震活动分布
图1 美国ANSS地震目录和中国统一地震目录的壳下地震活动分布
(2010.1.1~2014.8.4,2009年资料因避免汶川地震震后效应未列入)
(本图内;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大,实为上地壳以下地震分布)
表1 美国ANSS地震目录和中国统一地震目录在壳内强震前的壳下地震活动一览表
地点 | 震级 | 日期 | 经度(°) | 纬度(°) | 深度(km) | ANSS目录 | 中国统一地震目录 |
新疆新源 | 6.6 | 20120630 | 84.74 | 43.42 | -7 | 2010年开始活动 | 2010年开始活动 |
缅甸 | 7.0 | 20121111 | 95.91 | 22.88 | -10 | 无异常 | 无异常 |
四川芦山 | 7.0 | 20130420 | 102.99 | 30.30 | -17 | 2011年开始异常活动 | 震前无异常 |
甘肃岷县 | 6.7 | 20130722 | 104.21 | 34.54 | -15 | 无异常 | 无异常 |
巴基斯坦 | 7.9 | 20130924 | 65.52 | 26.97 | -30 | 2009年开始活动,2011、2012加速 | 无明显异常 |
新疆于田 | 7.3 | 20140212 | 82.51 | 36.14 | -10 | 无异常 | 2012年有活动 |
泰国 | 6.7 | 20140505 | 99.61 | 19.56 | -20 | 2013年有活动 | 无异常 |
云南盈江 | 6.1 | 20140530 | 97.80 | 25.02 | -12 | 2009年开始活动,2011加速 | 无异常 |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 6.5 | 20140803 | 103.34 | 27.10 | -12 | 2009年开始活动,2011、2012加速 | 无异常 |
由图1和表1可见,工作做好了,强震之前壳下地震活动是有前兆的。
2. 新疆新源2012年6.6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新疆新源2012年6月30日6.6级地震之前,按中国统一地震目录和ANSS地震目录的壳下地震分布如图2a、图2b所示。图2a似乎应进一步分解,以探求新源地震的成因。
比较两图,可见新疆的震源深度测定工作是做的很好的。因此,作者计划对新疆地区的地震预测方法另作专文研究。
a) 中国统一地震目录(1级以上)壳下地震分布
b) ANSS地震目录(4级以上)壳下地震分布
图2 新疆新源6.6级地震前的异常图像
(2008.1.1~2012.5.31)
3. 四川芦山2013年7.0级地震与云南鲁甸2014年6.5级地震的前兆对比
四川芦山2013年4月20日7.0级地震之前,按ANSS地震目录的壳下地震分布见图3,云南鲁甸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之前,按ANSS地震目录的壳下地震分布见图4。
由图3可见,从2010年到2012年,图中的中国境内只有4个异常区,即腾冲、墨脱、雅安至平武、昭通至自贡。2013年的地震为何首先发生在芦山,值得进一步研究。可惜这里没有中国自己的同类资料可以对比。
由图4可见,2013年的芦山地震以后,壳下地震活动明显向南偏西方向发展,因此腾冲和昭通就同时值得高度关注了。结果,2014年两地先后发生了6级以上的地震。
图3 四川芦山7.0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据ANSS目录,M≥4,2010.1.1~2013.3.31)
图4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据ANSS目录,M≥4,2010.1.1~2014.7.20)
4. 盈江地震
云南盈江2014年5月30日6.1级地震之前,按ANSS地震目录的壳下地震分布见图5,同期的壳下地震深度随时间的分布见图6。图5上盈江地震之前壳下地震活动明显密集分布,而缅甸2012年7.0级地震之前却无异常显示。图6上,这两次地震之前,壳下地震都有明显的增强活动。
图5 云南盈江6.1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据ANSS目录,M≥4,2010.1.1~2014.8.4)
图6 云南盈江6.1级地震前的时间进程
(据ANSS目录,M≥4,2010.1.1~2014.8.4)
5. 巴基斯坦2013年7.9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巴基斯坦2013年9月24日的7.9级地震似乎是可以预测的:依据巴基斯坦地区2006年以后35km深度以下的壳下地震活动(图7)可以大致圈定未来强震的可能区域,依据1963年以来兴都库什地震柱震源深度时序图(图8),可以估计未来强震的可能时段。如此可以对未来强震的三要素实现中短期的预测。
(据ANSS目录,M≥4,h>35km,2006.1-2013.9)
图8 兴都库什地震柱震源深度时序图
(据ANSS地震目录,M≥4.5,1963.1.1~2013.9.29)
6. 小结
本文按照地震地热说的原理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图1研究区内几次有明显前兆显示的壳内强震。由此,作者得出如下几点认知:
(1) 应该说,只要工作做好了,这几次强震是有可能实现预测的。由图3和图4,只要将四个异常点加以严密监视,总可以抓住一个、两个地震。
(2) 真正实现地震预测,要靠可靠的本地资料。以上分析中,凡采用美国ANSS地震资料的,震中预测的偏差就大一些,而且异常的显著度也差一些。当然,在方法研究的初级阶段,这种偏离尚处于可容忍的范围内。比如新疆新源和腾冲盈江,作者在2012年的0419卡片中就曾依据ANSS地震资料画为“可能地震区”。本地资料,比如图2中新疆地区的资料,则能给人以更多研究的余地。
(3) 地震预测除了局地壳下地震研究之外,更多的是要注意周边大背景的研究。中国西部地震活动受到兴都库什地震柱和缅甸地震柱的控制。局地壳下地震研究只能揭示异常地点。由图8可见,地震柱活动时序的研究对于壳内强震的活动韵律和估计活动强度、发震时间是有益的。
(4) 由图3和图4可见,壳内强震是按照地震条带活动的,即受到构造体系或活动断裂的控制,不是按照块体(板块或者活动地块)活动的。地震柱的活动会向周边辐射出一些影响条带。本文研究的几个地震,都处在这样的影响条带上。不研究境外的这两个地震柱的活动影响,仅靠中国境内的地震资料来做地震预测研究,是难以成就的。
(5) 本文所研究的几个地震,地震部门和新闻界在震前、震后似乎都没有找到可靠的前兆。这是因为,人们常说的前兆,是指“地震能量靠构造运动应变能积累”模式的前兆。本文所说的前兆,则是指“强震靠地震柱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断层运动”的前兆,即壳下地震活动。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前兆,比如地热、地下水动态等等,统称为地震地热说前兆。两者的区别在于,块体运动找不到力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地震柱的活动则有明确的力源和活动标志。
因此,按照本文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震预测,应该是最有希望的思路。
2014.9.6 初稿
参考文献:
陈立军. 2000.中国地震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状态研究[J].地震地质. 22(4)360-370
陈立军. 2012.地震地热说原理与应用[J]. 内陆地震,26(2):108-122
陈立军. 2013.地震柱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 华南地震,33(1):1-14
陈立军. 2013.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J]. 地震研究,36(1):123-131
陈立军,胡奉湘,陈晓逢. 2013.全球地震柱的地震层析成像证据[J]. 华南地震,33(4):1-10
陈立军.2014. 2013年巴基斯坦7.7级地震与兴都库什的地震构造. 内陆地震,待刊
陈立军. 2014.全球3年度地震预测0419卡片的2年小结[O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778598.html ,2014.3.2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