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再谈天气概率预报问题 (2013-12-05)

已有 2387 次阅读 2014-7-16 12:54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天气, 中国大陆


发了《也谈“降水概率到底啥意思?”》博文后,通过不同方式收到了一些对相关话题的疑问,有的已做了简要回答,也有些一两句话还说不太清,归纳一下,再写篇补遗,一并做些探讨。

 

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公众对天气概率预报的态度,这回涉及到不同的视角。一是关于公众的理解程度,开始不理解,十多年过去了,仍然不理解吗?对此,可以肯定地回答,不理解确实存在,就如同师太的爷爷、奶奶,对概率这样的概念分不太清,并不奇怪。随着时间推移,人的知识水平在提高,科技知识的普及度也在提升,但过程还是很缓慢的,从全国情况看,进展并不乐观。

 

中国科协每隔几年会对中国大陆人口的科学素养做一次普查,最近一次是2010年,公布的结果是:我国大陆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也就是说,按国际通行科学素养标准,中国平均每一百人仅有3人达标。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一般会超过10%,也有的达到20% 以上,如美国,2007年公布的结果为25%。但即使是在美国,在对公众进行天气概率预报认知调查时,能正确理解降水概率概念的人也仅占32%,不到三分之一。

 

正因为存在公众的理解问题,天气概率预报是从发达国家开始起步的,如美国从1965年开始,日本为1976年,欧洲中心、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从199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起步,一些省会城市逐步跟进,也是考虑了公众认知程度这一因素,先从较发达的地方起步。

 

除了理解程度因素外,还有人们的偏好和习惯问题。从理论上讲,大千世界中不确定性是常态,确定性为特殊,但从人们的天性来看,似乎对确定性情有独钟,遇事希望得到明确答案,Yes or No,不要模棱两可。记得曾有人对概率预报发出过这样的抱怨:“你们气象台天气预报做不准,却要把选择的责任推给我们,那还要你们干啥?”包括一些高级别气象专家也曾表示:气象预报用语要精准,不能含糊。宁要不准确的清晰,也不愿接受准确的“模糊”。

 

面对不确定的预报信息,确实存在如何选择的问题,对不同的人会有所差别。有人认为,如看到降雨概率为30%就可以不带伞,若70%就带,这种选择对有些人或许正确,但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对降雨造成影响的承受程度。若是一个体弱多病、难经风雨的人,会对降雨有较高的敏感度,就需要将保险值设定得高一些,30%还不足以令人放心,可以选择20%或更低,作为是否带伞的指标,以求安全。

 

还有人提出你们不能边做边解释,将这一科学的信息提供方式坚持下去吗?实际情况是坚持了很长时间,如北京,从1995年到2006年,超过了10年。实际的决策过程就不在此提及了,超出本文范畴。科普宣传工作肯定有欠缺,需要改进。有一种倾向倒是值得引起关注,具有一定普遍性,即:在缺少科学决策程序和机制的情况下,负面或反对的声音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最终影响决策者的判断。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发出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影响,呈不断被放大之势,而沉默的大多数则无声无息,其态度不得而知。

 

这种状况在公共决策领域并不少见,如“五一长假期”,当初是否该取消,现在是否该恢复,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对现存做法的反对声音总是会有更显著的表现。在决策时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应注意掌握更完整的信息和不同意见之间的平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0230-812131.html

上一篇:也谈“降水概率到底啥意思?”(2013-11-24)
下一篇:美国与欧洲数值天气预报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013-12-11)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