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迎的人才观与艾敬的艺术观
(王德华)
2014年7月6日。
北京,闷热,雾蒙蒙。
新鲜事
青海西宁。第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今天在青海省西宁市开赛。看着电视上的现场直播,手机上还有西宁朋友们的现场微信转播,还不是一个人转播,想想这事就新鲜。叹科技的威力和神奇。
优秀人才与企业和政府
读到2014年第5期《读者》上的“言论”上的一则言论:“张维迎:在过去的200多年,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最优秀的人才流向了企业。但在我们中国,最聪明最优秀的人仍然在政府,所以西方把企业做大了,我们把政府做大了。”
中国读书人的信条是:学而优则仕。这样的文化深刻影响了读书人对职业的选择和对未来的追求。即使今天,社会对官员(官位)的羡慕和献媚,也一直没有改变。看来西方崇尚的是“学而优则商”。经常读到普通大众抱怨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无才无德、阿谀奉承、欺上瞒下。如果张维迎先生说的中国的情况是真的,那么说明我们的官员不是不聪明,而是太聪明了。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些聪明人会把各行各业做成这个样子了呢?聪明用错了地方?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真正聪明的人没有进入政府或者进入政府的少,甚至没有机会进入政府。也就是说,在政府里做事的并不是最优秀的人,所以他们把政府做大了。
到底哪个可能性大呢?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最优秀的人既没有去政府,也没有去企业。那么这就又产生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最优秀的人去了哪里呢?
科学与艺术
晚上凤凰台许戈辉的《名人面对面》讲的是艾敬的故事。
92年我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在北师大校园的商店里,听到一个男生在哼一首歌,很好听,手里拿着一盒磁带。从此我知道了艾敬,也跟着买了她的盒带,反复听她的《我的1997》和《绿军装》。想象中的她是抱着吉他弹唱、飘着一头秀发的沈阳女孩。
早就知道她该行做艺术了,学绘画了。她用“挣扎”二字描述自己这些年的心历程。“一直对自己做的事儿,在追求一种完美的效果”,模仿、雷同,不是艺术精髓,也很难超越。艺术需要一丝不苟,要做到极致。做好艺术,对自己苛刻,对作品苛刻,求质不求量。好作品的产生很多时候是异常痛苦的过程。
她的有些话,很感染人,很有哲理和生活的经历。她说:“艺术创作都是孤独的,但是孤独里边你有着很大的激情和信念,会体现到你的作品里边,你的作品会发光,会感染别人,其实大部分艺术家都是疯子,为艺术痴狂。”
当问道“艺术创作带给你的苦与乐又是什么呢?”的时候,她说:“没有一个艺术家愿意重复别人,这种重复是毫无力量的,因为你根本就超越不了他,但是你却很像他。很多前辈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你怎么去超越他们,这是很大的痛苦。我是一个不喜欢传统的人,我就是应该开拓新思维的,从音乐创作的那个时候我就是这样,觉得自己应该是超前的,走在前面的,代表着一种后现代的声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经典越来越敬畏,因为你会发现这些东西能够留下来,是因为它有这样的价值,它给人类提供了一种美的范本,然而你又想去颠覆它,你既尊敬它,你又想颠覆它,跟他一样我们这一代人就白活了。”
当问道“绘画给你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也很精彩:“绘画它很无边无形,当代艺术的创作,它有门槛,但是没有标准,这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它有门槛,门槛非常高,但是它没有标准,你去到哪,你走得越远越好,你去得越高越好,就怕你不够高,其实这种高和远是什么,是想象力,你想象力能去到哪,你能去月球上做一个作品,那你牛,或者你把月球上的什么摘下来做一个作品,它是无边的,我的所有作品都是来自于我的想像。你走在路上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其实这是陆地,但是你如果心里边有海洋,浪花可以随时出来。”
听她说着艺术,我又想起了一直思考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这个描述真的像极了科学,我们也可以这样描述科学:“它有门槛,门槛非常高,但是它没有标准,这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你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越好,你爬得越高越好,就怕你不够高、不够远。这种高和远是什么呢,是想象力!”
所以,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高考与火候
有老师转载了一条上海交大高考录取改革的消息,希望大家对此发表看法:“本次上海交大的高考录取改革首推综合评价,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都被纳入评价体系。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参加录取改革的考生自愿提出申请并进行志愿填报,由学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按照招生计划人数的2倍确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人选。”(新华网消息: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7/298250.shtm)
我觉得,在当前官员、校长、班主任、老师、家长、学生的素质前提下,实在不可取。欠火候的事情,还是多烧几把火,早些把火候烧到。否则,后果很严重。
这些年,时常会陷入一种困惑中:对有些事情,如废除死刑、禁止吃狗肉(动物福利),废除高考、废除研究生统一考试、废除研究生获得学位需要发表SCI论文等等,这些呼吁的声音,在某些方面无疑是正确的。从长远看,理想的方式也应该是这样做的。可面对各种现实情况,一旦贸然实施,会产生一些问题,有些方面会产生严重问题。
那么,我们是等时机成熟,还是果断实行呢?不敢冒险,很多时候就错过了机会,也就不会成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需要胆识,更需要智慧。贸然,蛮干,不理性,意味着会产生新问题。回避,拖延,求稳,也可能会错失机会。
我们需要前瞻性,还是需要稳妥性?
我们知道船大难掉头的道理,那么是集体掉头,还是先做个试验田?对于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家和政策学家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