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Q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QY

博文

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四)

已有 2862 次阅读 2014-7-2 16:2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活, 自然, 传承, 生命, 生存

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

 

第四节

 

在生活中,作为人,除了学习还究竟需不需要工作?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其实,工作就是一个再学习或者受教育的过程,或者更准确说,工作就是一个在实践中再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更何况,工作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学习或者工作过程中,作为人,常常会接受一些阶段性考试(或者考核),以借此来评估或者检验一个人阶段性学习或者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关于学习过程中的考试,据说,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种态度,西方的某些国家致力于尽可能减少各种各样的考试,而东方的某些国家则早已将考试当作了一种生活的常态。对于一个正规的学习过程来说,适当的考试是必须的,通过一次负责任且非常有效的考试,一方面可以了解老师授课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考试在同时找出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中不足之处的前提下,或许,更多是要去及时加以补救、改善并提高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不应该是对老师和学生所做出的简单否定甚至淘汰”。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考试”更应该被看作是“一次对学习过程的反馈与交流”或者“一次考试形式下的再学习”。常言道“考试只是手段,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通过知识促进更深入的学习)才是目的”,其实,“学习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当把“考试”看作是一次“再学习”时,想必就和学习一样,“考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选拔性考试”似乎有些不同于通常“基础义务性教育”背景下的考试,“选拔性考试”似乎不容许或者非常受限给你太多反馈、交流和再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在这种“基础义务性教育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共存的大背景下,“基础义务性教育质量和层次”的定义就显得非常重要。“选拔性考试”,或许更应该看作是“一次为特定方向或者领域里所需特定人才的专门选拔”,此时,“基础义务性教育质量和层次”越高,就必将意味着一个国家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和跨越。只是,如果当“教育完全被人的功利心所主导”,或许在那时,生活中任何形式的考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考试自身最初始和最本真的意义。对于“人生”中的“德与行”而言,又何尝不是“人生无处不考试”。

 

在生活中,作为人,其“功利心”究竟是因何而生?简单说,就是源于“过度比较”,或者说,就是因为“盲目攀比”。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适当比较”都是允许的,通过适当的比较,可以发现对方的优势并从对方的优势中对照出自身的缺憾,之后以虚心向对方学习的态度,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同时,不断缩小与对方的差距甚至赶上或超越以求共同进步。为了加深对“功利心”的理解,借机在此举个例子来加以描述。甲和乙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几年后都准备要结婚,碰巧两人初步计划的婚期刚好在同一天;为了给新娘一个稳定的承诺,甲乙两人都希望尽快在婚前买房;甲条件好挣得多些,就早早买了一栋三居室;乙条件一般挣得少些,但积蓄还可勉强买一栋两居室;当乙发现甲先买房后,对于乙而言,随之可能会作出两种不同的抉择;第一种抉择,乙很快果断地买了一栋两居室;第二种抉择,乙想尽各种办法筹钱无论如何也要买一栋三居室。不难发现,第一种抉择基本属于“适当比较”,而第二种抉择则有些趋于“过度比较”。在“过度比较”的主宰下,乙可能因为没能及时筹够钱而延迟了买房,甚至由此还耽搁了婚期。细想,婚姻的基础什么最重要?答案是“情感”。深厚的情感必将拉近夫妻双方的距离,直至将最初的“爱恋之情”转变成最终的“血缘之情”,孩子就是其最好的见证。“有的夫妻蜗居却仍然很快乐,有的夫妻住别墅却仍然不幸福”,这其中反映的便是同样的道理。可见,在生活里,人若完全被功利心所占据,很容易直接影响到其做事的方式和做事的结果。

 

在生活中,作为人,有什么好办法去克服“功利心”的危害?或许,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力让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在此,姑且就讲述几次带孩子的故事,想必从中可以让你领悟一些有关“建立平常心态”的小智慧。请先看第一个故事。一日,带四岁孩子坐地铁,人多车挤,孩子一不小心,脚一伸,蹬着了旁边的阿姨。阿姨生气了,怪孩子弄脏了衣服,立即就冲着父母嚷道:“你家孩子怎么如此顽皮,回家该认真管教。”当父母的听到阿姨这样说,估计多少会有点不高兴,心想:“这明显是在责备父母不教育孩子嘛,不过只是小孩不小心碰到衣服而已。”其实,碰着这事,当父母的千万别往心里去,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现好些,既然如此,那就趁机给孩子做次表率吧,大方一些,只需尽快给那位阿姨说声“对不起”,就不要再去批评孩子了。仔细端量,估计那位阿姨一定还没有养宝宝当妈妈,否则,她肯定是不会如此轻率:因为小孩的一次无知冒失而断然去斥责当父母的。请再看第二个故事。一日,在小区里,四岁孩子拿着玩具大刀和其他孩子一起追逐玩耍。当孩子独自跑着时,突然,远远的就看到一奶奶拉着自家小孙子故意避开,还大声对着周围带孩子的大人们说:“瞧这孩子,玩什么不好,总喜欢拿个大刀;赶紧离他远点,别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玩。”当父母的听到奶奶这样说,估计多少会有点不高兴,心想:“不过就是一把玩具大刀嘛,避开我家孩子可以,但不至于拉着别人孤立我家孩子吧;再说,孩子玩大刀多次了,暂且也没发现他把别家孩子伤着。”其实,碰着这事,当父母的千万别往心里去,男孩子就是淘气些,遇着此事可能纯属偶然事件。仔细思量,如果那位奶奶真是对你家孩子有些意见,即使你家孩子不玩大刀,估计也很难和她家孩子玩到一块,因为太挑剔。请最后看第三个故事。一日,在地铁上,四岁孩子很活泼,主动要求叔叔阿姨给他让座。一阿姨给孩子让座了,父母默默看着,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孩子坐在座位上,经常动动,不时会碰着坐在旁边的孕妇。突然,那孕妇站起来,大声喊道:“这是谁家孩子啊,管管呀,快碰坏我肚里孩子了,管管呀,我不坐了。”当父母的听到孕妇这样说,估计多少会有点不高兴,心想:“谁家孩子都有调皮的时候,坐在座位上的小孩能有多大力气呢,只是偶尔接触,用不着如此大惊小怪吧!”其实,碰着这事,当父母的千万别往心里去,赶紧从座位上抱起孩子,向孕妇真诚道歉并安慰其情绪让孕妇坐下。爱护他人孩子就是爱护自己孩子,相信在未来,当孕妇自己带孩子时一定会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7766-808454.html

上一篇: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三)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五)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2 陆俊茜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