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ge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NAgene 我的博客都是随兴而发,随便写点感想。随便收录、修改完善。写不写我的名字怎么写,都没关系。如果改了,还写我的名字,请通知我一下。

博文

影响因子-人均收入:平均值实在不可取 精选

已有 12089 次阅读 2014-5-28 11:14 |个人分类:科学发展与政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看孙学军老师《2014年SCI影响因子预测》,有网友评论说,谈影响因子的人是没品味的人。

申报这奖那奖有品位吗?还是争当各种先进、优秀才有品位。。。。我们科学界,没品位的事情,似乎远远不止谈影响因子,似乎有很多很多比谈影响因子更没品位的事情,我们整天参与其中(自己努力争取或者在评审别人)。

哈哈,没品味就没品味吧。我也无聊地没品味一次。

影响因子,确实不反映每篇论文的科学贡献。大家熟知的说法是20%的论文贡献80%的引用率,另外80%的论文贡献20%的引用率。但是大家还是津津乐道,能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多数科研人员的目标。

别骂科研人员没出息。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看看科学界以外的世界吧。

世界人均收入排行榜,2013年中国各省份人均收入排行,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排行榜,全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各省市的领导人,都像期刊的主编一样,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体现在这排行榜上。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国家和城市,也确实更有吸引力。很多爱国青年、爱家乡的青年,也经常对自己国家或城市的排行位置津津乐道,引以为豪。

这些排名和影响因子一样,问题多多。最常听到的是网友叹息自己又给国家、给城市拖后腿了。为什么感觉拖后腿的人那么多呢?收入是否也存在20%-80%的规律呢?我不熟悉社会科学的文献,不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位现金亿元的副司长,会把他们单位的人均收入提高很多很多。那个CA-CANCER J CLIN的影响因子被两篇文章顶起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的人均收入,可能因为一个副司长就成了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部门之一。

什么手段最能反映出群体间的总体差别呢?

最科学的办法是,最统计检验,看看这两个期刊的论文引用率(谈收入时,国家、城市、单位也一样)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两个群体存在显著差异,那才能说,一个期刊(A)上的论文整体水平就是高于另一期刊(B)。你在A期刊上发表文章,我在B期刊上发表文章,你就是比我厉害。

但是期刊差异的统计结果,一来是计算负杂,二来是很不直观。影响因子和平均收入,都是试图简化问题,用一个数值(平均值)来代表整体趋势。其实对统计稍微熟悉一些的人都知道,同样是简化问题,中值或称中位数,对整体趋势的代表性比平均值就强多了。中值受极端值影响不大。

用中值代替平均值来做排行,对一个国家来说,往上拉的人和拖后腿的人数量一样多,就不会再出现多数人都拖国家后腿的现象了。期刊业也不会因个别论文的而出现超高影响因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772-798315.html

上一篇:生儿生女可以选择吗?
下一篇:英国皇家学会的PLoS ONE创刊
收藏 IP: 202.112.87.*| 热度|

22 曹聪 喻海良 孙学军 许浚远 赵星 薛宇 许培扬 刘立 李庆祥 鲍海飞 陈辉 Editage意得辑 余党会 文克玲 张德元 韦玉程 徐耀 戴小华 biofans zhangling louiexp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