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为何不能强制流转农民的地?

已有 2423 次阅读 2014-5-24 06:03 |个人分类:社会热点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郑风田:为何不能强制流转农民的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守住一条底线”,即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不能强制农民流转土地,也是中央向基层政府释放一个强力信号,那就是告诉基层政府,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不能以各种借口去拿农民的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

不能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权利容易理解,因为目前我国有2.6亿农民外出打工,家乡的土地一般都让亲戚朋友代种或者租出去,农民也因此可以获得额外一份收益。但为什么不能强制流转农民的地呢?

其实现实中我国目前呼吁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声音很大。第一种呼声来自基层政府,他们认为单家农户土地太分散,效率低,难管理。不少农民不愿种田还抛荒,由政府收回出租给种田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效率更高、收益也更大;第二种呼声来自种粮、种菜、养殖大户,一些目前继续留在农村的种田者土地承包面积不大,留在农村搞农业有点吃不饱,希望多租点地耕种,成为种田大户,但现实往往租不到地。那些外出打工者不种地还能够拿到政府种粮补贴就更显不公平;第三种呼声来自专业合作社,一家一户难以解决小生产大市市场,专业合作社让大家组织起来,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土地分散经营使生产效率低下,如果强制流转于合作社,则有利于规模经营管理;第四种呼声来自农业龙头企业,一些企业想搞全产业链,到农村租地,搞有机农业,搞养殖,搞加工,对农地的需求量很大,但他们往往租不到地,或者目前租的地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于是就强力游说地方政府帮助他们拿地。

前不久参加了一次全国百名优秀村官座谈会,由村官们畅谈本村发展经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富村大多数都在农民土地承包方面进行了大革命,即把承包给农民的土地收回来,由官委会统一规划搞规模经营。当然这些富裕村庄不少其实是以工业为主,农业已沦为副业,所占比重很低,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多,收入已大多来自非农行业,村庄已具备了土地流转统筹经营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农民把承包地流转给村政府,其所得收益比自己经营要大出许多,所以这些村庄没收农民承包地基本上很少会遭到农民的抵抗。因为农民的确能从流转中得到实质收益。

但是我国这样的村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村庄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兼来或者非农就业机会有限。在此背景下如果强制把农民的承包地流转出去,则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农民的承包地不仅仅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还承担着农民的就业、社保、甚至柴米油盐都在这块承包地上。如果不顾本地实际强制流转,会对农民利益带来很大的伤害。近几年作为央视农业频道的评论员,我多次点评如下类似问题:比如一些涉农企业刚开始到农村租地时讲好每年每亩地要给农民多少钱租金,但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这些企业就撤手跑了,留下欲哭无泪的农民,以及卖不出去不借钱的农产品。近年来有不少企业想到农村圈地搞农业,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强制去流转农民的承包土地。这样的姻缘平时风平浪静无事,但一旦出现市场风险,企业拿不能按时预付租金时则会出现大的社会问题。地方政府可以作为牵线者,但不能代替农民来流转土地,让农民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以及什么时候来流转,可以大大降低农民承担的风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007-797178.html

上一篇:郑风田:城镇化的迷失
下一篇:郑风田:杀马特为何会出现?
收藏 IP: 222.129.45.*| 热度|

1 霍艾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