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做个记录,有些细腻的东西不容易表达清楚。
四月最后一天,儿子通知我要三点半去开期中考试家长会,匆匆收拾好东西赶去学校,结果是先要听“励志中国梦•感恩在心中”的大型公益感恩的演讲。
听了一耳朵我就非常排斥,忽然感觉到了就像YC排斥正能量一样情绪(呵呵),话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正能量的啊?
太煽情,整一堆一堆不把你感动得痛哭流涕决不罢休的词儿,又是感恩中国,又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拖着长腔,夹着手势,合着泪水汗水的演讲让我一阵一阵起鸡皮疙瘩。
索性我就不听了,忘记带马扎,就席地而坐自己读书,然后又听两位女生妈妈聊女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趣事糗事挂心事,慨叹现在的小女生真的太小女生,我说她如果不爱学习,只要有自己喜欢的能养活自己的爱好就支持她们,不用逼她们非要学习成绩好,能过好日子也不错了,比方说要是不打算拼事业的,至少把做家务带孩子的能力技术应该培养起来吧,然后女生老妈说,且!女儿说了,生了孩子就塞给她带。
我一直对各种小资文化比较排斥的原因也就在此,不是不能欣赏它幻化出的某些美丽,而是不希望那些炫耀带坏了风气,把小女生都整得没点责任感了,好吃懒做的,满脑子就是整容美容名牌奢侈品,没有女性传统的优秀品质,也缺乏宽厚善良的精神。我非常不喜欢张爱玲以及其妈妈的堕落生活品位,刻薄狭隘的人性揭露,先把我的偏见说出来,等有机会详细论述。
谈及偏见,顺便说一句自鉴鉴人的话:其实很多偏见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作为被偏见者,能够改变自己才有可能够改变别人。
然后忽然孩子们都跑向家长,原来到了孩子向父母感恩的环节。我发现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满含泪水,有一个男孩子还抱着妈妈大声痛哭起来。连我儿子都似有泪痕,而且一走过来埋怨我来了怎么没让他看见,让他担心了好半天,怕我出什么事。我表达得嘻嘻哈哈,解释说我极其不喜欢这种煽情的东西,所以躲到一边了。但表扬他竟然记得牵挂我,他说他也不喜欢这种,我说那你怎么还流泪了,儿子说那人讲了好多小孩儿失去妈妈的故事,他觉得很可怜,他平常看这种故事也会被感动的,不是因为演讲者。而且他有好多情况下也会担心我的,哪是只有这次?
其实我是那种极其容易被感动的人,经常看个电影听个歌就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那种人。但是这种场面,会让你一方面明明感觉非常虚假煽情,不合逻辑情理,另一方面又被言语气氛压迫得感觉若不流泪就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一种深深地被道德绑架了的感觉。
但我相信那些孩子们的眼泪是真实的,于是我有些明白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民,明白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群众……忽悠!使劲忽悠,即使有人感觉不舒服,但仍然会掀起绝大部分人的情绪。我儿子说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郭沫若还有那么多人崇拜。(对郭沫若的偏见收回,因为发现有敬佩的人竟然敬佩郭沫若,所以不敢歧视了)
我也明白“理性的冷酷”,也体会过感性的激荡,我可以理解这种人性情绪,但我不能接受这种教育形式。
我对儿子说:这种感恩活动是有害无益的,原因在于,戒网戒烟没有那么容易,都有深层次的自身和环境的原因,不管他们今天多么热血沸腾,等明天他们面对那些并没有变化的书本、教师、家长……和丢掉了一时热情的没有变化的自己,会再一次走进网吧……而这时他们会为自己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而加重堕落感和受挫感。做不到的事情要想办法去一点点改变环境,改变自己,虚幻的道德口号不过是沼泽地里的挣扎,只能加速沦陷。
我也不欣赏那些负能量的言论,那些充满着对世态炎凉的残酷清醒和彻底失望的言论,那些不相信世间还有大智慧,不相信人类心中自然而然的神性道德的言论,消减着年轻人心中的热情和理想。我总以为没有信念人是不足以抵御世间的无聊和困苦的。
给儿子看了康德的墓志铭:
Two things fill me with constantly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longer and more earnestly I reflect 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大英百科全书)
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来自维基名言)
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冯晓虎)
人们心中对美好不可言表的感觉,就是人类最大的希望。
中午给儿子和他的两个朋友出了那道浮力小船的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659-233740.html),他们都刚学了浮力。我很欣慰他们都能沉进去思考。
今天我们家小猫的妹妹又来了,刚走,她就又开始像发情一样凄厉的叫,为什么呢?上次也是这样,我还以为她提前进入发情期,结果叫了两天又正常了。难道是因为思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