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近代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网络的构建----以开平周运中家族为例

已有 5725 次阅读 2014-4-22 06:16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以开平周运中家族为例

近代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网络的构建----以开平周运中家族为例

 

推荐张国雄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422发布

 

   《近代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网络的构建----以开平周运中家族为例》一文原载广东侨网/电子刊物/华侨与华人,2010年第1期,作者张国雄教授是五邑大学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据张文依据2005年初开平塘口镇龙安里周氏家族的1873-1971年间纸本文件一批300件考,周运中1874(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生于美国金山大埠,这时距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已经五年,而距1882年美国排华法律尚有八年。其父周成略情况不详。对于周运中之父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的关系尚待研究认定。

张国雄文章的照相版总共20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开幕


http://www.jmnews.com.cn 2010-9-12 9:30 江门日报 第7652期 A2版

 

在国际背景下审视侨乡文化

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开幕

911,在五邑大学的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资料室里,明尼苏达州大学移民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与五邑大学梅伟强、刘进、谭金花等教授、学者就国际移民的本土研究视角展开讨论。本报记者周华东

本报讯 91011日,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五邑大学召开,来自美、英、加、荷等国和国内的著名学者齐聚一堂,这不但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也把华侨文化、侨乡文化首次放在了国际移民的背景下去探讨。副市长陈杭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洛杉矶加州大学亚裔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为期3天,10日和11日,学者们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国际移民和侨乡发展的话题,今天,他们将到开平自力村、风采堂、台山市第一中学和梅家大院实地考察。

  陈杭在会议开幕式上表示,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侨乡江门召开,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江门五邑37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本身就是一个移民现象非常集中的地区。

  此番来到侨乡的学者既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的国际著名学者,也有来自中国北京、武汉、广东、香港、台湾的知名专家。29名学者专家分别对国际移民理论、国际移民政策与研究、海外华人移民研究、中国侨乡研究等课题进行了阐释。

  讲座中总能听到比较新鲜的观点,比如Jan Breman对当前中国和印度出现的人口迁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这些主要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进行的是一种循环季节性流动,而非永久性迁移,而这些群体不但受教育程度低,还受到城镇居民的排斥,在迁移中逐渐被社会边缘化,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他们的前景令人堪忧。

  关于中国侨乡的研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Graham E.johnson、香港中文大学的梁元生、嘉应学院的肖文评以及五邑大学的张国雄、黄海娟、姚婷等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其中不少涉及到江门五邑侨乡,例如台山端芬镇的移民现象、台山邝家村的出洋谋生精神、开平周运中家族呈现的国际移民网络构建、开平陈以琳家族书信、华侨之乡开平县的教育事业,都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张茂盛)

http://www.jmnews.com.cn/c/2010/09/12/09/c_1094589.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787268.html

上一篇: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只字未提民间索赔,日本政府贼喊捉贼
下一篇:开平周运中1898年去美国的借据和1900年护照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