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yingyong20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yingyong2014

博文

从萨缪尔森的经历看今天“经济物理”的困境

已有 5417 次阅读 2014-4-19 12:1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萨缪尔森的经历看今天“经济物理”的困境




1935年,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来到哈佛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数学分析的手段运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不过他当时的研究并未得到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支持。要知道在20世纪40年代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仅有少数勇于创新者——如霍特林、弗里希与亚伦使用数学符号。按照萨缪尔森后来的回忆“遭遇到著名期刊对运用微积分的论文严格设限的情况,而矩阵更是稀有动物......”。

正因为萨缪尔森将数学分析频繁的应用到经济学中,他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尽管萨缪尔森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哈佛大学经济系并未考虑给他一个正式教职,为此萨缪尔森的导师之一的熊彼特几乎就要愤而辞职。庆幸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接纳了萨缪尔森,并给了他一个正式教职。当然,这也成就了麻省理工后来的辉煌。

有意思的是,尽管20世纪早期的经济学界反对数学,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因为萨缪尔森的努力,数理经济学已经逐渐被经济学界所接纳,并在几十年之后像潮水般涌向经济学的每一个角落。大量数学符号不仅出现在《计量经济期刊》Econometrica的篇幅中,甚至连《经济期刊》(Economic Journal)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也无法回避。因为用数学分析语言统一了经济学语言的这一巨大成就,萨缪尔森理所当然的成为继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之后经济学的第三大宗师。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数学分析进入经济学并非偶然。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世界上各大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学基础频繁的大辩论产生了大量的经济学概念。但是仅仅利用人类语言很难精确的确定这些经济概念的表述形式,这可能导致概念的“无法证伪”。而数学分析由于其逻辑的精确性与数量上的可验证性,理所当然的成为描述经济语言的最恰当工具。

尽管如此,数学分析所能提供的仅仅只是一种经济学语言而已,它本身并不能预言经济规律。与描述自然规律的情形一样,数学分析只能提供一种描述自然的语言而已,要想预言自然规律必须利用物理学。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似乎经济学又需要面临一场大的变革了。

经济学急需从“可描述性”升华到“可预测性”或者“精确规律性”——我们需要了解经济系统的规律。而这就不可避免的少不了物理学方法对经济学的应用。有意思的是,与当年萨缪尔森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时遇到的巨大阻力一样,当今经济学界对物理方法进入经济学极为排斥。

我想现在“经济物理”的困境与当年“数理经济”所受到的冷遇是一样的,不过既然有了数理经济成功的经验,对于物理方法进入经济学也应该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3715-786468.html

上一篇:科研等同于“攀比期刊”吗?
下一篇:Berry相位与它的几何性质
收藏 IP: 222.178.10.*| 热度|

2 赵凤光 陈有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