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博文

“规划”不是“鬼话”

已有 3052 次阅读 2014-3-26 09:2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规划, 可操作性

“规划”不是“鬼话”

姜文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实施十年,出现很多问题,包括非首都核心职能需要疏解、绿化带被大量违法建设占用等。为此,北京将对执行已有十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在京津冀区域内建成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周边城市分为直辖市、大体量城市以及节点城市三个级别,城市功能相互衔接、匹配、分担。(325日人民网)

“规划”是指个人或组织制定的长远发展计划,它具有战略性、整体性、长期性和可实现性的特点。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科学的结晶,凝聚着规划者超前的智慧,它对规划区的影响是深远的。北京市作为祖国的首都,其城市规划更应该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规划成果更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规划已经实施十年,原有的规划目标有的提前被实现,如现实的人口已经超过2020年的规划的人口指标,同时出现诸如大气、水环境、交通等各种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北京距离“宜居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远,必须站在世界、中国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对北京市总体规划“动手术”,那种就北京规划北京发展的思路已经满足不了北京的需求,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北京周边建成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为北京分忧,是一个好的思路,值得思考、论证。但周边的“城市群”能否与北京协调发展,取决于北京的功能是否“分权”,如果北京依然是多中心的中心,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中心,即便规划了美好的“城市群”,“城市群”发展未必如愿,“带死不活”恐怕是其最终的结局,“规划”难以实现,“规划”也就变成了“鬼话”。

目前,我们制定了很多的“规划”,或者由于“规划”科学性原因,或许“规划”的执行原因,甚至由于更换领导的原因,好多“规划”只挂在墙上,规划规划墙上挂,“规划”变成了“鬼话”。如北京绿化带被大量违法建设占用,就是规划执行上出了问题,没有严格地按照规划去执行,“规划”的权威性受到严重挑衅,最终让此规划目标流于形式。

如果不想让“规划”变成“鬼话”,首先,对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必须清楚,这需要大智慧和战略目光,需要广泛地征求具有战略目光的专家意见,其次,科学地制定目标,目标要在充分考虑现实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预测有很大不确定性,但为了预测目标不偏“靶”,预测目标最大(小)可能性是必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三,增加“规划”的刚性,一旦“规划”被批准实施,就是“法律”,需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任何领导都无权改变,必须完全按照“规划”执行,避免新任领导不认前任领导的“规划”现象发生,让“规划”持续地执行下去。

不要将“规划”变成“鬼话”,这是“规划”制订、执行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其制订的“规划”就是规划,是向人民的庄严承诺,如果将“规划”变成“鬼话”,这是对人民的失信,政府的权威性和信用受到挑战,不能不慎重对待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92-779265.html

上一篇:切勿忽视“雷语”背后的真问题
下一篇:北京动物园牡丹开放了
收藏 IP: 159.226.205.*| 热度|

4 水迎波 朱晓刚 郑永军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