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l199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sil1990

博文

关于就读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一些思考

已有 3068 次阅读 2014-3-3 01:20 |个人分类:学习有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生活, 工作, 安全科学与工程

   作为一名既非985,又非211,顶多挂名2011计划的普通高校研究生,而且所学专业还是偏文偏软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最近心里颇为烦躁,一是写论文,二是担心工作,三是”Money“。

   选择”安全“这一专业也属巧合,爸爸姓周名安全,从小又受人恩惠,想报答更多人,觉得学安全可以满足我的小小愿望,又想到南京上学,恰好当年正处于无知——现在也挺无知的,就选择了现在的学校,现在的专业,当然作为一个队自己负责的人,我没有后悔过,只是不甘心自己这么愚笨。

   牛人都说智慧的人才觉得自己无知,我想这是我自我安慰的一剂良药吧。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但是现在处在一线的安全工作者们基本上是从技术转来做安全的,这也是本质安全所看重的一点。例如,做工艺的可以转行做安全,做机械设计的也可以转行,但是做安全的要转行就不容易了,因此我会觉得力不从心,既然安全是综合性学科,要懂很多知识,对各个专业都应有所了解,那么安全就应该是最难学的,怎么融汇贯通各行各业的知识,成为安全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但找工作时就很难了。第一,安全的学习是终身的,是最难的,学的是最多的,因此刚出校门的学生,只能学到一丁点皮毛,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很好的灵活性才能胜任安全工作。现在众多行业里的安全只是摆设,民企的安全是为了应付国家要求,国企的安全是为了推脱责任,没有多少有良知的企业家会投入大量资金在安全上的。第二,安全是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人-机-物-法-环-管,而这些要素又都与”钱“脱不了关系。安全投入与安全产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这就是做安全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大安全投入,是教育、是工艺、是监管、是文化、是制度、是安全装置、是生产设备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用数学方法来确定权重,这或许是安全工作者的一个优势和独特之处。第三,安全以人为本,从众多事故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心理是引发事故最多的因素,因此做安全的重点是在人员的管理,要管理就要有制度,就要有交流,能让每个员工和上级都心服口服的安全工作者,才能在工作中顺风顺水,怎样做到这一点,除了本质工作做好外,就要多与人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能熟知每个员工能做什么,怎么样做的,会出现哪些不安全行为,知道怎样才能说服老板,怎样才能和同事打好交道,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哪里都是这样的。

   找工作难吗?上面说的是我对安全工作的一些看法,我就是这样想的,至于以后在哪里工作,我还没有计划,或者我以后不会从事安全也是有可能的。我暂时无法看清我的前途,或许我从高中开始就没看清过,从大三考虑要不要考研时就开始更为迷茫啦。没有人生规划,我想把安全做好,我又想做个教育家,这两者不矛盾,安全除了技术外,不就是教育吗?工作,是进企业吗?化工、机械、建筑、矿山、烟花爆竹、制药;还是进事业单位?或是做公务员?或是当老师?或是自己创业做买卖?或是还在为选择国企还是外企而纠结?我一直觉得”有其力,谋其事;在其位,谋其职“,还是从本身条件出发来判断自己适合哪里,好高骛远——或是攀龙附凤,不行,能力不够;从低而就,这个容易,但低在何处,有上升的可能吗?最近看《罗辑思维》,宁愿到小组织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公司,也不愿进大组织很稳定的企业或公司,因为挑战、学习的 机会不一样,小企业与会荣辱与共,大企业会推卸责任。

   现在,我是研一下学期,准备发论文。其实在研一就一直奢望能有一个好点子,能出文章,但知识储备量不够,能力有限,光是着急,也没啥成果;目前有个大致目标,希望好好努力,不要懈怠和懒惰。我喜欢取巧,也喜欢实用,追求每一步完美——这一点需要改,我应该学素描一样,先有大致轮廓,再细化每个部分,也就是我的思维模式得改,要有”框架思维“和”大树思维“——于是我的第一篇论文我就必须好好做,尽可能做深入做细致,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延伸知识面,不断拓展思维。学习老外的严谨,深入,广泛。

   不过,在我看来,目前的状况不是我所能满意的。我一直认为,研究生就是科学家的快成班——三年也不算快,那么至少得有实验可做啊,但我们导师竟然告知我尽量不做实验,虽然我们的实验器材不多,但也不能这样啊,至少得鼓励我们想办法做实验嘛,没有可以借用嘛,导师心态出了问题,做学生的怎么办啦,只能自个儿找出路。

   读研究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不断验证。

   研究生除了是一个”硕士文凭“外,还是一个学会做人做事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虚度,不能没有追求,即便觉得自己没有做学术的潜质和能力,也要敢于尝试。所以我不太同意自己原来的观点”知力而行“或”量力而行“,我觉得应该做好”风险分析和控制“后,敢于尝试,也就不至于鲁莽行事——当然”量力“也就是自我分析,但有时候想多了,反而不能下决定,犹豫不决。不是每件事都是做好准备后才去做的,边做边调整,也是一种做事方法,不能认死理。过程中难免心虚不自信,文章看得越多,有时候会越没信心,别人都做得难么好了,自己还能有突破吗?这时候不能怀疑自己,看文章意识学习,二是模仿,三是批评,四是突破,五是创新,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急躁、消沉、懒惰,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回到安全上来。现在社会普遍有一种”证的天下“的心态,这没错,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证就是能力的证明。因此,研究生期间,要学会考证,二建、注安、安评、口语等,都是应该考的,这是学习,也是勉励,更是进取。

   有很多人抱怨安全工作者”操卖白粉的心,拿卖白菜的钱,受卖臭豆腐的气“。确实如此,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就是这种状况,但是,抱怨有用吗?能做的是改变自己,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工作,那就改变自己从而能影响他人,通过他人就能改变工作,就能影响政策。所以,不要说安全工作者没”钱图“,那是因为你还没到那个时候,我说过”安全工作是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能力还不够,暂时只能挣那么多啦。”有多少能力,拿多少钱“,这样想,不就OK了吗?

   最后啦,希望安全真的能成为”第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27046-772553.html


下一篇:不做实验,也能有论文!?
收藏 IP: 120.195.1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