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做科研 发文章 钻空子

已有 5111 次阅读 2013-12-20 15:16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周末了,院士发榜也引来了一个小小的狂欢,不过偶还是很同情曹建军博主,这两天他与SCI期刊分区搞上了,可以看到他的气愤和无奈,虽然偶在他的博文后留了好几个评论,大致介绍了一下期刊分区的情况和用作评价时的关注点,不过看他又向武夷山老师和曹聪老师发问,偶感觉他其实并非不了解现状,而是面对现状仍然气难顺心难平,希望能获得一些专家或权威的说法去否定评价的不合理。偶要对曹同学说的是,这种努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徒劳滴,评价的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换一种评价方法可能又有新的不合理,我们能做的事情最多只有在明确规则的前提下,按规则出牌,找到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于是这里便不得不谈谈所谓做科研、发文章和钻空子的事情。其实这一直是偶有点忌讳去聊的一个主题。科网上许多博主写过怎么做科研、怎么发文章的博文,偶很少写这个,一是因为自己是做服务的,没有亲自做过科研,当然如果写几篇图情的论文或弄个把相关的课题也算是科研的话,也勉强可算做过点科研,不过自己从来没把这些当作科研滴,所以对没有亲自做过的事情还是少发言的好,二是真正做科研应该是怎样滴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有的时候说起来却更像是很假的说教,因为现实是做科研还包含了许多科研以外的东西,回避它自己都觉得很虚,但说起来好像都是负能量滴东西,所以还是闭嘴比较好。今天算是破例了,主要聊一聊这几方面的关系。 

 除了极少数需要保密的研究外,大多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能造福人类和世界,包括研究过程中也希望与同行交流,这便离不开写文章、发文章,所以一般来说,做科研与发文章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大多数人的科研只能通过看他的论文让别人来评价,当然技术领域可以直接用产品来说话。所以许多情况下,论文体现了科学家科研的水平,好的研究自然有好的论文,这个正比关系肯定是成立的,问题什么样的论文才算好论文却很难有明确的标准,而在现实情况下,同样的研究如果论文写得不一样或发表的期刊不一样,别人对你研究的评价有天壤之别,那就不得不拿出比较多的精力去对付写文章和发文章这件事情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有的时候像一对冤家,经常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比如,当管理者拿数量说事的时候,科研工作者便会去追求论文数的最大化,把一篇论文的内容做出七八篇论文出来。那么用SCI甚至期刊分区来作进一步的限制时,是否就没有空子了呢,非也,不是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其实越是机械的评价方法越有办法对付。比如,如果某研究涉及AB两个领域,也许发A领域的期刊只能发表在四区的期刊上,但B领域的期刊却能发到二区,甚至稍加修饰联系,与C领域拉上关系,也许能发表在C领域的一区期刊上了。这个时候,同样的研究,得到的评价便完全不同。当然,不同的结果也需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比如,你发A领域的期刊,因为你很熟,把研究写成论文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能对本领域的论文作些研究的话,其实是可以发现有部分水平不咋样的论文却能发表在B领域的二区期刊上,只是你做的这里论文方面的研究与你真正的研究没多大关系,但如果要发到C领域的一区期刊上,则还要花不少精力了解C领域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研究套路,找到自己的研究与该领域的交汇点,并在论文中体现出来。 

我们不能说科研管理者会鼓励大家都去干A领域的人发C领域的论文这种事情,但它最后的实际结果却是鼓励了大家这么干。也许不久后又会出台新的办法来限制这样的状况,不过也一定有别的空子可钻。我们不能鼓励大家都去钻空子,但如果因为评价不同会导致AC之间有巨大落差的时候,我们是否也需要提醒那些年轻人,也许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一下看似与自己的科研无关的C领域是完全值得的?其实这是一件很让人纠结的事情。记得有一次给学生做讲座的时候,讲到计算机有时能力超强但了解其特点后要破解也很容易的时候,曾经提到当时刚时兴的论文检测,举了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把一篇论文拿来用翻译软件先翻成英文,再翻成中文,对明显的语法等错误稍加修改让机器去检测,一定可以通过。当时下面的学生发出一片惊叹,偶看到了许多惊喜的恍然大悟的眼睛,顿时有些后悔,怕学生们知道了这样的方法学着这么去做便起了反作用了。所以,虽然偶这篇博文主要说的是,对于许多不得不跟着评价指标转的年轻人来说,在研究之外下一点功夫,比如了解一下期刊之类的还是很有必要的,但究竟该在这上面下多少功夫却是要自己把握的,因为真正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地位,最后不可能是靠这些方面下的功夫去获取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751461.html

上一篇:重温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下一篇:周末福利:浙大礼仪队的美女们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46 李学宽 陈安 苏德辰 徐晓 刘桂锋 吴飞鹏 刘艳红 陈小润 王锟 李天成 马建敏 郑小康 杨正瓴 李宇斌 曹建军 陈小斌 张忆文 陆俊茜 王启云 韦玉程 汪晓军 燕文韬 王峻晔 彭渤 马春旺 刘淼 戴小华 曾新林 温世正 武夷山 刘钢 强涛 xqhuang zy00chen jianhuiy zzjtcm slh2012 wyhzj bingqc yjh400 aniuaniu HANGQING ncepuztf ztanztan zyp321 ybtr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