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yang199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chaelyang1990

博文

丹麦,不仅仅是童话----写在丹麦留学开始的四个月

已有 11153 次阅读 2013-12-4 04:08 |个人分类:人在丹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文化, 留学, 欧洲, 丹麦, DTU

来丹麦学习四个月有余,来之前对这里的印象完全来自于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然而,四个月过去,发现这里的魅力远不仅如此。以下,仅从生活和学习简述与国内的不同。


丹麦,是个善良友好的国家。丹麦的官方语言是丹麦语,然而这里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英语,而且大家十分热情的用英语交流,即使不想学丹麦语,在这里英语也可以毫无障碍。如果想学丹麦语,社区和学校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 这里的人很热情,记得第一次坐火车,买的站票(所谓站票,就是不对号,自己上车找座位,会比有座位的票便宜些),一位白发老奶奶,主动走遍整个车厢帮助寻找座位(订票的会在座位上方显示目的地,老奶奶告诉哪些乘客快要下车,让我们在旁边等着)。这里的火车站没有一位工作人员,没有封闭的大门和围墙,乘客自己在站台打票上车,火车上偶尔会有查票员,如果有逃票则会罚款750克朗(约800人民币)。在丹麦,几乎大街上看不到摄像头,但违反交通规则,违法犯罪的事情还是很少。初来时,甚至不会过马路,因为这里规定自行车给行人让路,汽车给自行车让路。当你站在马路边上准备过马路时,旁边的汽车会主动停下来。开始好不习惯,总想等汽车过去再穿越马路,结果人停着,汽车停着,目光直视傻站着。都说北欧人民有钱,确实不假,他们的人均收入可超过每个月三万人民币,但这里的人从不奢侈,Iphone也没有遍地都是,百元的红酒也是各个阶层人士的选择。记得第一次和朋友去酒吧,在门口遇到一位当地年轻人,知道我是刚来丹麦便主动为我付了进场费(Club需要进场费)。在吧台,请朋友喝杯啤酒,因为银联卡无法读取,服务员笑笑说'It's our problem. These beers are free-pay'。起初总觉得不习惯,因为在国内的经验告诉我,别人太热情很容易上当,而在这里,这一切都显着很自然。去银行办理银行卡,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银行柜台更像是办公桌,没有玻璃,面对面交流,存钱也不会验钞,我还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存了假币是不是大赚了(当然我不会做,玩笑而已)。这边的人很简单,大家的自觉性很强,也很容易让人适应,总体感觉还是安逸。


我八月初来这边,参加了三星期的丹麦语言文化课。起初参加课程的目的并非为了学习丹麦语,而是想与更多人说说英语,以防直接上课会不适应。但这三周的丹麦语课竟然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课程由四位老师进行,一位活跃的组织者,一位友好的音乐家,一个在读的大学生,一个高高的傻大个儿。授课、音乐、讲座、游戏等等交错进行,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名学生结下深厚友谊。没有国籍的区分,像是一个和谐的联合国。在国外的很多中国留学生,总是觉得难以融入西方的文化,自己结成群体,好像格格不入。而与更多的学生交流,发现其实大部分对中国很是好奇,热切希望中国学生能加入他们,而在他们的眼中,是中国人抛弃了他们,因为中国人不参加party,不和他们聊天,而当两个中国人和两个德国人在一起的时候,德国人会说英语让彼此都明白,而中国人却说汉语,让德国人傻站着,似懂非懂的笑着。在丹麦的课堂,讨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课程往往四个小时,而老师会讲两个小时,另两个小时会一起讨论。在DTU,自习室很少,更多的是围在一起的讨论桌,教室也大部分是可移动的桌子,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围在一起。这边老师也很随意,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欢迎进入,而和老师边吃三明治边讨论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几乎每周都会有多场讲座等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为学生讲述经历,讲座是一方面,free dinner/lunch和free water也吸引眼球。这里年轻人的生活节奏是周二至周四学习,周五至周日party,周一缓一缓,周二继续学习。凌晨三四点回家已很正常,甚至每个周末的下半夜才是街上最热闹的时候,难怪前几天的报道说丹麦的癌症率全球最高,这和生活方式不无关系。但参加这些活动的中国人并不多,大家很勤劳学习,也很宅,上课、睡觉、看电影、赶deadline是一常见模式(说的是研究生,博士很忙)。很多中国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中国学生每周可以合法打工15小时,大多是餐馆工作,也有实习等岗位,每小时至少百元收入,每周千元也并非难事。然而,很多留学生想留下来工作,安逸的生活、高额的福利和工资总是吸人眼球。但一部分被高税收吓跑,更多是为找不到工作发愁,毕竟是欧盟国家,首先要解决自己国家人的工作,其次是其他欧洲国家成员的工作,而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则成了最后选择,除非很优秀。


以上,仅简述来丹麦四个月的所见所想。并非褒贬,毕竟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还有很大的不同。希望读者不要吐槽,本人不是高帅富,农村孩子靠努力争取来的留学机会。近年来,丹麦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希望更多的人,也包括我自己,能为两国的关系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3169-746891.html


下一篇:德国火车上,大家都在看书
收藏 IP: 130.225.94.*| 热度|

13 曹聪 武夷山 杨正瓴 苏光松 侯沉 刘进平 李斐 徐萌萌 黄业胜 罗帆 罗建泉 zaimingyu happylittlejo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