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参加了我校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偶然听到心理学研究者们讨论的这个问题,由于其中的一个结论,让我不得不想吐槽一下。
俺不是研究认知学方面的,俺是搞物理的,因为该会议其中有一个搞物理的教授与我感兴趣的东西有交集,是关于神经网络有关的耦合映象格子的,所以我选择去听了他的报告。可不成想去早了,就先听了张教授的一个报告。听完之后虽然收获不大,但对我还是有些触动的,因为按照我的观念,一切不能以定量化为依据的学科系统不能算是科学,当然这要排除以发现、考证和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研究活动,当然这种活动并不能形成一个学科。因为这个观念,我对文科、社会学科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少存在很大偏见,我认为这些没有定量化规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观点都是不靠谱的,因为没有客观的依据做为标准,你持一个观点我持一个观点,吵来吵去,到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还是回到张教授的报告上来,张老师的报告的题目是:“科学能否解释以感受性为核心特征的现象意识?”,我呢是抱着听一听的心理来听报告的,没有多少认真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听完报告我觉得认知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还是比较科学严谨的,但报告最后的一个结论让我很是不爽,当然不爽是个人感觉,到底结论是不是正确,那是不依赖于你爽不爽的。
张老师的结论是:物理归根到底是无法解释意识活动的。
当然报告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是严谨的,还是符合科学规范的。张老师的基本观点是:科学是以感知为基本内容构建的,所以科学体系必然是以意识感知为素材抽象出来的体系,其无法反过来去解释意识本身。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张老师构造了一个蝙蝠的认知模型来进行简化对比。假想蝙蝠只能听到声音,也就是蝙蝠只能通过声音认知这个世界,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感知途径。这样蝙蝠认知的世界是一大堆声音组成的,那么蝙蝠会根据声音的强弱、持续、频率等特征构建它们的科学,那么他们的科学体系里这个世界的构成理论只能是:世界是由声子组成的,声子是构成世界最基本单元。这和我们人利用眼睛感知这个世界得到的“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是类似的。我们感知世界是因为我们有眼睛这个器官,能够通过光线感知空间的概念,所以我们脑子里世界的构成是象征空间大小的原子概念。而这对于蝙蝠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只有声子的感知,无论声音怎样组合“解释”,都无法让蝙蝠产生空间大小的概念。
这样分析的一个必然结论就是:物理学体系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并被感知所决定。人的感知构成人的科学,蝙蝠的感知构成蝙蝠的科学,二者并不相同。既然感知决定了科学本身,所以要通过感知产生的科学反过来再去解释感知和意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心灵不是物理学该插手的学科,哈哈,此刻我感觉很不爽。
虽然张教授的论证似乎无懈可击,但对于我这个学物理的来说却明显是错误的。首先张老师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就是利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推理的方法进行的,所以无论结论如何,说明认知科学离不开物理学。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张老师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物理体系本身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感知产生的物理科学并不能认为是对认知群体所特有的,明白点说就是以特殊感知为基础产生的科学也可能是普适的。即人的科学和蝙蝠的科学其发展的不断完善一定会是一致的,这个一致性的存在是靠什么来保证的,就是:数学。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可以被人类认识到的一点是:这个世界存在数学的规律,即数字之间的普遍关系和规律是存在的。
物理上不管以人做为认知主体还是以蝙蝠做为认知主体,其最后得到的科学体系,如果是科学的话,那一定具有某种统一的数学基础,而这个数学基础应该超越于认知群体本身。那么蝙蝠一定可以通过它所建立的科学间接认识空间的存在,尽管它并没有直接感知空间的能力。
所以,对于我们研究物理的人来说,研究意识当然要研究意识背后规律,研究意识是如何产生,运作的,而这正是目前心理学研究必然的方向,排斥物理学本身不会帮助心理学或认知学获得任何进步,相反排除物理学的认知学或心理学必然会被玄学、宗教臆想式的民科所占据,这将是排除科学解释意识的必然结果。
可笑的是,这个结果立刻就被证实,报告后提问的环节,就有人称赞了这个结论,然后就提出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论点,让我这个学物理的感觉无法忍受和可笑,简直就让我感觉一场学术的报告最后沦落到神叨叨的地步,什么人的前世,超感官啊污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出来说了,我感觉很搞笑。
当然后面的报告才是我感兴趣的,而其核心就是用网络上的耦合映象模型解释神经系统动力学过程的。这个我觉得很靠谱,尽管模型很简单,但我们搞物理的就在于揭示这复杂活动背后的简单机制,我们无须争论,只要我们有一天制造出一个机器,它也具有了自我意识,那么科学能不能解释意识显然就是肯定的。但有人怀疑这种可能性,哈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31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