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aoke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aokem

博文

对“选择科研道路”的思考

已有 3742 次阅读 2013-10-17 13: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历了大学本科学习,特别是两次考研的经历,让我最终选择进入中科院进行深造。既然做出了选择,我就要认真思考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包括对科研的认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对自己的定位,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又能做什么?
      也许有时候,我会虚荣的认为进入中科院,会带给自己多少脸上贴金的东西。其实,当身处其境,我更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科研,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有位科学家说:选择了科研,你就选择了孤独,如果不能承受这份孤独,你不可能在科研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路遥先生也说过,“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情”。
      首先,科研工作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浮躁,这也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去克服呢?我想,需要自己长期的修炼,更重要的是从心底去接受它,热爱它 ,也就是兴趣的培养,我知道远没有说的那样轻松,但我愿意为之践行。去掉浮躁,沉下心来,尽量心无旁骛的从事这份job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科研路。特别是,有机合成是一份苦差事,需要自己的坚持不懈,以及自己内心的热情。
      其次,自己的目标问题。记得面试的时候,回答导师关于研究生阶段自己的规划时,我说了自己希望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一些高水平的论文时,导师们齐声笑了。我后来思考很多,确实只是为了所谓的发表论文吗?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家的各类发表论文总数数绝对世界第一,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却不敢恭维。这当中,很多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做科研的。也许科研需要更单纯的想法,我想如果能站得更高,或者看的更远一点,自己能潜心想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给世界带来好的改变的话,其他的水到渠成。
      还有,就是学习的问题。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学习书本的知识,学习实践,更要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永远要学会低调,谦逊的去向别人学习。与强者交流,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从各种能人身上汲取能量,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未来几年,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最伟大的导师。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再谈谈思想的问题。我始终认为,一个杰出的人肯定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人,不随波逐流,有见地。特别是,在科学领域,要有所建树,我们要突破前人思维的藩篱。如何做到呢?这需要长期的修为,需要大量的学习与实践,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功底,才足够支撑你在专业领域去提出新的想法,否则只是瞎想。不盲从,带着思考去学习。
      最后谈谈,科研工作者身上社会责任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一直在社会中,尤其是教育领域发酵。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很多人都抱着很排斥的心态看待,这也正常。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剂等事件等拷问着商人的良心,更给化学蒙羞。一项伟大的成就用在对的地方,可以造福一方,用错了,则带来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以后从事科研的我们,确实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要做一个有良知的公民。
      未来的路,会很辛苦,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2013/4/21  西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9523-733676.html

上一篇:今生就这样开始
下一篇:我一生的理想
收藏 IP: 210.76.195.*| 热度|

7 杨顺楷 苏光松 张欣 彭思龙 王加升 文双春 鲍永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