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研究生奖学金别按下葫芦浮起瓢 精选

已有 18949 次阅读 2013-9-29 10:32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奖学金

【博主按】近日各单位都在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评不知道,一评吓一跳!有比爱因斯坦还牛B的科研苗子——硕士一年级就发表好几篇SCI一区论文,有屡战屡胜的论文高产户——在前几次评奖论文清零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本次评奖论文数遥遥领先,有打官司的秋菊老师和秋菊同学,……。历史表明,当论文能获取重要利益、特别是眼前的直接利益时,就会有奇迹发生,就会好戏连连。贴一篇一个多月前老文为中国教育报写的稿子。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对研究生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做出调整--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的待遇水平严重偏低,远低于在职同龄人,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痛苦煎熬,极不“体面”的生活不仅影响了研究生本身的发展,更使整个学术圈对年轻人、特别是有学术潜质的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有学术潜质的年轻人,要么不入学术圈,入了学术圈的想“逃离”和已“逃离”科研的又不在少数,读研读博在众多年轻人看来只不过是就业缓冲期。

令人欣慰的是,新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这种局面。今后,一位研究生有可能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之前设立的国家奖学金,以及校内其他研究生奖助政策资助。有高校为研究生算过一笔帐,博士研究生“如果书读得好,平均算下来,一个月有近1万元的资助奖励,比教授工资还高。”有网友因此戏说:“能与高富帅媲美。”

经验表明,好事要办好也有挑战。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面对一项为学术发展带来新希望的新政,此时此刻,除了赞许,也要对其在具体实施中的落点提出一些“苛求”。

作为“奖优不奖贫”的奖学金,评优的主要“抓手”无外乎考试成绩和科研成果。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因不像本科生那样相对统一,所以其考试成绩不具可比性或比较的意义不大。而研究生的所谓科研成果因专业、方向、导师、工作属性如基础还是应用、理论还是实验研究等不同,也很难比较;特别是,真正的科研成果其价值或意义的体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至少在短短的几年读研时间内是很难评价的。

不能评、评不好的东西,如何评?如何去动态评和滚动评?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越是与利益关联的学术评价,越是撬动神经、破坏协作、助推浮躁的利器。评价的尺度如果把握不好,势必刺激部分研究生少学多要、少做多产、少做配角多做主角、少谦虚多炫耀,最终养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相当于刚开始学术生涯就植入一种学术浮躁基因。

以学术论文评比为例,这可能也是研究生评优最终的落脚点。论文如何评?惯熟的方法是数篇数、看刊物级别或影响因子。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学术圈早已心知肚明,把它用于各级各类奖学金评定,难免刺激研究生:一是急于早发论文,因为早发论文早得奖,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研究生,有论文总比没论文好;二是急于多发论文,因为多发论文除了在同一年评比中取得优势地位外,还是满足多种奖励和滚动奖励的需要;三是争当第一作者,因为在当前人人都要“吹哨子”的学术体制下,非第一作者论文是没有用的,即使有用,也要大打折扣。早发论文和多发论文的途径包括拆整为零、热衷于低水平重复性的修补工作等,这样的研究无一例外过于肤浅,充其量产出华而不实的所谓成果,却能很轻易地击败潜心十年磨一剑的同学。这些都是急功近利和学术浮躁的典型表现,显然不应是优秀研究生该有的境界和品质。特别是,“重奖”之下如果还催生了学术不端的“勇夫”,那更是有违奖学金的初衷。

因此,在研究生奖学金评比的实行过程中务必小心翼翼,杜绝按下葫芦浮起了瓢——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却助长了学术上的急功近利。

研究生,作为做研究的学生,以学业见高下,不以金钱论英雄。就我所知,相对于高额奖学金,研究生更渴望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更看重科研本领和未来发展。因此,建议新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要多助少奖,当务之急是大幅提高整个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待遇,重塑学术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将体现差别的奖学金最好设置在入学和毕业阶段,研究生在学期间则像中小学生在校都穿校服一样尽量体现“均富”。入学奖学金由各高校自主设置,主要是吸引优秀生源,这也是国外高水平大学的通行做法;毕业奖学金则以国家级奖学金为重,既体现荣誉,又为出类拔萃者提供入职时的“第一桶金”。

(应邀撰写,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22日第3版:“奖优”也要把好度

(后又被登于《湖南大学报》2013年10月14日第1326期第2版“研究生奖学金别按下葫芦浮起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728741.html

上一篇:“十年一剑”与“七年之痒”
下一篇:我们中国人咋尽给诺贝尔奖评委出难题
收藏 IP: 113.240.234.*| 热度|

68 向峥嵘 曹贺贺 赵序茅 魏武 张凌 李建国 徐耀 吉宗祥 关法春 徐明昆 杨正瓴 曹聪 刘洋 巫生茂 蔡小宁 徐晓 曹建军 汪晓军 李贤伟 张忆文 刘伟 李汝资 李土荣 戴德昌 喻海良 韦玉程 王磊 刘东 王志平 罗德海 戴幸华 何应林 袁斌 邹少浩 王春艳 李刚 张鑫 张震 刘小康 董焱章 李天成 罗帆 刘彬 武夷山 闫钟峰 蒋新正 盛耀彬 翟自洋 陈筝 周春雷 杜新豪 李东风 郑永军 魏强 岳亮 张永祥 李宇斌 李森森 罗晓清 沈小梅 zhouguanghui qiye0707 louiexp zzjtcm wangqinling dreamworld biofans tianyuth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