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左琴右书”
2. 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
3. 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4.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
5. 现存琴曲3100多首,琴谱400多部,琴歌300首。
6. 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
8. 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
9. 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
11. 在日本常用尺八来合奏。
12. 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13. 琴有119个常用泛音。
14. 长的走手音产生的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
15. 现代有琴人将长句的走手音中某些音弹出,以避免节奏过于松散。
16. 明代之后,右手指法大大简化,左手吟猱则变化多端,形成“韵多声少”的特色,如琴曲《平沙落雁》、《良宵引》等。
17. 为琴音乐增加一种和谐美,以《神人畅》为代表。
18. 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和谐的效果。
19. 个别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
20. 表现佛家感情的曲目极少,仅有《普庵咒》等几首。
21. 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美声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22. 而在日本、韩国和越南,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来源请求]至今,韩国国立国乐院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宋徽宗时代2首孔庙雅乐,而越南雅乐于200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请求]
23. 1950年代后古琴界倾向于将正调为F大调
24. 正调弦式又称“仲吕均”。
25. 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和按音音位演奏方便,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调高(“紧”)或调低(“慢”)部份弦,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音阶关系,成为另一个音阶弦式。[来源请求]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或紧五调。[来源请求]独奏定弦时,通常只要校准7弦间的相对音高即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则将正调的五弦定为A。
27. 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琴曲。[
28. 杨宗稷于1910年代至1930年代编写的《琴学丛书》中,将减字谱和工尺谱结合使用。
29. 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琴谱。
30. 1962年由许健和王迪主编的《古琴曲集》开始将实际音高和节奏以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
31. 最近几年也有极个别纯以五线谱记录的琴谱。
32. 有些古书建议古琴存放时竖放或竖直挂在墙上不建议,可防止古琴“塌腰”,但当代的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一般都是平放。
33. 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来源请求]
34.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安装在雁足的上弦器,以扳手调校
35. 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欢在底板上、龙池、凤沼内镌刻别名、诗词、方印等内容,可反映琴的历史。
36. 琴者也可以人为的制造断纹。
37. 宋徽宗曾增弦至九弦琴,不过只在当时宫廷流传过几年,不受当时琴人的支持。[
38. 有明确师承关系的琴派始于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下列是主要琴派(以音序列):
39. 更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迁移,从而使得地域性琴派变得越来越模糊。
40. 琴社亦是人们接触高水平演奏者、互相学习、答疑解惑的平台。
41. 雅集在古代指的是文人阶层的小型的聚会,通常是一起赏景、弹琴、吟诗、作画,很多琴社都定期举行雅集,方便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
42. 据《三国史记》记载,玄琴(거문고)是由朝鲜半岛高句丽第24任君主阳原王的宰相王山岳根据琴发明。
43. 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入选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载有的旅行者金唱片中,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入太空。
4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演奏王鹏仿制的唐代名琴“太古遗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