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晨

博文

菜鸟参会录 精选

已有 9787 次阅读 2013-6-18 05:57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上周在西班牙北部Santander参加了河流、海岸、河口地貌研讨会。

第一次在500人的会议厅做报告,第一次对学术会议有了如此深切的体会。

回顾一周的会程,虽然满身疲惫满嗓痰,但却满脑赞叹满心欢。

趁着满心感慨未散,实录如下。自己留存备案,也希望对后来菜鸟能有点用。

1 口头报告

导师带着我们两个博士做了3个口头报告,反响都很好。同学的报告基于实验数据,直到出发前一周还理不成线,没有结论。我的报告基于GIS分析的野外数据,导师在周五才有空看(周日的飞机),提了一堆意见,害得我周六连续改了20个小时的图。。。再加上第一次在500人的会议厅做报告,可以说我和同学都是战战兢兢上去的,没想到最后反响如此之好。同学的报告得到的普遍反映是条例很清晰,看着很舒服。我的报告也得到了几位大牛的夸奖,具有shut up 效果的message girl,哈哈。下面就说说我和同学的报告都是怎样经过导师斧正出炉的。

我本来的想法是intrudoction要重点介绍(吸引广泛注意力嘛),然后投期刊时审稿人提问的地方要重点介绍(审稿人都质疑了,其他人理解起来应该也有难度)。结果这两点都被导师给否了。

1.1  Introduction:导师说针对听众,这个会本来就是针对河口海岸的,我的section又是biomorphodynamics,听众肯定对这个问题都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introduction一定要紧扣我的研究,重点是说清楚我的研究问题,亮点是我的创新处;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都可以一概而过,要为突出我的研究问题服务。枉费我找了很震撼的图啊,因为是别人的研究结果就被删了。。。会上看到有人冗长的introduction,确实感觉比较乏味,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15分钟根本就没讲完。

1.2  Material and methods:导师让我把数据介绍都给删了,差点连研究区都给删了,最后导师想了想,同意我show一下研究区,然后用一句话带过。导师说这些东西如果听众有兴趣就该去读我们发的paper。口头报告的重点是show结果。

1.3  Results:这部分的图我基本都重做了。。。原因是原图比较复杂(其实每张ppt也就34个子图,每个子图里34条线。。。),导师说一下子都放出来,没人能在短短几分钟内看明白。于是我就按导师的要求buildup图,一个子图一个子图的出现,一条线一条线的出现,引导观众跟着我们的顺序(时间演替、研究顺序)去看结果。然后我的一张ppt里就有了20多个自定义动画。。。当然最后报告的效果确实好,我当初论文投期刊时的一个审稿人也在现场,很兴奋地说我把复杂的问题展示的很简单很清楚。此外,在给了观众一个直观的视觉效果后,我在ppt上又用数据做了支持,一个大牛说这个数据的支持很有力,直接让异议shutup

同学的报告是基于实验数据的,主要结果都是两两对比的boxplot。连着56ppt看下来,观众基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了,导师让她中间插了一个动画展示图,把快散掉的注意力再集中回来。

1.4  Conclusion:这部分导师要求做成take-home message,主题结论要加强显示、要让人印象深刻,小分结论要概括成23个词的要点,要让人能记住。导师尤其强调这部分不能是结果的重复展示。同学本来的conclusion56条,每个实验结果一条嘛,导师挑出了创新性最强的两条,亮点立刻就出来了,也更容易让人记住。

1.5  致谢:导师让在最后显示我们论文的索引信息,观众有兴趣就可以去读我们的论文,增加引用率嘛。导师自己那个报告最后根本就没有致谢页,报告结束时幻灯片就停留在take-homemessage那页,停留时间长,观众印象深刻。

2        杂感

2.1 用图,用好图。

1)这点尤其适合英文有问题的中国人。观众听不明白还可以看。

2)可以适当的buildup图,引导观众跟着你看。

3)坐标名字和图例都要重新书写,尽可能大,貌似哪里看到说最小要用18号。

2.2 关键是show结果,show主要的、重要的结果

1)报告的关键是观众记住了多少,而不是你讲了多少。这点也是对中国人比较重要,我们总是会很认真的准备做报告,把演说词背的很流利,结果等我们很流利的把报告背出来了,观众早晕掉了,与其这样不如少讲一些内容,讲慢一些,在重要结果上多说几句。

2Introductionmethod都可以略讲。不重要的结果也可以略讲。

2.3 主要结果中如果有很明显的不一致处,还是要花点时间解释一下的。否则也容易被提问到。

2.4 把结果穿成故事很重要

同学那个实验同时测了好多量,在她看来都是并列的结果没有什么联系。一个博后让她把所有的结果图都贴在墙上,然后一起讨论了一个小时,就把珠子穿成线了:我们的研究问题是AB 是否影响CA可以用DE来测量,得到了结果XX。然后我们进一步想F可能也有影响,于是。。。

2.5 回答提问:这部分一直是我比较憷的环节。这次开会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

首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观众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人专门提尖刻问题,还有人专门问旁门左道问题。比如做wave的被人问current,做current被人问wave,比如你这个模型upstreamboundary怎么样,downstreamboundary怎么样,比如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你觉得未来会怎么发展,你这个模型是局部实用还是全流域实用,可以用在别的流域吗,你在现实中见过这种现象吗,你为什么没考虑XX参数

比较赞的回答是:首先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比如文献上说),在什么情况下重要,但是我们没有考虑XX,因为我们的研究区具体情况不同,XX不重要。如果我们要侧重研究XX的,我们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这样一两个问题回答下来,提问时间也就差不多了,观众只剩下点头的份。

比较牛X的回答是:XXX在某篇论文里研究了你这个问题,请看他的文章。

2.6 做海报报告可以准备1句话,1分钟,3分钟等时间不等的演说词。先说一句最重要的结果,把观众吸引过来,再说1分钟的简略介绍一下结果,这时候特别有兴趣的观众可能还没走,然后再说3分钟的,详细介绍一下。不要一上来就从头开始详细讲,观众或者没有那么大兴趣然后还不好意思走,或者直接打断你走掉了,你很尴尬。

准备一些A4的海报copy,不要完全跟大海报一样,那样字肯定很小,不好认,内容可以比大海报更简洁些,展示重点结果即可。如果有已经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准备一些copy

2.7 要主动跟大牛教授交流,可以请教下自己的报告有什么问题啊,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啊。同事总笑话我一见教授就躲远远的。哈,这大概也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通病吧。实际上,我发现很多大牛教授都是很nice的。有时候他们一句话就能给你指点出一篇论文出来。所以多跟教授们聊聊还是很有益处的。

2.8 开会期间着装风格最好一致,让观众会下能找到你。我做报告时穿的很正式的小黑裙小西装,然后平时听会的时候就跟大家一样体恤牛仔了,结果经常是break中间跟别人讨论了一会人家才反应过来,哦,你是第一天做报告那个XXX,你跟台上好不一样啊。。。亚洲人的面孔在欧美人开起来都差不多。一个日本人一直穿绿色调的T恤和外套,特别好认。

2.9 开场不要说感谢会议组织者之类,观众听起来会比较烦。


最后,take home message:

报告的关键是观众记住了多少,而不是你讲了多少。  ;P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62-700421.html

上一篇:投入与产出
下一篇:人在做,星在看
收藏 IP: 143.169.45.*| 热度|

20 廖晓琳 李忠超 徐大彬 吉宗祥 李学宽 苏德辰 苏尚 蔡庆华 刘钢 强涛 朱晓刚 李毅伟 高建国 傅蕴德 木士春 余世锋 苏金亚 毛俊雯 zhangcz07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