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围绕本科毕业论文的“存”与“废”问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学网等展开了大讨论。这股风源于5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的博客文章《逗你玩: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批评本科毕业论文的“走形式”、“走过场”,呼吁取消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真明也持有类似观点,他明确表示“从今以后不再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考评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实力而言意义不可小觑,因此不应取消,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本科论文中代写、抄袭、批量通过等弊病,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好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长远。有些教授认为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有限,难以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加之走形式现象盛行,可以取消。但不可忽视的是,本科阶段对于学生的个性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有很大的影响,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历练,正如《光明日报》的文章《本科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所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获取利用资源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是不应该取消的。这些综合能力无论对学生将来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工作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对读研究生而言,本科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探究思维、作文技巧等都将助推研究生的学习;对于直接工作来说,本科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将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很多企业抱怨当前大学生贬值,究其因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够扎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培养就业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充分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为本科生的素质提高作出贡献。
本科毕业论文有价值却成了走马观花,其尴尬场面应由高校负主要责任,因为有什么样的认知和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高校有三点做得不够好,一是“导师制”下不到位的激励机制;二是教师尤其是教授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不高;三是一次性批量通过的慈悲心态。当前高校在毕业论文上多采用“导师制”,这种相对研究生而言不那么规范的论文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激励机制不到位,不仅导师没有动力指导,学生也没有动力写作。其表现为一个导师带较多的学生,学校没有指导补贴,导师靠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拿“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而获得奖励,但一般能拿这样荣誉的教师很少,最关键的是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不是靠论文水平,而是靠与院长等的熟识程度而定,那些学生会成员享有的比例较高;因此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动力为毕业论文耗时间。同时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教授并没有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他们认为本科生基础不牢,探究性不强,研究价值不大,因此不愿意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加之自己项目多,还要指导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成了“放养”,即使学生想写,也得不到足够的指导。造成毕业论文抄袭和代写等不良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答辩的一次性通过。答辩成员的慈悲心态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压力,即使是抄袭的和代写的,也能够通过,不是给那些不想学习,不想写论文的同学以光明了吗?不够强的激励机制、不够高的指导意识和一次性通过的高概率,高校应该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劣质和造假负责。
因此,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让其充满“生命力”,可以采取三项措施: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构建预答辩和终答辩的多次考核模式。高校应该多宣传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其不仅有科研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国外的例子是很好的宣传素材,国外教授本科生公共课都需要选拔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良好的教授来担任,因为国外高校相信本科生是前途无量的,培养他们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意义重大。我国的教授也应该改变观念,提高对本科生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在评选优秀毕业论文时做到公平公正,选出真正由学生所写,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并且通过学生对指导老师的评价反馈,给那些得分高的教师一定的补贴。为给那些喜欢作弊的学生以压力,可以建立预答辩和终答辩双重考核模式,初次答辩严格,对于那些质量差的论文,教师要严厉指出其不足,让学生多作改动,端正学生的态度;最终答辩则重在对格式及一些小问题提出建议。如此,做到内容和格式兼而有之,也能提高所有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有望了。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e6f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