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中国著名的江海洄游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在长江中产卵繁殖,在海洋中育肥长大,即将达到性成熟时回到长江,溯江而上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第二年产卵完成后迅速降河回到海洋中。1981年1月,长江干流第一座水利工程葛洲坝的大江截流,阻断了中华鲟上溯至金沙江产卵繁殖的通道,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后,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坝下能够自然产卵繁殖,并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措施。
中国科学家对中华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重点围绕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中华鲟资源量调查和估算重视不够,对影响中华鲟资源量变化的因素,如捕捞、葛洲坝阻隔、污染、航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缺乏定量准确的评估,中华鲟资源量及其变动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更是知之甚少。
中华鲟是以“中华”命名的“国宝”,准确估算中华鲟资源量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制订物种保护对策的重要基础。常用的中华鲟资源量估算方法有:特定面积内的抽样调查、标志放流-重捕实验、早期资源量调查、水声学探测等。这些估算方法往往需要较大的样本数量,估算结果才较为可靠。研究历史上中华鲟资源量变动规律,依靠上述方法难度很大。
《科技导报》2013年第13期18~22页发表黄真理的文章“利用捕捞数据估算长江中华鲟资源量的新方法”,根据中华鲟的种群结构特征,建立了利用捕捞数据估算其资源量的理论和方法,对1981—1990年中华鲟的资源量进行初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中华鲟资源量估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为估算中华鲟历史上的资源变动和葛洲坝的阻隔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葛洲坝大江截流前,中华鲟的天然产卵场主要分布于涪陵到新市镇长约800km的长江上游,约有16个产卵场。葛洲坝建成后,葛洲坝下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华鲟的唯一产卵场。尽管在中华鲟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如在宜昌、上海建立了2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持续不断的人工繁殖放流措施,子二代人工繁殖取得了初步成功等。但是,有研究表明,长江中华鲟的繁殖群体数量一直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人类活动对中华鲟的影响还在增加。因此,中华鲟的保护不容乐观,中华鲟的研究还需加强。
中华鲟二三十年的生命周期中,在长江中生活的时间很短,也很少从长江中摄取食物,为了繁殖后代来到长江,我们有责任让以“中华”命名的“国宝”中华鲟得到有效的保护,让中华鲟在长江中持续“生儿育女”,让长江永远是中华鲟的美好家园。
本期封面图片为中华鲟成熟亲鱼,由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高勇博士提供。封面设计王静毅。
(责任编辑 王媛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