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经济作物为什么不“经济”?

已有 6629 次阅读 2013-5-24 22:41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农产品, 经济作物, 大蒜, 谷贱伤农

 

蒋高明

 

继去年山东一带大白菜七分钱一斤烂在地里没人收之后,今年山东沂蒙山一带的大蒜又遭遇价格低迷之祸,蒜农们叫苦不迭。

 

最近,弘毅生态农场外面的大蒜获得丰收,亩产3000-4000斤,农民们放下了所有外出打工的伙计,纷纷回家收获大蒜。农场用工根本找不到人了,甚至连妇女工也没有,她们都只管收获自己的大蒜。

 

但丰收后的蒜农脸上并无喜色,相反还个个面带愁容,为了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他们默默地收获。一方面用自制的小土铲将蒜挖出来,一方面要刀割去蒜头,还要将那些讨厌的农膜从地里清理出来,活计甚是痛苦。

 

今年大蒜丰收,但价格却非常低,只有五毛钱一斤。而且一天一个价,农民们担心降到三四毛,加班加点地干活,只求早点卖出,少损失点本钱。

 

种植大蒜的成本约3000元,不计劳动力成本,其中大蒜种2200元,化肥300元,农家肥100元,浇水200元,农药100元,农膜100元。如果收获4000斤,每斤1元,则尚有1000多元的利润,如果仅卖到0.5元一斤,则种植大蒜,净亏本1000多元。

 

农民们为了得到那三四千元的大蒜产量,使用了浑身解数。他们将蒜种与农药一起种下,并覆盖一层塑料膜,使用除草剂控制杂草。这样的环境对于植物来讲,是一种严重的胁迫环境,膜下有害化学物质直接伤害大蒜根系,同时还杀害了土壤很多有益动物与微生物,但大蒜害虫却因产生抗性而越杀越凶。大蒜因长期在逆境下生长,表现出异常生长,很多大蒜仅生长外形,没有实心的鳞茎(当地蒜农称为“胖蒜”)。

 

生长“胖蒜”后,直接影响产量。在以重量算效益的时候,那些看似正常的大蒜如果被蒜贩子们发现,就给以更低的价格。大蒜贩子们将“胖蒜”低价收购却以正常价格卖给蒜茸加工企业去牟利。

 

由于蒜农没有定价权,且盲目种植,家家户户种植大蒜,产品单一,蒜农们又没有销售出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蒜价低落,忍痛去以低于成本价格去销售。在这样的农业经济模式下,有人鼓吹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经济作物,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坑农”作物。

 

“前两年种蒜挣的钱,今年全部又赔进去了”。临沂市某县蒋家庄村民蒋来武痛苦地向笔者抱怨。他们不仅仅白忙活了两年,还搭进去了不少农药化肥农膜,白白污染了自己的土地。

 

稳赚的是大大小小的大蒜贩子们,他们在大蒜丰收的形势面前,不断制造大蒜价格要狂跌的信号,在蒜农们纷纷向他们低价销售产品的时候,狂赚一笔。无论是大蒜价格高,还是价格低,他们总能稳坐钓鱼台,过着鱼肉蒜农、菜农的好日子。

 

分田单干的当今农民,既没有了当年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呵护,更没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那样的农民协会保护,只能什么贵就种什么,什么贱就抛弃什么。去年是苹果、大白菜价低,今年是大蒜挤压,养猪养鸡的血本无归。吃亏的总是农民,只赚不赔的永远是资本是市场。

 

大蒜完了还有土豆,还有西瓜,还有萝卜、白菜、苹果、梨,还有大棚菜,还有蘑菇等等。在农产品严重供大于求的今天,经济作物根本就不经济了。

 

持续低迷的粮食价格,逼迫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如果也不经济了,农民只好任土地撂荒,远走他乡进城去打工,留下偌大的中国让美国人来养活。美国高额补贴该国的农场主,其农产品倾销中国,造成更加严重的“谷贱伤农”。

 

国家为了保障食物数量安全,政策上鼓励农民去种地,而农民为了好的价格,盼望产量下降,盼望价格因少而升值,但勤快的家家户户农民谁都不希望减产,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农产品供大于求,市场不断波动,农民收获一年赔一两年,市场上永远充斥大量廉价的农产品,城里人在餐馆里大量浪费,造成“吃得没有浪费的多的”中国式壮观餐饮现象。

 

一些农业专家打着中国缺粮的旗号,搞一千亿斤粮增产运动,国家为此支付了1000亿元科研经费。殊不知中国目前缺粮可能事实,但缺粮是经济作物挤压粮食作物造成的,是依靠廉价进口美国转基因作物来满足粮食数量安全造成的。大量进口更压制了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所谓的农业科技尤其是转基因育种无关(国家投入的1000亿元经费80%以上用于该项研)。如果国家真要那1000斤粮,每斤粮食里增加1元钱,吸引1000万农民工回到5000万亩耕地上,或还原南方一年两季的作物制度,增产那1000亿斤粮食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建议国家认真看看中国农民被市场盘剥的残酷现实,保护农民种地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保护粮食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价,增加农民抗风险能力。停止对农药、化肥、农膜、甚至种子的补贴,直接将上述补贴费用还给种地的农民。优质农产品不能由市场摆布,那是满足国家稳定基本需求的,是保命产业。而化肥、农药、农膜、种子才是实实在在的附着在农产品身上的商品,可以由种地的农民来选择。

 

 

剥皮“胖蒜”,看起来像蒜,其实仅有皮,是大蒜长期生活在逆境下(农药、化肥、农膜危害)的异常反应。最下图正常大蒜为弘毅生态农场的有机大蒜,有机种植模式下无胖蒜出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693207.html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四年研究发现:中国所有排放的水都是污水
下一篇:弘毅生态农场再为所在村庄安装诱虫灯
收藏 IP: 182.46.41.*| 热度|

10 李学宽 张庆费 陈楷翰 李竞 徐磊 张骥 朱晓刚 王水 王德华 yunm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