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2013-12期读者之声

已有 2699 次阅读 2013-5-12 21:37 |个人分类:栏目:读者之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我国震灾遥感的进步叫好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这次的芦山地震,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和损失。在为灾民捐款、祈福的同时,中国遥感界脚踏实地,在做好遥感的本职工作、为救灾指挥提供图件方面,表现出大踏步进展,是令人鼓舞的。

     首先,反应迅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ADI),在震后1个半小时,就开始实施航空遥感。4月20日13:30,就完成了第一次航飞,以亚米级的空间分辨率覆盖了大部分灾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当天17:00前通过无人机成功获取到芦山县核心灾区太平镇的首批高分辨率(0.16m)航空影像并制作了太平镇的专题图件。交通部于当天拿到了2m全色卫片。

     其次,吃苦耐劳。RADI组织了80余人,连夜工作,到4月21日上午上交了简报和专题图件。交通部也是连夜组织解译制图,也于21日上午出图,测绘局估计应该也是连夜加班苦干。出图以后,也基本上陆续开放了数据共享。

     最后,其他的遥感单位,尤其是在成都及附近的遥感单位,也在积极行动。到4月21日,灾区上空无人机、直升机、和飞艇满天都是。遥感界很多专家也自发组织起来,发挥自己的专长,不为名,不为利,只求为救灾作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精神令人敬佩和称羡。

     但是,不能不提到,我国的震灾遥感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航空遥感来讲,RADI的有关领导,已经注意到数据量太大以致目前网络和卫星中继传输都有问题,只能靠专人乘民航飞机来送。数据处理和判读耗时太长。换言之,航空遥感的高精尖设备还有些不适应抗震救灾“快”的要求。相比之下,无人机和飞艇甚至只需要简单的卡片相机,处理快,不怕摔,但只能近距离、小范围覆盖,这样就非常依赖地面交通。卫片也能达到亚米级的精度,但无论应急变轨或变角度观察,都不是遥感单位能掌控的。总之,希望今后在国家的层面上,跨行业、跨部门统一组织遥感力量,先后有序地发挥航天、航空、低空遥感设备和专门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满足抗震救灾不同时期的需要。

     (注:本人刚从ICU出来不久,遵医嘱卧床静养,文中提及的具体工作和进步

只是我间接了解到的信息,若有不全面和错漏之处,本人文责自负,不代表任何单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李小文

地震应急,我所关注的……

     我是在外出的路上,接到记者电话,才知道李总理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特别发布9条指示了。

     作为一个从2005年开始研究应急管理的学者,我一直对事件发生后的状态更有兴趣,因为所谓风险防控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过于飘渺。风险防控也是基于历史状况的一种反应,而没有什么先知先觉的可能,至少就目前而言是这样。

     在汶川地震后,反思应对,觉得还是资源最重要。而最关键的资源,一是救援必需品(通讯设备、挖掘设备以及救援时必须的其他设备),二是生存必需品(如药品、饮用水、帐篷),三是生活必需品(食品、衣物、被褥等),至于恢复重建(哪怕是快速恢复)的所需,包括心理援助人员,倒是显得不那么紧迫。

     4月22日认真看了新闻,发现必需资源的到位情况还是不够好,帐篷依然在疯抢,其他的物资分发情况还不知道全貌,但是从零星的消息看,也还是欠缺,或者分发没有秩序。   

     汶川地震时发放的帐篷因为太仓促,有甲醛的味道,参与救灾人士因此特别写了报告,这次的帐篷应该没有这个问题了,但是领取过程还是值得改进。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

研究所研究员   陈安

面对地震,更该关注什么?

     面对地震,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地震预测固然不能放松研究,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测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如何做好地震高发地区的防震、抗震以及善后工作。看看遍地倒塌的房屋以及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力、器材等低下的输送能力,我们是不是该更多的反省一下,我们能做到的事情是否做好了?

     学者们应该多讨论如何高效地应对,比如应对的技术,应对的策略;而不该盲目的反智,甚至迷信预报。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刘洋

   蝶恋花——雅安地震

谷雨不待春意来,

     雅安罹震,心伤悲难耐。

新酒又添残酒愁,

旧痛未减再浇油。

警援军驰灾情引,

     隔山隔水,望断安危信。

秉信科技能改天,

愧叹雅安无安雅。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胡昌振

  远山的抚慰(外一首)

                                  上帝给你哭泣的权利,

                                  也给你痛心疾首的面首。

                                  白天的翅膀在八点零二分凋零,

                                  山脉延绵着云的痉挛。

                                  大地发言了,

                                  声音抹去无数鲜活的花朵。

                                  别笑我的诗,

                                  只是一滴散落在花瓣边沿的清露。

                                  不管你在与不在,

                                  我一直站在你的身旁,雅安。

                                  四月满山遍布杜鹃,

                                  哪朵是你的真身?

                                  风送来远山的抚慰,

                                  而你在一片枯叶下泪眼婆娑。

 ——浙江嘉兴市教育文化体育局(文联)

晓弦

(责任编辑   王芷,李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689286.html

上一篇:优化强震应急 防范次生灾害
下一篇:博士生的成功之道(11)
收藏 IP: 123.122.1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