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xs5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lxs518

博文

爱死B!

已有 5847 次阅读 2013-4-29 23:5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爱死B!

            ——从“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死亡很可爱”想开去

《黄帝内经·灵枢》八篇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其后紧接又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从以上两段经文并参考现代医学证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合併焦虑抑郁情绪应激失调,可以整体理解,说的是惊恐、焦虑(负罪感或内疚、羞愧感所致者)太过有伤神气者,神伤继致恐惧事态不断魂牵梦绕地回放(如PTSD的闯入再体验症群)。或/并因悲哀过度而改变中庸个性者(如PTSD的人格解离),导致性格偏激,泪竭欲绝,极端者甚或自戕,一般则变得不精明,处事不妥,呆滞愚苯,行越常轨(如反应性精神病、抑郁情绪应激失调);恐惧事态回放失控者,神气动荡,可致心神不一,忌惮不安,神情耗散(如PTSD的情感麻木-分离、警觉-回避症候群);五志汇损不解,五藏俱伤,并致精神耗竭,形色憔悴,枯槁痿弱。  

                           三,再说为何“爱死”

先生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挣扎着把“无意识”的心灵这种对死亡从恐惧到可爱的变迁“感知”出来了,在心理学上有可能成为精萃。笔者曾收集到一位地震灾中失去女儿天天哭的母亲的形象心言:“说不来的苦,不晓得用语言来形容那种滋味,你们不懂。”就是说这种“‘无意识’的心灵之痛难以言状。”

笔者在2012910日发表“明白!”博文中,以病例事实论证了,“在情绪活动中越是活跃的部位,当情绪应激严重失调必然发生的脑损伤时,其损伤也就越重。所以情绪应激失调重者右脑损伤会更重。现在就不难理解了,越是情绪应激失调严重最需要救治的人,他就越是不明白自已需要帮助。”翔君自戕前写道:“抑郁带走了我”。他清楚地知道自已是被疾病拽着带向死亡,可就是不能“明白自已需要帮助”。包括他的孪生兄长就在屋里,他都不求助,而且坚决回避其兄长的主动关心。左脑的意识“已经知道了”,而右脑的“无意识”就是“不能明白”。这时的患者,往往遇上一根稻草就被压(或被牵向)死亡了!

“无意识”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我们心中不能自知的想念263.。后来生理心理学家经裂脑研究发现:大脑左半球有意识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右半球的心理过程(心灵)是没有意识的,既不能产生言语也不能阅读。但大脑右半球能理解指导语,所以右半球也可能是有意识的,只是它不能告诉(不能陈述)给我们自已而已2.。所以后来就叫做“潜意识”了。

弗洛伊德人性论的另一重要慨念是每个人都有“三重人格”:可怕罪恶的本我;一本正经道学家的超我;自然现实的自我。本我与超我是天生对立争斗,都想控制我们的心灵。自我既不偏爱本我也尊重超我,“君子执中庸而守之”。一般说来,每一个人凡想要自然地生活下去,获得现实的满足,非此莫属,是谓真人:大罪不犯,小错来点;大善不强为,小善做点(力所能及)263.。就是一个“三我”和谐统一的健康人格1.。自杀,在天主教义中是有罪的,在儒教中也是受之父母而不可毁损的,革命概念中至少曾是“自绝于……”“背判了……”等贬义,似难列入超我吧。所以,自戕欲仍应归入本我之列。“人格解体”则潜意识中“三我”的和谐统一被解离,或本我胜出、或超我示弱、或自我不到位,一般都会引起性格转向某些不良的改变。除自戕欲(以“死亡可爱”或类似思想为标志)外,多伴有偏激、固执、易怒或冷漠、疑心重、强加于人、忧心忡忡或独来独往(自我封闭)等。

所述三例自戕欲,都有最衷情之人遇难,两例是在再生愿景不顺之时突然生成,一例在亲人遇难的废墟现场溺思,而突然生成的。可以用中医经典“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以笔者之前述整体理解加以解释。也可用英美澳等国“PTSD治疗指南”中描述的解离症状群及其生成机制解释。在经历创伤性事件时或之后,当事人可出现解离症状中的某些部分:1)情感麻木、分离;2)对环境“迷迷糊糊”;3)不真实感;4)人格解体(此人格非道德评判概念,其主要表现就是性格改变);5)分离性遗忘。这是因为在经历突入其来的严重心理创伤事件时,先占情绪或解离性过程会干扰大脑信息处理,并使得创伤性经历与正常记忆网络分离,而以一种未经处理的方式储存259.。自戕欲生成后,美国侨报:《北川灾区官员自杀带来的启示》警告:“心灵的太阳一旦陨落,很难再升起。”所以,一般的“心理抚慰”,恐怕难以奏效,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入其来的“一根稻草”致其急转弯而彻底崩溃,正所谓“哀莫大于心(灵)死”。从而流畅地、“很专业”地“幸福去”了。另有一现象值得重视,自我封闭的情结或行为的反复出现,是这种病态心理发展的先兆。

从所述三例看,PTSD的三联核心症群:闯入再体验症群,麻木-分离症群,警觉-回避症群的表现不夠或不一定完整(也可能有症状发现困难等因素,只翔君有较多记录)。故并非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因自戕的危险性可能随时威胁着其生命,而且既然已有解离症状表现出心灵的理性紊乱,系统症候本来又可长时期以后才迟发,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展到症状补充齐全的可能,仍应当列入PTSD。曾有将没有诊断为患抑郁症,但是持续于接近状态者,称之为“耗散抑郁症”267.。建议暂将本文之类称为“耗散PTSD。(耗散结构是个物理学概念,指不平衡、不稳定、混乱无序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

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能夠转变为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以便于积极防止病情发展和治愈疾病。

   在灾区,对于凡有近亲受灾死亡,又本人愿景不顺,牵挂已有可托付,并出现了性格改变、自戕欲流露者,均应立即停止工作、亲人倍伴、列入专业的重点防治对象。

                          四,“爱死”的防治

爱死”的防治也就是“怵惕”系列证候的防治或PTSD合併焦虑抑郁情绪应激失调的防治。

“怵惕”系列证候的中医心理防治:

⒈ 移精变气法:《素问·移精变气论》曰,“邪不能深入也……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即对较轻的情志病证,可以通过祝由,即祝说发病原由,转移患者的精神,而达致调整病人气机,防制病情发展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贼风》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又《素问·五脏别论》曰,“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即在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充分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又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以取得患者信任之医者,才能夠进行祝由。祝由,“移易其精神,改变其情性,调整其气机”以达致防制病情发展和治愈疾病,亦即现代所称心理疗法。而患者不愿接受或不依从的心理疗法,是没有功效的。

⒉ 情志相胜法:《内经》载有情志相胜以偏纠偏的防治疾病机理与方法,即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和“惊者平之”。如范进中举突然“喜乐无极,魄伤则狂,意不存人”之“失心疯”,以其平时最惧岳丈之一猛摑而愈,乃为“恐胜喜”也。运用情志相胜法时,必须注意剌激强度,不论是突然强剌激,还是持续强化剌激,都应既有超过、压倒致病情志的强度,又不能超出病人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

 ⒊ 劝慰开导法:《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人的真情性没有爱死恶生者,“告之以败”,指出疾病的危害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与医生配合,及时得当地治疗,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导之以其所便”,告诉病人正确的调养;“开之以其所苦”,解除病人消极的心理状态,克服内心的苦闷、焦虑与紧张。虽然心陷非理性之患者,在医者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准确掌握其心理活动,通过说服、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实例、明之以方法,哪有听不进去的人呢!

⒋ 暗示疗法:《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自乱”。这是《内经》运用暗示疗法的典型例子,前述祝由移精变气之法也含有暗示之理。

⒌ 顺情从欲法:《灵枢·师传》曰,“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这是“顺情从欲”之法,即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心身需要。只要欲望合理合法、客观条件允许,则应尽力满足,或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证等。

⒍ 导引吐纳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和于术数”等。相当于当今称之“气功”,即通过静心调神,结合调整呼吸,进而达到调身之目的。

㈡ PTSD合併焦虑抑郁情绪应激失调的心理治疗1.259.

英国对PTSD进行了52项心理治疗研究,包括CBTEMDR应激策略集体CBT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催眠等研究结果提示:1)必须个体施行和用个性化的具体内容; 2) 研究确认只有以下三种方法结合的效果较好,创伤针对性认知行为治疗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实体暴露眼动脱敏治疗(EMDR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可作为成人PTSD的首选治疗方法。经证实其不仅对PTSD症状有效,对于合并的焦虑、抑郁也有良好效果,并且多维度的改善生活质量SMDs0.761.20)。CBTEMDR有两个共同关键元素,即暴露于创伤以及对创伤的认知评价或阐述259.。要做好这些,施治者必须事先熟練掌握心理生理与病理生理的新的基本理论,指导施治减少盲目性;311项心理干预、教育、关心、针对性咨询和心理报告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防制病情发展以减少PTSD诊断率方面,未显示出临床价值。“指南”云,“取代之,应鼓励专业人士采取一种‘观察中等待(watchful waiting)’姿态”。显示出窘境,竞然如此悲观无奈耶!

对已诊断PTSD合併焦虑抑郁的病例,澳国“指南”更强调使用EMDR治疗时应合并实体暴露,并将其作为CBT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创伤针对性认知行为治疗(CBT):

靶点:暴露于创伤情境后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后遗症。

疗程:进行812个治疗单元,每单元90分钟。

   ⑶ 认知疗法:

① 认知的概念:是个体依据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对包括自已在内的具体的人、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它又可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个体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方式。

② 认知治疗:是着重分析患者活生生的思想,找出错误的思维方式、歪曲的认知,并对其加以纠正。以帮助个体澄清、挑战并改正对于创伤性体验的偏倚、曲解的观念或回忆。矫正其继发的适应不良或对自

我及环境的无益观念。

Ⅰ 目标:发现错误的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并从而加以纠正。而非改变患者的人格。

Ⅱ 途径:心理评估基础上,因势利导地用积极事例调动患者潜在解决问题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

       客观化:关键是要设法使患者学会客观化地看问题。

       策略:

联盟:介绍疗法疗程、目标、密切合作的要求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使患者有基本认识与把握。心理治疗开始前必须建立初步治疗性医患联盟。并尽可能的将家庭成员纳入评估教育和治疗过程中。

        讲解:通俗讲解常见的错误认知种类和具体的意思、最新进展、预后和应对、社会支持、情绪状态等,及其对心身的影响与机理,以及应对的技能。

         四栏表格:家庭作业寻找错误认知,由患者随时记录自已头脑里的想法:a. 时间;b. 头脑里的具体想法;c. 当时的情绪反应及强度;d. 头脑里这些想法的错误之处。坚持亲自精准作业,d.栏开始时需要施治者帮助,但应尽早鼓励患者自已完成,施治者及时斧正。

         认知重建:引导患者提出与错误认知相对应的正确想法,不怕反复地努力改善患者的情绪。

         言语重构:即用积极语言代替消极语言而不改变说话的内容目的。如对一位得不到配偶足夠关心的患者说“您需要他更多的更好的关心”就比“他不关心你”的情绪效果好得多。

         角色转换:多站在患者位置上考虑患者的感受。

   向下比较:与比当事者情况更糟的患者比较,使当事者更现实更积极地评价自已的病情。

暴露疗法:

     原理:习惯化,即如果个体能持久地接触唤起症状的应激源(见情绪应激失调的病理生理[二]),则症状必然弱化。

② 时程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治疗90分钟为一个单元。

想象暴露:想象创伤性体验。

④ 实体暴露:将当事者所回避的或所欲恋的的创伤相关性负情境(应激源)“拿来”,迅速呈现给当事者,并坚持到他对这种刺激习以为常的地步为止。

重复眼动脱敏疗法(EMDR):

   ⑴ 原理:个体经历创伤事件时,先占情绪或解离性过程会干扰大脑信息处理,并使得创伤性经历与正常记忆网络分离,而以一种未经处理的方式储存(见情绪应激失调的病理生理[四])。EMDR可能通过导出双重注意使得创伤性回忆过程回归正常记忆网络。

   方法:要求当事者随同施治者手指的移动来回转动眼球,同时集中注意力体验实体暴露的创伤相关性意象消极思想和身体感觉,持续2030秒以上,重复进行多次。完成治疗单元与疗程计划。

社会及时的有效支持:

先生的结束语表述3点“不会死”,是很到位的,笔者这样归纳:1)对衷情活人有没处托咐的牵挂;2)保持对未来美好的愿景;3)打破自闭,保持现实不烦闷。这需要亲人、同事、朋友或领导适时发现个性化的措施对路及时到位。就能拉着自戕欲者“不会死”。飞、翔二君不就缺了这3点。此外,必须

使当事人明白自已需要帮助、是会好起来的、回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当事人在有症状和不太自信期间,应当避免做出人生的重大决定,不要处理棘手的问题。

“怵惕”系列证候的中药防治:《素问·移精变气论》曰,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者,“祝由不能已也”。累遭频繁侵袭或明显器质损伤者,单独祝由已不能胜任。用药物阻断恶性循环、修复病损、谐调气机是完全必要的,临床所见还能提高祝由的效果。服用《谐心丹》以谐心神、安五藏、御精神。用于惊恐、焦虑(愧疚之)而神伤致恐惧事态反复闪回,或/并七情太过致性格改变,偏激欲绝,闭闷抑郁,心烦意乱,处事不妥,近事遗忘,忌惮不安,神情散失,虚弱憔悴等;或祝由术中助其调神,助矫其神识紊乱。笔者临床运用所见,3天后即可见其是否有效,2周显著缓解。

㈣ PTSD合併焦虑抑郁情绪应激失调的现代药物治疗:英美澳国家“指南”259.对此病药物治疗(不应作为一线方案)“建议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首选”并“不认为任何一种SSRIs效果优于同类其他药物”;“都有副作用风险”;英、澳“均未能确认药物治疗ASD(相当于反应性精神病)有效,因此,不推荐药物作为ASD的早期干预方法”;12周可见是否有效,有效则至少持续用药12个月后才考虑撤药。用艾司西酞普兰(被认为是最好的SSRIs药物),汇总分析232.有效率为56%57%、缓解率37%46%美、法17500例抗抑郁8周安全监查报告,常见不良反应依次为恶心4.6%、头痛3.4%、勃起障碍2.5%、睡眠障碍2.4%、腹泻2.3%、思睡2.3%,所致治疗中断率为8.7%(剂量20mg/d10mg/d的中断率高出1.5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1.2%1例服药第2天抑郁症状恶化自杀死亡

   亦可观察米氮平15~45mg/d之临床疗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6024-685209.html

上一篇:爱死A!
下一篇:“再生”!
收藏 IP: 58.251.110.*| 热度|

3 曹聪 刘全慧 qqlist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31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