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gg

博文

在总结中不断成长

已有 2824 次阅读 2013-4-15 04:59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总结

在总结中不断成长

——《成绩是总结出来的》读后感

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工作的工作,读研的读研,出国的出国,各奔东西。一年后,我们几个在同一城市打拼的同学小聚了一下,谈到各自一年的经历,一个上班的同学突然说到,我现在最烦每天写小结,每月写总结了!经理又天天盯着这破玩意,我真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用?正好那时我的研究生正处于开题的阶段,导师要求我对这一年所读的文献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回顾,写出一个综述性的材料来,字数还不能少于若干字,为此,我也正烦恼着!总结有啥用?不论是工作还是读研的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发出这个疑问……

总结是用来出成绩的!解放军中有句著名的军中俚语:成绩是总结出来的![引自《成绩是总结出来的》(张建华/张丽,2000年,北京出版社)]

初看此书,很多80后的读者可能有些不习惯,考虑到作者有过从军多年的背景,整本书中大篇幅的采用类似口号性的语句,给读者眼前展现出一种过于亢奋的文字环境,而具体实用操作性、方法性的内容又偏少,不过作者自述他从普通一兵干起,坚持每天记工作笔记和个人小结,反思个人得失,最后成为管理专家!专家不专家我不在乎,如今专家是个滥大街的名词,我佩服的是他的毅力,即使每天只记下寥寥数笔,但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确实不简单!

既然开卷了,本书总还有点干货:

1)少向成功者学习,多向失败者求教

这一点我现在颇为赞同!现在媒体上的水分太多,当所谓的成功学卷席整个神州时,明眼人就能看出很多成功者的成功往往被无限放大甚至扭曲!当你尝试路径依赖一把,走他曾经走的路,却悲哀地发现那是一条死胡同,他在一旁窃笑:二了吧!那是因为我没告诉你当年我这么干成了,还有如此如此等不能摆在桌面上的因素……

无独有偶,不光咱们中国人这样,就是一衣带水的鬼子们也这样!日本著名的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先生在《OFF学:会玩,才会成功》一书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他爱阅读历史小说,以主人公为选择标准,会倾向于失败者和非主流人士的故事,因为那样比较具有启发性与参考价值!单纯阅读胜利者和成功人物的相关故事,会让人产生“我也要努力”的感觉,可是这种兴奋之情往往是短暂的。长久下来,对自身实质帮助不大!换句话说,这种精神鸡血偶尔打打也就罢了,长期服用,请注意H7N9禽流感!

2)不但对结果总结,也要在过程中及时总结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这社会,实用主义者还是大多数,本猪头哥也不例外!关注事情的结果远大于事情的过程,只要我最终把事情给办成了,您就别管我咋办的行不?都说鸡蛋好吃,您干嘛非要弄明白鸡蛋是咋生的呢?

拜托,在过程中及时总结能够不断调整实施计划,而且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反思,更容易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未来的工作才更具指导意义。泛泛而记,不及时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成绩,空有一个结果难保下次就还能行。

3)每日工作或生活做一小结

这才是本书最大的干货,字数不要多,管够就行!针对本文的读者大多数是跟科研打交道的,猪头哥在解放军叔叔的基础上变形出以下模板:

一天工作总结

一、今天的主要工作:

工作1

工作2

工作3

工作4

二、今天的收获:

三、今天的失败教训或反思:

        每天的总结,字数不在多,在于真实和坚持!

最后说一句作为本文总结:如果你今天什么都不想做,也不会做,那么请先把工作笔记做好也行!不管是实验记录还是科研心得,甚至阅读文献的感受也好。总不能最后写着——本日游戏半天,上网小半天,最后只剩发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49091-680230.html

上一篇:有时候温柔的安慰才是穿肠毒药
下一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研究专题
收藏 IP: 60.55.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