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一号提案”如何才能落地?

已有 3470 次阅读 2013-3-4 09: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ffice, style, namespace, xml, justify

郑风田:“一号提案”如何才能落地?

 

今年两会的“一号提案”是九三学社中央所提的“绿色农业”,该提案认为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生产能源利用低,污染日趋严重,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大城市、工矿区周边情况更为严重,对水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应该发展绿色农业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每年围绕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都会引发诸多讨论。

三十多年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源头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农业生产的源头污染这几年被持续关注,因为土壤、水等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食品生产的质量。比如历时两年多, 动员57万人、普查近600万个污染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已成为水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农业污染源是化学需氧量的最大贡献者,排放量占四成以上。农业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此次的普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污染一直都是与工业密切相关的。

农业环境污染的代价是惨重的,不仅已经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还将在长期影响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到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近十多年来,全国百姓的最大需求是如何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而各种反复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已让从消费者成了惊弓之鸟。如何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百姓能够“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才能让消费者与农民实现共赢。

我国正从温饱向小康转变,而相对应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也必须进行转变,从过去追求数量安全到追求质量安全。中国目前已有一半多人口在城市生活,大部分居民早就不满足于吃饱,他们希望能够吃好,吃得安全健康。相比前几年,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以后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如何才能促进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呢?以滥施化肥为例,应该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是应对化肥农药的每亩施用数量进行严格的数量限制。

虽然中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20%农药。 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每平方公里40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的安全上限。自1981年至2008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25亿吨增长至5.29亿吨,增长约六成;氮肥消费量却从1118万吨增加到3292万吨,增长了近2倍。过量使用的化肥作物吸引不完,会渗入到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入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氮和磷也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欧洲的许多国家,规定不能直接向土壤中施用化肥,必须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包衣,量身定做,以防止过量的化肥吸收不完会污染地下水,但我国却缺乏相关的政策约束,未来我国应该制定每亩化肥施用的限量标准,防止过量的滥用化肥农药。

其二是加强土壤、水等普查信息的公开。我国土壤究竟污染状态究竟如何?如何让农民知道自己所耕种的氮磷钾含量?只有进行信息公开,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如果继续捂盖子,则会越捂严重,危害也越大。

其三是加强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我国农民虽然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并不知道所耕种土壤的具体营养情况,缺乏科学的营养配方施肥知识与习惯,单纯靠追施化肥获得产量的思想误区严重,由此导致过量施肥污染严重,浪费也很严重。应该通过配方施肥,测定作物生长需要多少就施用多少,这样就能够尽量减少土壤与地下水的氮磷污染。

其四是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与对农民的培训。目前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家小作坊,单纯的监管成本巨大,应该把监管前移,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因为个别农户用药不合理问题,更多情况下还是缺乏科学常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2013年全国两会专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007-666919.html

上一篇:郑风田:家庭农场适合在在什么地区发展?
下一篇:郑风田:华西村为何惹来那么大争议?
收藏 IP: 61.149.1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