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一封信

已有 2989 次阅读 2013-2-16 21:45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杨文祥, 资源管理, 学术遗产, 信息资源, 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之光(68):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一封信

 

杨文祥

 

题记:这是今天早上写给女儿的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一封信。考虑到这封信的内容也许对那些有志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青年朋友具有某些参考价值,因此发布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女儿:

       关于我的研究成果的整理,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最后的决定要看今后你们二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方向的发展与调整情况如何。尤其是小弟的研究方向必须与我的研究具有某种契合才可以。

 

      学术遗产是一种精神遗产。精神遗产与物质遗产具有本质的不同,不能像物质遗产那样任何人都可以无条件地拿过来利用。

 

这就是说,精神遗产的继承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一条件还十分苛刻。

 

这样,关于精神遗产的继承问题,就不能仅仅从个人的情感因素和主观愿望出发,必须考虑继承人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内在素质结构。

 

另外,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均须以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为其现实基础和实践前提

 

这样,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对继承者内在素质结构的要求就必然比任何学科的学术遗产的继承条件都要更为严格——必须从技术和方法层次,上升到对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科学与学术素养的层次,上升到信息文明时代的文明素养的高度上来要求。

 

      具体说,继承者的素质结构仅仅学术条件合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简单的学术层面,上升到以信息文化价值观为内核的具有信息文明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的信息文明素养,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我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思想精髓

 

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在学术和理论上真正继承我的学术思想。通过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在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之下,最后才能够落实到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实践层面。否则,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空谈和口号上,不会在社会实践上充分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效果。

 

      简言之,信息资源科学管理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的整体文明素质从工业文明高度走向信息文明高度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研究人员,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就必然,同时也必须站在人类社会信息文明建设的前列,成为信息文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时代精英。

 

       根据上述标准,你们要继承我的学术思想遗产,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在我所接触到的你们这一代青年学者之中,你已经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佼佼者。这样,如果你不能够有效继承这一学术遗产的话,我的学术思想就将在尚未被人类社会所真正理解和准确、全面接受的情况之下,就过早地成为绝学,只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之后,由后世的学术考古专业的专家们来发掘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曾出现过的稍纵即逝的学术思想之光


                                                                                       

2013-2-1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662372.html

上一篇:温故知新:东北故乡行琐记 (文学游记)
下一篇:往事回眸:新年的钟声 (专业教学版)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3 陈冬生 李伟钢 袁圳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