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对一篇有关制度文章拒稿意见的意见 精选

已有 5690 次阅读 2013-1-24 13:50 |个人分类:交叉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影响

 专家意见:论文的第一部分认为应将制度的基础归到心理生理层次上去,这是不恰当的。诺斯最近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探讨过影响制度变迁的更深层次的因素——信念、认知、意识等,他并未提出制度是由这些更基底的东西决定的,只是说,正如缓慢变迁着的非正式制度影响着正式制度的变迁一样,更缓慢变迁着的信念、认知、意识等影响着制度的变迁。这各层面的确是相对隔离的。制度主要的不是由心理生理的因素决定的人的创造性在制度的生成与演化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这种创造性特别是创新出的新事物无疑不可由心理或生理的因素简单地回答关于这一点,作者可以借鉴一下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批判文化的地理决定论时的思路

 个人意见:(如诺斯说的,影响制度变迁的因子——信念、认知以及意识,实际上更是悬乎,这些比起生理和心理更加难以捉摸,因为后者通过现代科学实验都可以测量,如生理测试和真人现场试验,前者很难转为可以观察的量;虽然梁先生批判“文化的地理决定论”,但并不影响文化地理决定论这一理论的存在性,并且这一理论是主流的理论)

 

 专家意见:论文第二部分以地貌和河谷发育为类比叙说制度的变迁,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的研究应是首先说服主流经济学者,这就应主导采取这些学者认为可信的权威述事、逻辑述事方法将类比叙事保留在启发思维的方面,否则只会使人认为是作者想当然提出的一些东西。

 个人意见:(如果制度经济学业已形成一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并且很是完整,那么逻辑叙事应该占据主导,但没一制度经济学家可以像1900世纪的物理学家开尔文说“物理学大厦已经建立,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物理学向小数点后面再推进几位,即物理学现在缺的是精确化,而不缺理论”,但是上帝总是爱开玩笑,几年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就空投下来。我想说的是,现在制度经济学的过度强调精确化的发展,反而会制约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因为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

 

  专家意见:第二、三节有两个比喻,对理解制度的意义不大,作者至少应举一些与文中那些数理判定式相对应的例子,说明一下以比喻去理解制度是合适的、简洁的,而不是把理解弄复杂,弄虚。论文第四部分也存在与些相类似的问题。比喻的确是个好办法,但不是你提出一种比喻,我们就应接受由这些比喻得到的结论,作者有责任给出相关的论证或说明。另外,作者也应尽量避免生硬的语言和悬虚的新词,详细说明数理表达式中各的含义,并删除导言与结语中那些与主题无关的过多论述。

       个人意见:(我在读老师的“演化经济学”文献的时,里面有很多让非演化经济学,甚至主流经济学匪夷所思的东西,什么“遗传”,什么“变异”,什么“搜索”;当然对于我这个了解点生物学的读者来说,并非难事;如果换做其他主流经济学,如马克思主义学者或者新古典经济学大多学者,也会认为这些是生硬的语言和玄虚的新词;但是黄凯南老师是演化经济学的著名学者,并且其背后有一个很大学派在支撑,所以这些新词就成为了创新,而非玄虚(当时主要因为篇幅问题,没过多陈述数理含义;并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主要立意是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对于导言和结束语部分,主要为了,让读者明白这篇文章的意义,为什么提出这些想法,这样提也是可行的)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6786-656104.html

上一篇:散思
下一篇:农村金融制度有效性的条件
收藏 IP: 210.26.51.*| 热度|

4 张鹏举 刘桂秋 陈冬生 吉宗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