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试论三段解决三信迷失办法-2 精选

已有 3908 次阅读 2007-8-27 15:04 |个人分类:入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目前的引导方法存在误区

我们“假定”这个“三信危机”问题是成立的。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的主流媒体有意识的在尝试建立新道德观。但是目前的引导方法存在极大的误区,甚至可以说,有些方法是根本错误的,体现出认识观、宣传观、思想观在新社会环境下的落后。

有一天碰巧看新闻联播(我平时是不看新闻联播的,原因嘛,呵呵,看3次以后的内容基本都可以背出来了),其中讲了一个妇女主任,几十年帮助一个精神病患者的事例,并大加褒扬。

该妇女主任的行为和人品自然应当褒扬,但这件事背后有两个问题没有被注意到:

1、              对精神病人的帮助和管理,责任应该是全社会而不是在个人身上,每一个高尚的人的背后,总能看到全社会的不作为。当这个人品高尚的妇女主任几十年如一日的供养此病人时,整个社会福利机制在做什么呢?不能把社会责任,强加于个人身上!而出了这样的事例之后,对个人的高尚行为自然可以褒扬,但首先应该拷问的,是社会的失职!

2、              褒扬个人先进事例,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要注意到,多数人,是平凡或平庸,自利或自私的。比如这个奉献了几十年的妇女主任,她身边的其他人们,又在做什么呢?难道,他们不认为她的付出是高尚的吗?他们为何从未施以援手呢?树立典型榜样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人的特点了!

在新中国革命时期,这样的方法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能够参与革命事业的同志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为万民和国家奉献的精神。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或者根本不会加入这个队伍,或者做了可耻的叛徒。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先进的褒扬,能够激励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从而取得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也就树立起了统一的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然而,在新经济形势下,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分化。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人都是自利的,无论是从人格理论、管理学理论还是生活实践,我们都不难得出,大部分人只愿意维持自己的小家庭的利益,而如果外部奉献没有风险(比如向灾区捐款捐物),不需要特别多的付出时,他们也会愿意参与,但前提是他们自身的利益得到了确实的保障。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是也。

在这样的状况下,榜样的作用微乎其微。人们认可这些优秀而高尚的人们的行为,但自己不会去做。事实上,雷锋精神宣传了几十年,社会中也确实涌现了不少新雷锋,但是,社会状况和社会本质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改观。雷锋们的高尚行为淹没在蝇营狗苟中。

忽略了人的基本特点,就会南辕北辙。

目前的宣传观,还停留在“心理暗示”、“榜样”和“课堂教育”层面。

所谓“心理暗示”是,一个人在接到不间断的高强度外界刺激时,倾向于表现出和外界刺激类似的行为反应。比如,张三原本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老师天天说他笨,同学也天天说他笨,半年后的智商测试发现,张三的智商下降了!广告起作用的基本原理就是心理暗示,你每天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飘柔洗发水的广告,日子一久就会觉得飘柔好了。而目前我们采取的新道德建立的方式,也是采取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在不涉及人的本源时,是可以起作用的。就洗发水而言,飘柔也好,别的品牌也好,都是洗发水,广告多的自然容易被人接受,但是道德观则不是如此了。当一个人发现天天宣传的道德观和自己的实际利益并不符合的时候,你说他会怎么做?信仰和信任的迷失,同错误的宣传观有莫大干系!岂有一言可兴邦乎!

“榜样”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前面已经阐述清楚。

而“课堂教育”则指动辄开会传达,其实,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开会。如果开会确能树立新道德观的话,那中国一定是世界上道德最好的国家。这里不过多阐述。

但是应当注意到,奖励奉献也不是好办法。如果国家对高尚行为提供巨奖,就会有伪诈出现,很多人会为了巨奖,合伙起来伪装高尚,以骗取利益。大道不死,大盗不止

那么,宣传也不是,不宣传也不是,到底要怎么做嘛!

改奉献观为双赢观!

社会关系,说到底是社会中甲和乙二个人之间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不应当是零和博弈,而应当也可以是双赢!

经济关系又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人愿意,在经济关系中,处于弱势和被欺诈的一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宣传高尚观和奉献观,与人性严重不符。

新经济形势下的新道德,应该是平等、公正、透明、合作、双赢、权利和义务对等,应该鼓励多劳多得;应该鼓励运用知识和智慧获得个人收益;应当鼓励个人发现社会问题后,由社会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仅凭一己之力解决社会问题;

只有当新的经济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才会出现新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只有新的社会关系出现之后,才会出现新的社会思想;否则就只能寄望于出现天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制变革、思想引导、学术自由、技术创新,互相整合,才可能真正出现新的信仰和价值观,才会改变目前经济关系中不合理,不平等,不和谐的地方。

这里其实已经说得远了,无论如何,第二步要做的,是改变不合时宜的引导方法,要从认识观和方法论上改变。而改变的根本,是要充分认识到人性中本原的部分,这些本原既不会因为文化消失,也不会因为时代消失,只有如大禹治水般,正确的疏导,不视之为洪水猛兽,才有可能建立起正确的机制,来确保顺应这些人性的同时,整个社会按照有序的模式运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6543.html

上一篇:我只能让你看见星斗
下一篇:月近中秋分外圆,只是霓虹无限明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