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央金的舒服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q 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博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梦萦魂牵的高原

已有 7346 次阅读 2012-12-28 15:24 |个人分类:舒服轩|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color

谨以此文低调PK苏德辰博主的家乡(房山?北京?皇城根?搞不太清楚),以证明相机、技术、后处理神马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只是一点:景色好!哈哈,希望苏德辰博主原谅我的年少轻狂,不要HOLD不住了!

 

    今天我哥(亲哥)发来信息,今晚吃蒜,借盘手抓肉!(*^__^*) ……一下笑的没劲了,太没节操了~~

     没有在高原生活过的人是不懂的,飘香的奶茶,手抓羊肉,糌粑,青稞酒。。。意味着什么的。(其实我也不懂的)

     请你一定用心地去听听这首代青塔娜的“青海湖”,也许,你就会懂了......

如果打不开,可以用此链接地址: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0NjA3MjY0/v.swf

 或者土豆网上的视频比较流畅,http://www.tudou.com/listplay/3GRrI8w3euQ/JHKc39lPCsk.html?resourceId=0_06_02_99?fr=2&referrer=http%3A%2F%2Fwww.cfjkshbdw.com%2Fshow%2F32%2F93249.html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0NjA3MjY0/v.swf[/flash]

 

 

 

    我的故乡,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县。湛蓝的天空,悄悄飘过的云朵,翱翔的雄鹰,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厚重的蒙古包,健壮的马匹牛羊,洁白的哈达......难忘的那达慕大会,特有的民族风情:热情的民族歌舞表演、博克(摔跤)、赛马、射箭,粗犷豪放的马背上的民族,长袍腰带、高腰靴子,在历史长河中不曾褪色的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

     草原之辽阔,天空之纯净,生存之坚毅,已完全地融入了我纯粹的个性,体魄,思想,人生.....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即青海省西北部,为高原型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一个。介于E 90°16′~99°16′、N 35°00′~39°20′之间,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Km,面积257768Km2。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东邻日月山,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形成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不仅是盐的世界,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三大盐湖,都分布于此,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岩羊、棕熊等,还有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鼠兔等特有的植物种类有白刺、柴达木枸杞、锁阳、沙拐枣属植物等;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蒙古族、藏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由于地处边远,面积广袤,人类活动较少,是发展绿色和无公害农业的最佳地区。

   

 

 

 

 

 

金雕

 

 

 

 

旱獭

 

藏野驴

 
     

 

 

 

鹿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中温带极干旱气候,降水极少,空气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mm递减到西北部的15mm,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年日照时数有2900-3200 h。

 

 

 


 

 

 

白刺果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__^*) 嘻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0428-647238.html

上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青藏高原散记
下一篇:一生至少为了一场江南烟雨而忘了自己
收藏 IP: 210.75.249.*| 热度|

81 蔣勁松 陆俊茜 苏德辰 刘洋 曹聪 武夷山 王芳 陈湘明 张鹏举 蒋德明 李土荣 陈桂华 赵斌 木士春 徐满才 陈建平 王春艳 曹裕波 鲍海飞 卫军英 刘立 庄世宇 徐大彬 杨正瓴 边一 陈小润 陈冬生 李伟钢 毕海胜 吴飞鹏 喻海良 陈永金 傅云义 张玉秀 徐长庆 李天成 李学宽 徐磊磊 刘明颖 姜虹 雷栗 武京治 张树风 龚鹏飞 李宇斌 饶海 陈安 孟津 贾伟 杨洪强 韦玉程 马磊 朱晓刚 覃开蓉 朱艳芳 徐耀 任胜利 丛远新 杨建超 王号 钟炳 何士刚 陈沐 刘军胜 张叔勇 叶剑 张士宏 姜永进 余昕 许培扬 anran123 ddsers zzjtcm geminigxl bridgeneer ahmen Linjd wgq3867 crossludo biofans monkey196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