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duu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terduus

博文

关于网络分析可视化制图的看法。

已有 13150 次阅读 2012-12-25 21:38 |个人分类:网络分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可视化, 社会网络分析, 科研思维, 网络分析技术, 科研假说


最近有些期刊送关于网络分析的稿件来审,其中不乏制作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在视觉上的确赏心悦目,或者说,对一个不太熟悉此类技术的审稿人来说,会惊叹于这种网络图的美学效果。但是,对这些图的审稿结果,往往是一个结论:没有意义。为什么如此呢?这要从制图的目的谈起。

科学论文的写作,要从一个基本问题开始,这个基本问题,可以是常识间的冲突,也可以是现象与逻辑的差异,也可以是理论之间的张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必须要有一个问题。如果哪个研究做完了之后,问研究者说你觉得最初是什么问题导致你开始要研究这个的?结果研究者回答不出来,那如果真的这个研究做出结果来了,那或许只能说明,这个研究者真的是牛顿那样的“海边捡贝壳”而且捡到了有意思的贝壳的牛人。

当科学论文中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明确的基本假设,然后按照思路来解决问题,证明或推翻假设。那么论文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那么,负责搭建这个框架,或者作为论证依据的最基本骨架结构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论文中的图表。每张图表,都提供了一个浓缩的论点,所有的论点联合起来,就是对整个基本问题的一个回答。

从以上讨论可以知道,论文中的图表,不是为了好看而画出来的。只有当它有充分的意义时,对它进行美化和清晰化的工作才显得有价值。但是,有很多刚接触复杂网络可视化技术的朋友,会追求绘图的美感而不能自拔,在投稿的论文中充斥了经过精美处理的图片,却惟独忘记了这张图要说明什么。

本人在审稿或自己写论文时,通常的做法就是先看Introduction,然后把每张图表都看一下,对每张图表所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归纳出来,然后把所有图表的内容都放到一起,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最终来看作者的论证是不是按照这个结论的线索来进行的。当然,也会有碰到国内有些期刊有奇怪的要求,比如此前有某期刊收稿我的论文,当时说要提供一张复杂网络的示意图,结果拿去一张图占了半个版面,其图片处理之丑陋,简直惨不忍睹。所以,在这里写这个小分享,不是说不要图片之美,而是要在有意义的基础上追求图片之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92243-646383.html

上一篇:关于网络分析技术应用的一点建议。
下一篇:学习和应用社会网络分析,为什么要选用Pajek
收藏 IP: 114.219.244.*| 热度|

4 许培扬 曹聪 李伟钢 李小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