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便时刻准备着灵感的到来,随时受到启发。大多数科技突破都依赖于领悟出事物之间前所未知的某种相似或联系。要达到那一步,先得把很多东西搞清,这么想过以后,好久不会忘,容易受启发。甚至根本不是科技或工程上的东西,看古书或故事都可能受到启发,其中的关系很难说,一种联想似的东西就来了。著名学者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为人称道,确实不错。他的学生吴小如向他取经。他回答说:“至少你必须把所要注的那个作品熟读。然后你只要遇到有关材料,立即会想到那篇作品,从而可以随时随地加以搜集,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对此,我也深有体会。他的学问,跟我们的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方法是相通的。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Linus Pauling)说:我无时无处不在想问题:在床上、散步、旅行……即使毫无进展,我仍然时不时去想想,特别是夜里入睡前。(I think about a problem all the time wherever I am: in bed, going for a walk, traveling…If I wasn’t getting anywhere I’d still think about it from time to time, especially at night waiting to sleep.)
重要难题的解决多半靠启发得到。问题不在脑中,就可能错过发现这种联系或相似的机会,也就是灵感。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灵感’不过是作者在下意识中长久酝酿而突然爆发到意识里,这种突然爆发却有赖于事出有因而人尚不知其因的偶然机缘。”庞加莱更进一步,强调潜意识的作用。他认为高强度工作后,即使不去想这个问题,潜意识还在思考它。他打比方说,思想的基本元素就像伊壁鸠鲁的观念原子,思维静止时,这些带钩的原子静止不动地挂在墙上。大脑的高强度工作大幅度地激发、推动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原子。有意识的工作过后,它们还在那儿荡来荡去,产生各种组合,一旦有好组合,就跳到意识层面上。我高强度地思考一个问题一段时间后,想要放下,常常是欲罢不能,它又不自觉地回来了。我想,这说明潜意识还在想它。如果你没有这种经历,说明你思考的强度不够。有时,好想法确实是突然自己冒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启发。人人都有这个经历:有时绞尽脑汁,还是记不起某人的名字,但过不了多久,它却自动跳出来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我说,晚上想,睡觉时让大脑自己组合吧。水平越高、直觉越强、美感越佳,它就会筛选得越好,跳出来的东西越可能对。不过,我隐隐约约有些担心,这样有目的地引导梦境,是否会影响梦境的丰富性,从而有损创造力。前一段时间好莱坞有部电影《Inception》,被译为《盗梦空间》,就是说有意设计和操控梦境,以达到目的。有心理学家说,这与催眠一样是完全合理可行的,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这与我所知道的对梦境的研究结果冲突。比如,《The Mind at Night》(《夜间思维》)就是这方面的一本好书。不过,译文的水平挺有限。
著名科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把解决问题分成三个阶段:饱和、孕育、顿悟。庞加莱认为分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或整理)。数学家阿达玛的《An essay on 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对此有详尽的描述。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威沃勒斯(Graham Wallas)也有深入的探讨。我读博士期间,面对一个难题,几个月毫无进展。有一天,导师给了一个想法,得意地说是在淋浴时想到的。人们会有感触,他这么用功,洗澡时还想问题。其实,他肯定不是老想这个问题,很可能那个想法突然冒出来,因为这个问题是他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