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artuser 非虚构写作,诚实行动。

博文

华为,另一所大学.3

已有 4062 次阅读 2012-11-24 22:1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center, 微软雅黑, white

华为,另一所大学

 

     “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

                                                       -----稻盛和夫《活法》

 

     很多学生,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从不同的地方来,又到不同的地方去。刚出校门,又进培训课堂,对于刚毕业的大伙来说,公司又是另外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区别于校园课堂,每堂课的知识点限于与公司相关的产品理论知识,教会你从校园人转身成职业的企业人。

 

大队培训

 

  周日下午,就是大队培训开班的前一天,我们班参观了研发楼里的设备。所摆设的设备有基站、海底设备、无线设备、为城镇、农村通信提供的通信解决方案、以及个人家庭娱乐电子设备,个人终端设备等。华为正在构建构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通信生态系统。通信的确能消除数字鸿沟,世界缩小成地球村,对于知识沙漠化的地区通信显得更为重要。以前是”要想富,先修路“,对于现在来说,通信和互联网才能让人们摆脱贫困和愚昧。

     罗帅和我同时安排进70班,在70班里面共有100多个同学,大伙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大队培训。这100多人分成了好几个组,每组10多个人,分组为了方便讨论交流。当然,开班前老师强调了纪律。比如“铁三角”,和左右两个同学一起组成铁三角,若一人违反纪律,三人受罚。“铁三角”的手机也叠在一起,放在桌上,避免大伙上课时玩手机。每天接受公司里金牌员工,华大的老师轮番“洗脑”听的最多的就是要艰苦奋斗,成就客户之类云云。当然,这些老员工结合自己在公司里成长的经历,他们成功的案例是新员工可以借鉴的,同时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观点。

 

     大队培训,只有一周时间。清晨,大概六点多起床,换上白色T shirt黑色短裤,开始晨练。每天在百草园里集合,走到机加食堂,在机加里面跑上两圈。晨练,实际上一点也不累。经过大学四年,在校园里经常参加锻炼的同学可能还是精瘦精瘦的,但是工作之后,尤其是开始工作这段时间应该是很容易发胖。晨练,也是给我们提一个醒,参加工作后得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晨练,有点类似于大学的军训吧。

 

     一周的培训,内容很丰富。给我留下印象,让我思考的有一部电影,两封信,及企业文化。

 

❀❀❀一部电影

 

     一部电影,名字叫《那山,那人,那狗》。刘烨主演。

 

     这部电影,简洁:人物少,主要演员就是父与子;故事情节简单,刘烨扮演儿子,接替老父山路送信的工作,第一次送信老父不放心,陪儿子一起送信,沿途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画面唯美,故事发生地在美丽神秘的湘西,交替上演演绎出唯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里父与子的画面,与生活中一样,父与子存在着“隔阂”,他们之间的交流,仅靠老二(一条狗狗)来传递。“老二,别跑那么快,过了这个山头咱们休息一下”,老父边爬山边冲着老二吆喝几句。是的,平日里父与子的交流是靠沉默来传递,这与我们生活里的场景一致。老父在这一条山路上,背着装满信件的大书包,来来回回就是一辈子。对于山上了某一块石,一棵松树,一道拐,鸟雀的啁啾,老父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一路留下过青春的足迹,有过孤寂、汗水、满足、最大的收获就是村民的信任。一个乡村邮差,意味着辛苦,对于热爱邮差这份工作的老父来说,意味着快乐。

 

     当然,快乐时需要传递的。在这份苦差事当中,更难能可贵的是,老父送到的不仅仅是邮件,更有对村民的关怀。路过村庄时,老父交代儿子送信的技巧,某家某户该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去送信等等。电影镜头定格到了这样一帧画面,老妪坐在家门口,时光雕琢中,脸盘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精细的纹路。“送信的过来啦”老妪听着脚步声,就知道是邮差到了。“是的啊,你儿子给你写信了,我给你送过来了”。老妪盼望的就是儿子的信件,每次都在门槛边等待邮差。“我来给你念念信,....“,信中一直是对母亲的思念,叫母亲保重身体,自己在外打拼一切都好。末了,邮差还掏出钱递给老妪,说是儿子寄给她用的。邮差叫儿子学着点,以后也要像他一样,给老妪念信。老邮差,像村庄里的一棵树木,对村民的某一个细节都很清晰,就如树木自己的纹路一样明了。

 

     儿子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的邮差的工作,这些都是他以前曾未想到过。小时候,父亲总是天麻麻亮就走了,隔个好几天才回家一趟,渐渐地父与子就疏远了。年复一年,在与母亲站在村口桥头等待父亲的时光里,渐渐成长了。老了父亲,年轻了儿子。常年的山路加上长期负重,老父的腿脚像固定圆规一样,只能慢慢迈开挪动。画面里,湘西的景色迷人,晨曦里薄雾,薄雾里霭霭村庄,村庄里盛满了淳朴。青山叠叠,溪流潺潺,一条小河汇集了满山的泉水,挡住老父和儿子的去路。老父“本“想送儿子到这里,自己再折回,儿子最终背起了老父,深脚浅一脚到达了对岸。对于儿子,背上的老父,不仅意味着亲情,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传承。父与子,最近的距离莫过如此。

 

     镜头切换到了另外一个村庄。老父与儿子,在这个村里歇了一夜。儿子似乎遇见到了对的人,画面描绘出了一段山楂树般的爱情场景。想当年,老父虽是一个邮差,他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找到了理解他和支持他的姑娘。村庄依旧在,故事依旧发生,满是沉甸甸谷穗的田野中,有一位灿烂的姑娘,绕着稻香,等待着小邮差的到来。接过信件意味着责任,儿子与老父在桥头休息时,大风刮了起信件,镜头里老父坚毅的眼神奋不顾身抢夺风中的信件,生怕丢掉了。信件,比性命更重要。此刻,大山里的流水声更让山谷显得沉默,老父于无声中,给儿子上了一课,树立了榜样。送信的路途是很艰苦的,稍有不慎可能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儿子沿着绳索,往上攀爬,途中滚落的石块差点砸在了老父的头上,幸好常年积累的职业素养,让老父有犹如猴子般机灵,侧身躲开了石块。

比送信更可怕的是,山村的闭塞。

 

     山村里,有大自然最丰厚的馈赠。要想获取外界资源,走进繁华都市的“桃花源“,外界信息的获取是增长见识的唯一途径。有一个放牛娃,真是通过邮递的信件与外界联系,参加了函授培训。他的梦想是做一名记者,写文章来让人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教育。这样一份工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实现梦想。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儿子问母亲为什么要住在山里。母亲回答到,山裡面的人住在山裡,就像腳放在鞋子裡,舒服。也仅有住在山里的人,才能感受到山里的舒服。同样,父亲为什么要送信,儿子无须问老父,渐渐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选择送信。所以,我们这一批新员工,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份工作,该怎么去做,仅自己才能回答。

 

《骆驼客》同样值得一看,让人思考。 

 

❀❀❀两封

 

在培训当中,学习了两封信,一封是任总写给新员工的信,《致新员工的一封信》,一封是任总推荐给新员工的一篇文章,《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致新员工的信》当中,任总以一位过来人,一位长者,使用朴实的言辞,殷切地寄语新员工;《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一文中,主人公罗文就是企业优秀员工的标杆。

《致新员工的信》谈到了一个新员工共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治疗的“处方”。

 

     开放合作。任总首先提到了华为公司所处的位置,即公司会在世界通信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员工应该围绕公司的这个平台去展示自己智慧和聪明才智,而这些都离不开合作所有员工的群体奋斗,集体智慧。个人的“英雄主义”固然不错,但是公司更需要开放分享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您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取别人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别人提供的基础,可能进步就会很快。如果封闭自己,总是担心淹没自己的成果,就会延误很长时间,也许到那时,你的工作成果已没有什么意义了。“《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正是网络开放分享的精神,才能成就互联网。开源软件,也是基于开放分享的精神,Linux系统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正是其开放合作的精神激励着一大批天才极客为之添砖加瓦,成长为一个Windows都不可小觑的系统。一个公司里面最宝贵的就是人才,人才的智慧最终衍生成公司文化,正如任总所写的一篇文章“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踏实肯干。机遇总是偏向于踏踏实实工作者。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在公司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这在公司已深入人心,为绝大数人所接受。您就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工作中打好基础,展示才干”。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已近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却还自我沉浸在遗失的美好当中,扩招、就业难、文凭贬值,感受过互联网的浪潮之巅,洪流般的信息让我们迷惘,这一切的情形,就是一部节奏此起彼伏的大片,观众只有跟着镜头,看着一幕幕一闪而过的画面,来不及思考。公司里面的新员工,很多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刚出校门都有一身书生的气息,或许过于青涩,或许过于理想化,或许过于自我。在学校,在工作中,我们都得不停地思考,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公司就是一面镜子,在实践中,能够折射出我们方方面面的劣性,也能够让我们看到同事的各方面的优点,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当然,我们会存在很多幻想。新员工不能取凭自己兴趣做事,公司要求的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不断去选择更换自己的工作“爱一行,干一行”。当然,刚毕业时,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行业或哪一份工作,只能通过前辈的亲身经历或者借助于互联网案例,他们的工作经历只是值得我们去参考而不是去复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任总写道“没有记录的公司,迟早要垮掉,就个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战争也无不败之战。“眼高手低”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只有在实践当中暴露出更多的错误,从自己的错误中思考总结,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才会走的更远。不管在公司里的记录是优还是差,这些考核只是暂时的,如果在不断进步,即使离开公司后,也会有丰富的收获。

 

公平。任总谈到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如果一个公司要做到绝对公平,无法设想。我的理解绝对公平,就和共同富裕一样,这些可能是电脑上或者报纸上一些统计数据而已。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条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了力学当中存在的公平性。现实工作当中,会不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满怀激情待人,而人却冷若冰霜。当然这人亦可以指一种环境,既然你是一块火红的热铁,可以选择放进冷水中,激发出大家的热情。没有绝对公平的话,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能因为不公平的存在,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要有计划的读书,关心时事,名族命运,提高自己的觉悟。很多名人都有读书的习惯。记得当时在北京,去人民大学听了俞敏洪的一场演讲。他说道,每年都得读50本左右的书籍,专业方\人文\经济等各类书籍。当然这些名人的时间很紧,他们很多时候会选择在旅途的交通工具上或者上厕所时的马桶上或者睡前翻翻书。是的,他们每天都在输出:做演讲、做培训。他们总在不断思考不断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让自己做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他说的很对,在他这个年纪时,混饭吃不是靠自己掌握了多少技能而是靠自己丰富的阅历来支撑。名人尚且这般努力,普通人何尝不该更如此。古老的大学校图书馆里或许还能享受到静地能听到婴儿呼吸的图书馆环境。在现在大学的校园里,能找到安静的一隅,享受书香。毕业后,我们是否也要建立自己小书架,丰富自己知识体系的。是的,这是必须的,而且要坚持。“业余时间可安排一些休闲,但还是要有计划地读书学习。不要搞不正当的娱乐活动,绝对禁止打麻将之类的消磨意志的活动。”,这些纪律在现在看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因为很多业务关系都是来自这些娱乐活动,但我还是比较赞同上述观点。脚踏实地,偶尔仰望心空:我们需要关心脚板下面的土地,就如艾青诗词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生活的土地,我们要加深对她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占有,了解她的过去的历史,荣辱,沧桑。

 

另外一封信时《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是任总推荐给新员工的一本书。美西战争时,美国总统需要取得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而加西亚在古巴无人知晓的丛林中。“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罗文临危受命,接受了送信的任务。当接到信时,他甚至他是谁都没有问就开始了送信之旅。他经历了4天水路到达古巴,徒步三个星期终于找到了加西亚,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一.为什么会选择罗文去送信?当时就想,正是罗文以前所有做过事情积累了被人信任的能力。拥有被人信赖的能力,需要诚实、守信等品质来支撑。当想到某件事情时,第一时间你会想到谁?罗文恰是被人想的。做某件小时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培养被人信任的能力做小事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罗文接受命令时未问,他是谁?。有人提出了,做事需要主动性。而主动性恰是区分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当收到指示时,我们需要根据指示去执行命令。这些指示需要我们主动去处理,而不是等待命令发出者罗列出执行指示的详细步骤,如果都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命令执行者作用怎能体现。现在公司里需要的员工,就是能够善于利用资源、整合资源、主观能动地去完成任务的人。当然我们在接到指示时,会碰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恰是考验我们,需要我们自己而并不是等待别人来给出解决方式。

 

罗文拥有忠诚、坚韧的品质。现在企业在选用人时,都会选拔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罗文一样的人。只有这样人,公司才能值得信赖;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任务当成使命去执行。很多员工不认可自己的boss或者工作,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劣性,实际上“工作“就是让我们不断锻炼和思索,让自己洗涤心灵的劣性,主动让改变发生。

 

❀❀❀企业文化

 

     外界都说华为是狼性文化,可华大的一些金牌员工和老师并不这么认为。文化意味着传承,以为着在关键时刻公司该如何养取舍。文化这东西,兼蓄并用,并不意味一层不变。企业以客户为核心,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做文章。比如说成就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帮助客户,而是成就客户。唇齿相依就是这个道理。公司里提出以奋斗者为本,“知本主义“等,强调艰苦奋斗。

 

     华为花了相当大的本钱来实现公司的流程化和规范化。直到现在都在深化改革。企业做大了,必须要有流程来规范公司的运作,这种方式实际上就弱化了个人的作用,用流程规范来提升效率。任总提出了要用流程制度企业文化来结班,而不是某一个人来接班,这样就能避免公司因个人失误而对公司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华为请来人大教授结合企业情况制定华为基本法,请IBM来员来为公司量身制作流程规范,都显示出公司花大力气来改革。对企业来说,要改革,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来说,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成长。

 

     郭伯纳《谁说大象不能跳舞?》,IBM董事长郭士纳自传的标题里,隐约可见如此“笨拙“的IBM如何实现灵活运作。华为现在采用轮值CEO的制度,与《水牛的腾飞》管理观点似乎有相似点,以往旧的领导模式是领头的水牛带领牛群,牛群忠诚地听命于头牛,而大雁是灵活地变换正式,而又不乱队形。近来,科学网中谈论了科研当中”井底蛙“和”云中雀“,实时地做好”云中雀“把握方向,脚踏实地做好“井底蛙”。

 

     在关键时候,能够帮助、引导公司取舍的,沉淀和传承下来的规范和制度,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吧。

 

❀❀❀❀❀❀❀❀❀❀❀❀❀❀❀❀❀❀❀❀❀❀❀❀❀❀❀❀❀❀❀❀❀❀❀❀❀❀❀❀❀❀❀❀❀❀❀❀❀❀❀❀❀❀❀❀❀❀❀❀❀❀❀❀❀❀❀❀❀❀❀❀❀❀

 

新天下的日子

 

❀❀❀生活篇

 

大队培训完后,公司不提供住宿,我们需要自己租房子。周末,罗帅和我跑到马蹄山,几乎跑遍了整个马蹄山的所有巷子,挨家挨户拨通门上贴出的招租电话询问是否还有房子。这个时候,马蹄山的房子早已租完。马蹄山的房子,平时也不贵,每个月大概500左右。在找房子之前,罗帅像同学打听周围有没有带空调热水器的房子,在和我找遍了整条街之后,对房子早已降低了要求。最后,我们在万科城北面的象角塘找到了房子。房子很简易,民工房,一室一厅,两个床,一个桌子。搬进去后,买了热水器,风扇等简易电器,开始过着屌丝生活。

 

象角塘里房子密密麻麻,楼层很高,白天在房间里面睡觉感觉就像已近傍晚。房子很简便,周围的环境很复杂,楼道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刚住进去一周里,我们都担心手提等贵重物品。慢慢地也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每天晚上,楼下小孩在不知疲倦地追跑,偶尔一声尖叫而后一直大哭;忙活一天的男人们,在楼下小餐馆里每天夜晚准时划拳喝酒;对面一对年轻夫妇,喊了一帮子朋友,炒上几个小菜,天南地北扩谈;楼层窗户边,情侣在电话里有说不完的话,每天都会有人煲电话粥;还有一些房间,每天都很晚熄灯,或许是在工作或许是早已习惯了在城市黑夜里过白天的生活。每天上班,我们都要走过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很爱干净的罗帅在走这条路时,总会提起裤脚,走完这段路后,总会抖抖裤子拍拍大腿。“任总说过,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是圣人“,揉揉惺忪的睡眼,刺眼的阳光下偶尔我们开开玩笑说道。

 

在新天下培训期间,一天要上六天的班。仅有周日可以自由支配,六天里大量的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周日显得更加珍贵。来到深圳后,大学的同学聚了一次会,高中的一个同学一起玩了小梅沙,和初中两个哥们一起爬了梧桐山,和班上的几个同事去了一趟珠海。刚工作时,还是很有激情出去转耍,每到周末都会计划着。

 

大学毕业后,班上有近20个同学选择来深圳发展。三年后,再次见到大家时,感觉变化不大。唯一有变化的是,一个个都带着女朋友在身边。小M哥和HY从大学谈到现在,幸福地让人羡慕;胖子依旧那么胖,唯一有变化的是,他开始向大伙兜售他追女孩的秘笈,谈论婚姻人生了,俨然老手一样;一向低调的毛毛,带来了一枚靓妹;老狼,给人浪迹天涯的感觉,蓬乱的头发,咧嘴微笑的表情,破旧的牛仔裤。还有lizlaom123(睡在上铺的龟),H排,D总,PP,小AIDx和女友,小PGui…….大伙没有变,依然有梦想有激情。老狼说,这个十一当一个背包客,去一趟云南和四川。果然,他去了,而且拍了很多美景,写了大片很清新唯美的文字。年轻需要流浪的养分,需要有想走就走的勇气。管ta37,21,房子、车子、美女,在权利面前依旧有大学校园里那么青涩,吃着烧烤吐着烟圈唧唧歪歪说着不同的故事,相聚就是一种美好。  

 

     痞子是我高中同学,平常联系甚多,目前供职于东莞一家通信公司。“公司里面很闲,最近看完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总想出来走走”,“过来嘛,老银也在这边,来耍起洒,来看看老银的婆娘”。周六痞子从东莞来到深圳,收到痞子的信息时,我还在教室里自习。当天他去了一趟大梅沙,一个人冲浪去了。第二天,痞子、罗帅、老银一起去了趟小梅沙。小梅沙是我第一次遇见海的地方。痞子的到来,老银热情地款待了我们。老银介绍嫂子给我们认识,自顾自的到厨房里下厨了。嘿,这可不是我认识的老银,虽然他写的一首好字,能顺溜地解出各种物理、数学方程式,可他切的菜也是有纹有路,炒起菜来手法也是十分干脆,俨然一副老厨子的模样。“当年你方程竖式列的那么工整有板有眼,没想到你炒菜和你解方程一样啊”。边吃边聊,谈论着在潭江边学习的情形。

 

     到达一座城市,我有两个想去的地方,一个是书城,一个是城市的最高峰。深圳的最高峰是,梧桐山,海拔943.7m。某一个周日醒来,陡然想去爬山,因为临时想去,故没找到伙伴。第一次爬梧桐山没有感觉到累,当到到鹏城第一峰石块边时,短暂停留片刻之后,坐上一块石块上。眼前,一片绿意,茶花正开,微风下,坐享片刻宁静。游人争着合影留念,其实最美景色,在途中。爬山能给人带来乐趣,峰顶是一个目标,山中阶梯引你一路攀爬,途中大汗淋漓,坚持信念到达峰顶,这种乐趣远比景色诱人。渐起雾,下山时结识了驴友,不同的旅途,结识不同的朋友,这又是旅游让你神往之处。“老子在深圳呆了两年,都没爬梧桐山,这次过来爬梧桐山你当导游”,初中同学狂Y在电话里吼道,“喊F哥一起过去爬”。前一天爬完白云山的狂Y,第二天和我们一起爬梧桐山,回广州后脚痛了一周。每次爬山,与不同的人爬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次我们走的路和我第一次爬的路线又不同。向一位装备齐全的驴友问道,“深圳的山很少,你们平时户外徒步去哪耍?”,“深圳可爬的山多着呢,光梧桐山,我就爬了好几次,有好几条上山的路线呢”。一座山,需要用心慢慢攀登。

     坐轮船去珠海,吃海鲜,摄影,骑游……    

 

❀❀❀学习篇

 

七周时间,短暂而永恒.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七周是很短暂的,这七周又是一个起点,是自己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一个转折点,这段时间有一起共同学习的同事,有指点我们学习的老师,让我们从”白纸”逐渐勾勒出简易的”笔记”,在一起的时光对于我来说是永恒的。

 

学习上,培训老师给我们从理论、上机实践等方方面面传授产品知识。刚开始时,由于学校里面学的知识和现在所学的存在一定的“脱节”,学习上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上机操作实践。刚进入实验室时感觉到很新奇,当遇到问题时,找单板、换光纤,感觉很烦躁。课堂上,我们总是很活跃,可W总总是觉得我们很“闷,为我们班的学习状况感到着急。着急归着急,课后“师生”还是打成一片,某周日的时候去W总家做客,品尝了W总的厨艺。课堂理论学习是很枯燥,每天都安排了技术宣讲和英语宣讲。每天早上的技术宣讲,同事们总是很专业,为其他同事扒开学习迷雾,指点迷津;每天中午的技术宣讲,班级气氛异常活跃,涉及话题很广泛:美剧、舞蹈、话剧、游戏、模仿秀、唱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周的培训,促使我思考。一是认真:认真需体现在课堂、实验、考试。比认真更高的一个层面是专注。在课堂上上课笔记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好。在认真、专注这两个层面下,要学会倾听,将所听所思记录下来供大脑“反刍”知识点。二是主动:如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总结,主动是一种做事态度,学会主动做事,主动承担责任。有一些事情,本不是你的责任,即意味着“不管我的事”,我们应该学会去主动管一些这种琐事;三是分享:分享对于个人而言是一次“输出过程”。当然,分享的东西应该是自己所思考过的,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能带给大伙以思考。当你在分享东西时,必定会与人产生思维的碰撞,于无形中能够提升自己思维。四是习惯:前面说的几点都是思维中散乱的“点”,形成习惯后,九成成一条轨迹清晰的“线条”,而积累这些习惯,终究会让这些杂乱的“线条”连接成一个个丰富多彩的“面”。

 

学过的东西终究会忘记,思考过的东西才会留在大脑的沟壑中。大学教育里面,貌似损失最大的就是课本知识,因为课本知识基本上都会被忘掉。公司培训,启发我新的思考,虽然大学里面忘掉很多,但是留下来的终会让我思索。在工作旅程上,有你、他,及自己,通过工作,不断帮助自己来改掉“劣性”,培养出自己的优势,成长为一个与公司、社会有用的人。

 

 

 

     三个月后,同学们被分往各地,拎着行李包,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整个的过程,就是压缩版的大学。毕业,才是起点。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写道,让自己“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在每一段旅程中,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比起点更好的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0427-635902.html

上一篇:青春
下一篇:寻路中国
收藏 IP: 222.44.97.*| 热度|

11 曹聪 李伟钢 吕喆 虞左俊 刘广明 张雪峰 曾新林 朱艳芳 张奎勇 边媛媛 周素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