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魏骁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okwei 再红都是青椒

博文

University和Diversity之陋见 精选

已有 6529 次阅读 2012-11-15 21:00 |个人分类:蜀之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多样性

最近发生不少事情,让我重新开始思考University的一些肤浅的特性。University来源于universitas,本来有宏大和包罗万象的意 思。我们把University翻译成大学,似乎漏掉了包罗万象这层含义。大学不应该只有大,还应该有宽阔的胸襟,去容纳不同的意见,让大学里面的人和知 识都具有多样性(Diversity)。这样才能不停碰撞出新的火花,推动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单从翻译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是不是就已经有失偏颇呢?

从 很多事件中都可以看出中西大学文化的差异,最新的一个是“草根”相声演员G去哥伦比亚和MIT演讲了。这事情发生在美国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不只像G这样 在中国颇有名气的相声演员,连环卫工和社区大妈都经常被邀请去这些名校演讲,只要她/他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然而这在我们的大学里是很难发生的。其原因是 根据传统,我们演讲和授课的目的通常是“教导”为主,即:演讲者需要是完美的、高大全的偶像,然后才能有资格登堂入室给大家传授成功经验。这是一个潜规 则,看似合情合理,否则你自己都做不好凭什么来教导我们?然而人无完人,上台演讲的人自己心里大都明白自己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不扫听众的兴致,或者 更多的是为了不被下面的观众抓住小辫子问得自己下不了台,许多演讲者通常被迫采用两种策略(也许有更多,这里只是举例):一、保守了又保守,中庸了又中 庸,尽量不犯任何错误;二、让内容玄之又玄,让听众云里雾里而找不到毛病(潜台词就是我是权威,你听不懂是你水平不够,看你好意思问不)。第二种已经被很 多前辈研讨过,显然是不好的。第一种却很少引起注意。然而,以本人之陋见,这正是我们抹杀多样性的由来。

为了中庸,我们必须不断抽象,提 取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观点。不断地综合之后,根据大数中心定理,其最终结果就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大道理,所以谁都不可以反对。但是,对于听众来说,这些我都知 道,为啥要劳烦您来重复一次?换句话说,演讲者自己并不是不带有多样性,只是讲多样性的东西不安全罢了。但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听多了就自然认为多样性不 重要了。

西方的演讲大都以“分享”为目的,即:我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讲出来大家看看是否对自己有用(这些经验对我起作用,不一定合 适你)。所以演讲者不需要向公众的标杆靠齐,同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压力。这样,正负能量都可以来展示自己的特长,不断辩论,不断中和,自然而然地形成 一个中庸的标准。但是,应该看到,虽然最终结果都是一个中庸标准,我们的标准是靠少数的标杆们来制定的,公众看不到具体是哪些能量发生了作用,其中又有哪 些方式和经验是适合自己的。这样的标准很少受到非权威人士的冲击,即使是权威人士也很少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去调整它。然而,相对来看,西方这种靠多样性产生 的中庸标准确实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因为正负能量一直都在博弈。

笔者愚钝,不敢太多去评价这两种方式的优劣(自然是各有千秋的,欢迎大家 讨论)。但是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工作者,我却想说这像极了遗传算法的工作过程。许多父染色体结合后产生新的子染色体。子染色体综合了父辈的优秀基因而更加 趋近最优解。如此迭代,当越来越多的父染色体加入这个过程的时候,综合出的子染色就越来越趋近最优。然而,这种综合终究是有极限的。当父染色体的基因都趋 于相似,再多的综合都是徒劳,从而产生近亲繁殖的危险。所得到的解也最多是个依赖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最优解。所以,遗传算法必须要依赖变异来打破这 些困境,让综合过程中包容一些不合群的“异类”染色体。这些异类可能不包含公众标准所认同的优秀基因,但却可以为搜索带来新的方向,从而增加找到全局最优 解的概率。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精辟地总结出了“求同存异”这个词。但是,生在时代前沿的我们,是否真拥有五千年文化的胸襟去容纳一个草根走入我们的讲堂呢?

注:笔者才疏学浅,初来乍到,个别表述不清楚的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但麻烦拍砖的各位把砖头稍微翘起一角,因为笔者只练过这个劈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05667-632925.html

上一篇:10年了,你们好吗?-发旧文纪念MSN的逝去
下一篇:我的朋友Y先生
收藏 IP: 125.70.64.*| 热度|

25 谢强 蔣勁松 张振兴 董欣欣 张骥 段庆伟 贾伟 李唐 褚昭明 陈冬生 章成志 杨宁 翟自洋 林中祥 牛丕业 逄焕东 鲍海飞 黄晓磊 唐常杰 曹裕波 强涛 zaimingyu hangzhou yinglu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