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读已死去之人的书之四十:蒋廷黻笔下的《中国近代史》 精选

已有 9730 次阅读 2012-9-5 14:5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近代史

        前段时间把女儿买的一本小书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口气看完,然后就再也忘不掉了,内心里一遍遍地说,这才是基于思想与学术的历史。坦率地说,我不了解蒋廷黻,也不知其人为谁?后来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他是民国年间非常有影响的历史学家,由于政治的原因,我们要等到他死后多年才知道他的思想与存在,这是很让学术蒙羞的事情。蒋廷黻(1895-196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早年在南开与清华历史系工作。1935年开始从政,从此告别学术,生前曾任台湾驻美大使,同时也是台湾中研院院士。这本小册子,本是作者1938年赋闲之余匆匆写就,不想竟成中国史学的经典,造化弄人!

        这本薄薄的五万字的《中国近代史》,讲述了从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出使中国(1792年)到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之间的短短130多年的历史,恰恰是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存在形态。这本书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作者具有明确的编史学纲领,换言之具有明确的哲学理念。以独立精神治史,这是做历史研究的基本操守;另外,作者的很多观点也与我这些年的思考几乎完全相同,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全书四章二十三节。第一章:剿夷与抚夷;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只从标题你就能够感觉到,这本书的线索与思想非常清晰,一个白描式的轮廓,就把130年间的历史从迷雾中清晰勾勒出来。整本小书行文流畅,文字简练、干净,这才叫历史著作!

        蒋廷黻的两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其一,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鸦片战争后(1840)至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期间整整二十年,期间的统治阶层根本没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吸取任何经验教训,导致20年的宝贵光阴彻底丧失。道光皇帝在位期间(1821-1850),毫无作为,直到咸丰皇帝(1850-1861),也是如此,甚至更不如(我一直猜测,如果道光不是把皇位稀里糊涂地交给老四奕宁,这个字打不出来,是言字旁,而是交给老六奕,说不定今天我们还是大清朝呢),可惜了这二十年。如果把同光年间的改革前移,那么日本就无法崛起,而中国仍是亚洲霸主。可惜,这些混蛋皇帝,哪里肯改,那些思想僵化的知识分子也是如此,包括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蒋廷黻对林则徐的评价很有见地: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关于林则徐的评论是容易引发争论的,笔者不想卷入其中。在道光年间,林则徐的官声最好,而林的观念陈旧,他所倚重的则是民心可用。这与现代战争的理念相去甚远。林是后来慢慢地意识到中西的深刻差距的,但是他不说,为了自己的清名,至国家利益于不顾,实在不好说什么,我们的史学已经让人彻底失去了思考的空间,也罢。好在,林则徐的运气真好,1850年道光死了,咸丰即位,随即有人建言让林则徐治理广州事务,然林病重,无法从命,不久死去,留下凝固的英雄形象。统治者一直认为英人惧怕林则徐,然后就成为传说,再然后就是以此制定国策。这是危险的游戏。当下的我们不也是惯习二十年的浪费吗?问题是我们有多少二十年?我这代人也人到中年,每念及于此,内心无限悲伤。

        我早年曾用了一些时间思考中午甲午海战(1894),很多观点与蒋廷黻先生相同,即这一战决定了中日的历史以及亚洲的政治版图:中国胜,大清仍将维持百余年;大清败,日本真正崛起,朝鲜丢失,大清灭亡。无需赘言。所不同之处在于,我认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兵败,除了公认的一些失误外(如慈禧那个老东西建颐和园挪用军费、北洋舰队战场指挥混乱等),更主要在于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走的路线就与中国完全不同:大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有限改革,而日本则是全面西化,全面改革,包括制度层面。最直接的原因是1889年(我的记忆不是很准确)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彻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大清这一步要等到十余年后的1905年的虚假君主立宪改革,这才是北洋水师覆灭的根本原因。真可惜了,泱泱中华,庙堂之上,朽木为官!也罢!诚如蒋先生所言,十九世纪中西的战争是落后的中古文化与先进的近代化的战争,胜负在开始之初就已注定!

        聊点闲话,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统治者喜欢玩弄民族主义,没有根据的鼓吹爱国主义,以为这是拉拢民心的唯一手段,其实大谬。1900年的义和团就是经典的案例。真正让清王朝彻底完蛋的就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贸然向列强全面宣战,董祥福的部队与义和团的数万人连使馆区都无法攻破,结果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与光绪逃往西安,导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个条约赔偿太厉害了:四万万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按年利四厘加利,总计九万万八千余万两,也就是说每个大清子民都要负担2.5两白银。至此清朝实际上已经破产了。俄国索要份额最多,占29%,德国占20%,法国16%,英国11%,日本与美国各占7%。好像清华就是这次事件美国退还部分账款的结果。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不好玩,管理者轻易不要乱动,至于爱国主义,根本不需要胡乱吹嘘,如果国家眼中没有国民,再怎么鼓吹都没有用,即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反之,国家尽大力量做好国内之事,让民众体面生活,民众自然爱国。呵呵,历史啊,总是这么简单地荒谬着!

        至于当下的诸多领土争端,也慎言开战。并非放弃主权,而是要权衡此役是否能胜?此役之败后果没有人可以负责。在“表”哥横行的年代,李刚门如何和现代西方职业公务员们相比;贪腐泛滥的当下,你有信心打赢一场现代战争吗?换言之,我们的理念仍然是封建主义的,而对方早已是发达的资本主义,怎么玩?回首当初的甲午海战,从上到下,包括知识分子与国民一边倒,天真地认为:大清必胜,弹丸小国日本必败,结果怎样?(当然不排除个别英雄的涌现,比如高丽事变时,年轻的低级军官袁世凯凭借卓越才能与大局感,袁世凯短期内成为朝鲜的最高掌控者,绝对不白给)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契约精神重建国民对于国家的信任,尽早进入现代化,否则,我们要为自己的鲁莽买单。历史一次次证明,愚民误国啊!愚民教育大大可恶!以前曾写有博文《帝国的黄昏》,可以参照阅读。不说了,这些文字已经耗费了我三个小时,还要买票去。

书籍信息: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1月底5次印刷。

定价:14.00元(绝对物有所值)

难度系数:2.0

适合人群:所有对中国历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博主跋】这两日博客出了问题,无法发文,紧急求助,感谢科学网编辑部曹老师与另一位忘了问姓名的老师的耐心解答,一并致谢。

说明:文中图片来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609469.html

上一篇: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点滴
下一篇:一本小书
收藏 IP: 124.79.172.*| 热度|

51 逄焕东 武夷山 曹裕波 陈安 赵星 史智才 庄世宇 魏东平 吴飞鹏 余祥 何宏 牛凤岐 刘全慧 孔梅 夏铁成 刘凡丰 褚昭明 朱志敏 孙凌 马仁锋 黄锦芳 李泽波 徐晓 孙晓明 杨晓虹 翟自洋 邸利会 马磊 闵应骅 黄洪宇 李泳 俞立平 唐白玉 王哲 王枫 陈绥阳 周正 何士刚 张玉秀 陆俊茜 朱艳芳 zaimingyu lybgems 者仁王 hudaode Sevil ddsers xqhuang ahsys ahmen helen6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