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在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从事基础性科研工作的人,除了做科研,还能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当然,引起这个思考的是受近几年因为那些因为学术不端或者道德败坏造成的身败名裂的科研工作者的启发。对于这些人,科学网上的态度是很复杂的,痛恨、鄙视、惋惜、同情皆有之。譬如段振豪事件,具体的细节过程不再赘述,我关心的是像段教授这么大牌的人物被开除了现在在做什么?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基础科研的人,他失去了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他们还能做什么?当然,对于道德败坏、学术不端的事件,我们还是要大张旗鼓的反对。
从事基础研究的生活最大的乐趣在于探索,但通过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总体来说,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应该有几类:
第一类,把科研当成一种乐趣。这类人关注的是自己某个领域内的关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条件下,做出一种自认为合理的判断,然后锲而不舍的坚持做下去。经过长时间的验证,最终提出一种颠覆性的理论,最后得到诺贝尔奖评审专家的青睐,当然,前提是他们所在的环境对他有足够的耐心。很显然,这类人在中国是活不下去的,因为研究所和高校都没有耐心去支持一个长期从事没有看得出产出的人的。而且更可悲的是,这类人一旦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也许他们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这种人生在中国,还从事科研工作,是最大的不幸。这也是中国短期之内难以产生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的原因。
第二类,把科研当成一份工作,对科研还有一些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从事科研是饭碗,不管你对你从事的事情有没有兴趣,你都要做他,因为它是你的饭碗。对待科研与对待其他的一样,也是认认真真的做,但是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也能有一些科研成果,发一些论文,申请一些基金,但是得到的最大的乐趣关注于发表论文的篇数,申请基金的金额,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一些利益,而不顾及这些论文本身对于领域内科学问题的解决的真正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论文大多是重复别人的思想,验证别人的假说,对科学问题的进展没有推动作用。这类人应该是当下中国浮躁的评价体制下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人一般不会失去科研工作的机会,因为顺应了时代,但是一旦失去了科研的机会,他们可以很华丽的转身,因为本身自己兴趣就不太大,能把科研工作当成工作做好,其他的工作也能做得不错。
第三类,把科研当成一种跳板。这类人目的很明确,科研对有些人甚至毫无探索的乐趣,只是敛财的工具。因为你发了好的论文,你就有机会拿到经费,拿到经费之后就能再发论文,发了论文就能再申请经费,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凭各类奖,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最后就可以名利双收,遵循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之后就从此走上行政的道路。他们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是自己愿意的,因为本身目标就不在科研上,可以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类就是集大成者,自己对科研有一股热爱,工作也比较敬业,宁愿做科学家不愿从政,至少不愿从事于科研工作无关的政,从政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资源。早期的时候有及自己的学术理想,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所以非常务实的按照第二类人的作法,获得一些资源,然后从这些资源里抽出一部分,坚持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暂时没有得到支持的工作,最后在自己获取资源的领域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更多的学术成果是来源于自己坚持的方向,因为基金和各类项目向来都是优中选优,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这类人只要不出现学术不端、道德败坏,永远都不会失去科研的工作,很多国内的院士级别的大科学家应该都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几个方向就是一开始就受到很大支持。
反观自己,现在还是很喜欢科研工作的,暂时没有生活压力的我还属于第一类。既有些兴趣,也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做一个普通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不过不管您喜不喜欢,我都是很欣赏第一类,很尊重第二类,很鄙视第三类,很仰慕第四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413-601342.html
上一篇:
观看电影《搜索》有感下一篇:
中华保钓2012--写在港胞抵近钓鱼岛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