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认识到当今人才政策的两面性
(王德华)
人才的成长应该是有规律的。拔苗助长,不可取。打压排挤,更有害。论资排辈,也有问题。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一种理想状态。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过于行政化和政治化的人才引进政策,不仅会影响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人才环境的变化速率,也会严重影响未来中国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环境变化的轨道。环境一旦受到干扰和污染,其恶化程度会进一步被加速
当今的各种人才政策似乎在偏离正常的轨道越来越远。时间久了就会演变成为主旋律。试想,一列偏离正常轨道的列车越跑越快,一路上乘客还不断在增加,列车长都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这样跑下去,后果会如何呢?
看看现实。由于引进人才的各种特殊条件、特殊待遇,已经将逐渐恢复元气的科研环境的平衡人为地硬性打破了。受其影响,早日成为教授、早日成为博导、早日成为课题主持人已经成为国内年轻学者们最重要的或者说是首要的追求。在当今严重不平等、不公平的大环境下,没有多少人会安下心来、能够安下心来去认真思考所在领域的科学问题,也难以潜心钻研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难题,更不会思考学科的发展和自己的发展,只会去想论文的点数,只想在哪些方向、通过哪些途径容易出文章,容易出点数高的文章… …如此种种,这些现象已经完全背离了科学研究的主旨和科学追求的精神。能够发表高点数论文的学科领域,并不是每个学者的学术背景、研究能力、研究基础等所适合的。科学研究,有时尚,也有经典;有发展,也有传承,不能厚此薄彼。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受到的训练和知识背景,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点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吗?可是,面对那些只会数数的指挥棒,谁愿意去逆潮流而行呢?
生物学总是在某个时代会出现一些所谓的热点领域,如前些年的脑科学,近些年的基因组学(组学时代)、干细胞、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等。热点领域是相对容易出好文章,这需要基础和技能,需要资金和设备。反过来说,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防热防烫的全套装备,一时兴起贸然跳进开水锅里,后果会是什么?不被烫死也是重度烫伤,非死即残。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个笑话,说一只乌鸦和一头猪乘坐同一架飞机,登机后乌鸦冲着漂亮的空姐说“给爷倒一杯红酒来”,空姐一会儿端来了红酒;乌鸦一会儿又说“给爷倒一杯可乐来”,一会儿空姐就送来了。猪见状,也学着乌鸦的样子,对空姐说“给爷倒一杯红酒来”,空姐一会儿也给送来了;过了一会儿猪又说“给爷倒一杯可乐来”,空姐又送来了,猪很满足。这时,已经忍无可忍的空姐突然开舱,把乌鸦和猪仍向了太空。窗外乌鸦冲着猪冷笑道“哥们,傻眼了吧。”。
也有人说,不是要提倡敢为天下先吗?就是说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相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不是懦夫。做科学研究,既要扬长避短,也要扬长补短。做学问,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不要追时尚。知识没有止境,学问也没有尽头。胸怀与眼界是决定自己走多远、爬多高的重要因素。胸怀与眼界,是与学识、品行等密切相关的。
不可否认当今的各种人才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执行者的管理水平、认识水平和个人素养,以及夹杂着各种公的私的利益关系,使得各种人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做没有经验的事情,出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才是活生生的人,是高智商的一个群体,有些问题是不可以发生的。一旦发生,其负面影响就太大了,有时候副作用会压过正效应。好好的一锅粥,却有一粒老鼠粪,你说大家是心平气和地喝粥呢,还是重新再熬一锅新的?
任何一种政策,如果有促进作用,就一定会有阻碍作用。关键是看促进了什么,阻碍了什么,更要清楚哪个重哪个轻。处在人才顶层的各种人才计划,没有玩笑,没有小事,只能慎之又慎,优中选优。否则,一颗老鼠粪真的会毁了一锅粥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