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on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ksonne 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

博文

中国妇产科病理学奠基人--林崧先生

已有 13977 次阅读 2012-7-22 21:12 |个人分类:研究体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物, 病理

盛弘强 2012-07-22

     中国现代寄生虫病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从历史沿革来看,均从病理学这门学科分离出来。(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刘永先生,中国寄生虫学的开拓者--洪式闾先生,等文可以看出)。但是《妇产科病理学》一书却是出自一位著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崧先生。他是当时天津地区名噪一时的妇产科专家,同时对妇产科病理造诣很深。而且他也是一位著名集邮家、收藏家。

妇产科专家林崧

  林崧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2日,出生在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度尾后埔乡一个殷实人家。林崧的父亲是一位留学日本的学者,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

   林崧少年时代,家境宽裕,1927年,他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

   林崧考入后,受妇产科主任马士敦教授的影响很大。马士敦教授是美国人,是协和医学院妇产科的创建者,任妇产科主任时间最长。他曾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所教 会医院当过院长。林崧在“协和”就读时,注重做学问,马士敦教授对他特别器重。当然林崧选择妇产科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在 中学读书时,见到姐姐、嫂子等家人患月经病、妇女病的较多,其身心蒙受着巨大的痛苦,甚至有的因妇科病而早逝。他的夫人余性稚曾对他说过:“你将来志愿学 医要是学妇科多好,可以多为妇女解除痛苦。”夫人的话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促使他立下了这个宏愿。

  在协和医学院林崧结识了正在攻读妇产科 医学博士学位的林巧稚,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1932年,27岁的林崧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被留在母校妇产科工作。

  林崧与林巧稚同姓,同乡,同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同留校,同从事妇产科医学的研究,后来同成为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崧一生对老大姐林巧稚很敬仰,林巧稚一生对老弟林崧也很尊敬。1982年,当林巧稚大夫闻知他正在写《妇产科病理学》时,十分高兴,欣然为该书写了序言。这是她留给林崧的最后的、也是最珍贵的纪念。

(以上资料来自 http://news.cntv.cn/20120306/100450.shtml)

-------------------------------------------------------------------------

著名集邮家、收藏家林崧
2009-05-26 0:52

     林 崧,字肩宇。190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市仙游县,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临床及教研工作。 1936年随同谢和平教授出国考察,沿途每逢轮船停泊港口,谢老师总要上岸去收集各地邮票,林也受到感染。轮船抵达德国最北部港口基尔时,该地正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纪念邮票,他买了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他一直珍藏留作纪念。回国后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并与林巧稚医生合作多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被日本人侵占,林崧教授不愿为日本人服务,辞去协和医院职务举家迁到天津,与几位富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医生,共同组建了恩光医院(解放后与几家医院合并组成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他的集邮从此产生了飞跃,刚开始集邮时,收集范围广泛,不分国别品种很多,后来集邮范围逐渐缩小,他感到范围广泛,不易有所成就,只收集我国和几个大国邮票,后来逐步完善他的收集范围,集中全力专集中国邮票,最后发展到只集专题邮票。曾参加新光邮票会(1012号),天津邮票会(47号

     林崧平素生活一贯清廉自守,衣着朴素,执迷于集邮60多年,他把钱都用来买邮票,几十年来收集了大量的清代、民国、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同时还收藏了许多 有价值的样票,可谓洋洋大观,其中有不少成了稀世珍品。早期的藏品比较著名的有:大龙三分无齿样票、万寿再版、小龙加大字短距(北海票)、红印花当五元、 蟠龙有水印加“SPECIMEN”、光复、共和各种票册、北京老版黄20元以及包括限新省贴用在内的各版帆船加“SPECIMEN”等,及废模未采纳的原 图“飞鸽、跃鲤、飞雁”母模样票、“中国联省”五角试模试色票。沦陷期间华北伪组织发行的六区大小字,收集难度较大,他竭力收集,其中以河北大字中华版 20元方连,是用数两黄金购得,还有一件未见经传的河南大字加盖中华版20元四方连,具有研究价值。林崧购买邮票是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买入,使他获得 许多颇有价值的邮票珍品,而这些藏品很少公开露面。林老自己特制一个收藏柜,仿同中药铺的小抽屉形式,里面分门别类存放一些珍贵邮票。1989年1月,天 津市举办第三届集邮展览暨林崧个人藏品展览时,他的一部分清代、民国及解放区、新中国邮票及一些样票、变异票、错版票展品,使广大邮人大饱眼福,都为他的丰富藏品震惊不已。

      1927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岗山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间根据地开始发行邮票,图案为五角星、镰刀、铁锤,象征党的领导和工农革命。抗日战 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于1938年发行了解放区第一枚纪念邮票“抗战军人邮票”,是专供革命战士免费寄家信用的,由于保留困难,这枚邮票为中外集邮界 视为珍品。1942年山东战时邮局成立,发行了一些解放区邮票。林崧当时对收集解放区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收集范围集中,邮票又珍贵难得,便产生收 藏兴趣,当时收集区票不是一件易事,既有困难,又有风险,他冒着“通共”的风险去收集,当时偷偷地从邮商或朋友处买来。解放区邮票在抗战年代并不统一,一 个县都可以独自发行邮票,并在那艰苦的战斗环境下发行,因此印制简陋,不那么精美。同时版别大,有的真假难辨,这除了冒政治风险以外,还要担当经济风险, 但他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邮票,虽印刷质量粗劣些,但感到很珍贵,很稀少,将来一定会成为革命历史文物。而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使得一些稀世 的解放区邮票,得以保存下来。解放初期,华东各解放区邮票不断流入天津,林崧不失时机地从事收集,各种邮票都要买一套,从不放过。有时认为是假票,他也不 轻易毁掉,后来有的区票经查实身份后,成为珍罕品,如中华苏维埃战士图5分票,就是在当时以似是而非的,得以保存下来的珍罕解放区邮票。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迫使他集邮中断。使他十分痛惜的是,1966年秋,文革运动高潮中,林崧家遭到一场空前大劫难,自己在家烧掉不少美国邮票及民国有蒋 介石头像的邮票,红卫兵曾几次抄家,把他许多珍贵邮票毁掉,因他收藏邮票太多,有不少是用汽车拉走的。红卫兵在他家烧了许多邮品,他亲眼看着有30多枚梅 兰芳小型张被撕坏烧毁了,使他万分痛心。可喜的是他的解放区邮票大部分被单位封存,使这些珍贵的国宝被保存下来。总之损失不算大。

     解放后林崧一直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于医务工作忙,开会较多,没有时间系统整理邮票,收藏品很乱,正因为此,有许多邮票反而得救,例如:他把普五和普九两套邮票放在一个信封里,红卫兵检查时发现普九是新币值,可以贴信使用,便统统拿走,留下的却是珍贵的普五旧面值的邮票,这成了不幸之中之大幸。视邮票 为命的林崧,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抄走了,他对此无动于衷,当他看到所收藏的邮票被糟蹋时,使他痛心地掉下了泪水。不幸的十年浩劫,使林崧失去了全部家 产和积蓄,处境十分艰难,每月仅给少数的生活费,但他仍坚持集邮,节衣缩食也要去买新发行的邮票,虽经过文化大革命冲击,他集邮兴趣仍不减。

     粉碎“四人帮”以后,落实了政策,国家形势越来越好,集邮活动复苏,林崧又开始集邮,他很快将“文革”邮票补齐,弥补了中断的空白,还买到了“全国山河一 片红”邮票。虽然他工作甚忙,政治活动和专业活动很多,还要著书立说,业余时间即以观邮、谈邮为一大乐趣,坚持集邮之爱好。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 表大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天津集邮协会成立时,他当选为副会长

    1983年天津举办首届集邮展览,林崧的边区邮票展出荣获荣誉奖。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他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华北 区)”邮集获金奖。当时全国5人获金奖,天津只有他1人。1984年5月,他的“华北区邮集”又荣获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邮展颁发的一枚造型别致的大银奖 章。198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展览”,这次展出了团体和个人的邮集共144部,香港一些著名集邮家也参加了展出,所展邮 票不仅对研究中国人民邮政史有重要价值,而且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的见证,可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革命文物。林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东区邮票”邮集 是用180张贴片,以传统方式编排的邮集,集中收集了几乎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各边区、解放区的邮票及部分实寄封和邮政史 料,引起了中外集邮家的浓厚兴趣,其中有几枚被公认的珍品。现介绍如下:1.山东战邮清河区五星图深棕色五分邮票,这枚邮票是1941年3月,山东省北部 渤海清河区首次成立“战时邮政”后于6月间发行的,目前只发现两枚,一枚林崧收藏,另一枚浅棕色为中国邮票博物馆保存。2.山东战邮地图一元邮票,此票据 说只发现5枚,而且全是实用过的旧票,虽然现在尚未找到有关发行此票的档案记录,但据几位集邮家研究,认为属于正式发行的邮票。3.山东八一建国节实寄 封,背面贴着朱德像,“八一建军节纪念”邮票8枚,正面贴两枚。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贴有“八一”邮票最多的实寄封,因此,被誉为“孤品

      1985年11月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提供两部中国邮集,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国际集邮展览”,林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邮票”邮集,荣获国际大银奖。当时他送往国外参展的邮集,不但邮票比较齐全,而且邮集上的说明文字、序言等,都是自己直接用外文写好,意思表达比较准确,免得请人翻译走了样。1989年5月,他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参加“89保加利亚世界集邮展览”获大银奖。同年7月该邮集又参加“89法国世界邮展”又获大银 奖。1996年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他的“华北人民邮政”荣获大镀金奖。1999年8月,北京“中国'99世界邮展”,林老的“华北人民邮政” 邮集,以90分的高分荣获金奖。也是他集邮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附表)

      林老以他的华北区、华东区两部邮集,几次参加国际邮展,分别获得银奖、大银奖、大镀金奖、金奖,为国家和天津市集邮界争得了荣誉。林老对此感慨颇深,他 说:“日本集邮家搞中国区票获金奖,而我们国内却很难搞齐区票,国内有些邮集很好,但大都不全,如想配齐又很少有人出手,有复品也很难交换,如果我们在国 外搞拍卖或交易,情况会好些”。他还认为:“我的邮集曾几次出国参展但情况如何?我不了解,如果参展者也能出去,就可以开拓眼界,交流邮识。现在是两头不 见日头,情况全然不知”。林老还说到当时买区票难的事,为了编组华北区邮集,缺几枚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大好河山图”的“汇兑印纸”。能够配齐出国展出可为 国家争得更大荣誉,经当时邮票发行局兼邮票总公司经理宋兴民说情,邮票公司却不愿出售零枚,只卖一整套,而且价格较贵,为两千元一套,尽管如此,邮票公司 称这还是几年前的香港价格,如果换个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见国内买区票是难的。当然,开放改革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林崧集邮真正从爱好出发,不为钱,不为利。爱好伴他终生,使他离不开,为了集邮可以说一辈子省下的钱都买了邮票,平时生活俭朴,有人说他,穿着极普通, 还买了这么多邮票。林崧买邮票从不惜花钱,买进来都保存起来,平时很少动,有好多整版整包的邮品,经过数十年的收集,不但别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邮票,就 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因他收集邮票不怕重复,新的旧的都有,全套的单枚的,可是他从来没有从他手中卖过一枚邮票,他的邮票永不失散。

     1981年,林崧去香港探亲,因他声誉远播港澳及国外,集邮界朋友知他到了香港,都想找他做生意,赚一笔钱,但他一枚邮票也没有带去,使香港邮商们大失所望。而在杨乃强处购买了两枚珍宝岛试模票及“全国山河一片红”等邮票。

  林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经过一生实践,撰写出一部《妇产科病理学》,80万字,800余幅插图片的专著。后来又经他自己用英文出版了这部书,在 国际医学界颇有影响,并在天津和全国举办学习班培养人才。他是我国妇产科病理学的奠基人。邓颖超生前曾称赞他说:“你为中国妇女服务,是林巧稚以后最好的 妇科医生,我感谢你,全国妇女感谢你”

     林崧集邮60多年,并没有玩物丧志,也没有妨碍过他的事业,相反,集邮丰富了他的生活,促进了工作。他在抓紧从事医学著作研究之余,仍坚持集邮。作为一 位经历了两种社会,两个时代的中国集邮家,林崧象熟悉自己的妇产科专业一样,熟悉中国邮票的知识,向人们讲叙这段历史,使他感慨万千。关于邮学研究方面, 林崧说:“我集邮就是研究邮学,只是由于编写医学著作和教学实践,拿不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门搞邮学研究,去撰写邮文,一本80万字的妇产科病理学著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既然没写,就一个不写了”。

     林崧关心和重视群众性的集邮活动,基层邮协搞活动,他亲自参加,1984年天钢二炼搞邮展,他与炼钢工人畅谈集邮。1988年天津市卫生局集邮协会成 立,他参加了组织工作,并任天津市卫生系统集邮协会名誉会长,为基层集邮工作出谋献策。林崧集邮一生,作出了许多不平凡的贡献,是一位著名的集邮家和收藏 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林崧教授不幸于1999年12月6日逝世,享年95岁,是我国集邮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为集邮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 却永远铭记在邮人心中。为悼念林崧教授,天津市集邮协会、天津市集邮公司将发行纪念封一枚,以示缅怀。

(以上资料来自 http://hi.baidu.com/daawuu/blog/item/f32e648874c7debb0e2444e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721-594717.html

上一篇:中国病理学科的开山鼻祖--徐诵明先生
下一篇:中国病理学家--刘彦仿先生
收藏 IP: 58.100.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