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关于科普问题的对话(2)根本在于学校教育 精选

已有 4565 次阅读 2012-7-13 07:31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科普, 文科, 理科

对话人——老张和老马。

老张:你说的媒体对于科普的态度确是很要紧的,没有媒体的正确宣传,科普确实不好做。但是,让媒体改变态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马:媒体的宣传固然重要,但还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在于学校教育。

老张:愿闻其详。

老马:一个人的科学素质是与其知识储备相关的。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具有科学素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相当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好的科学素质,但是,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具有好的科学素质。这“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初步的科学素质都需要在学校中得到,而且一般地说主要从学校得到。

老张:我们的学校不是一直在教授知识和进行素质教育吗?你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在科普中的地位呢?

老马:我们的学校确实一直在教授知识,但是,实际上现在做得很不够。培养科学素质所必须的知识储备是什么?是最基础的知识。盖房子要打地基,知识也有基础,基础不打好,上面的花里胡哨的都是“空中楼阁”。

老张:你说的打好基础是重要的。那么,你认为,哪些知识应该算是必须的基础知识?

老马:从原则上说,中小学所学习的全部知识都是基础知识。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掌握这些知识,不可偏废。少年是一个人的习惯、思想、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在少年时养成的这些习惯、思想、世界观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终生。所谓科学素质也初步形成于少年时期,特别是少年后期,即我们的高中阶段。而恰恰在高中时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班,其结果是文科生基本不懂得科学,理科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

老张:照你这么说,高中的文理分科是年轻人缺乏科学素质的源头了?

老马:可以这样说,但这只是一个源头,一个开始。从那里开始,产生了大学生中的第一批“科盲”——文科生。如果我们的大学略微负责一点,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更加为社会与学生着想,那就需要在大学里补充灌输一点科学知识。

老张:我注意到你用了一个词:灌输,这个词现在可不受欢迎。

老马:是的,灌输。换句话说,要他们必修理科的基础知识。现在的高校有各式各样的的选修课,其名曰“提高素质”,虽然大多数只是卖卖膏药,即使这样,文科生选理科基础知识的极少。为什么?绝大多数文科生在中学就是因为对理科不感兴趣才读文科。既然是选修,当然不会去修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理科基础。少年时一定要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好的教育者的做法。但是到了成年,既然已经失去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再要让他们学习,那就只能灌输了。而我们的大学又不肯灌他们,这样,这大学毕业的科盲就注定了。

老张:大学里文科生好像比非文科生少吧?

老马:我们姑且把理工医农等等都称理科吧。理科生的科学素质也不高哇!文理分科后的高中理科生,在那里做什么呢?在那里做题,不说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无聊的题目。做这些题目唯一的用处就是高考,所以,高中理科生比文科生的科学知识也就略多一丁点罢了。而到了大学,就一下子钻到他的那个专业的小圈子里去了。学数学、物理的不学化学,学化学的不学生物,学生物的不懂物理等等,总之,只学一点在专业的小圈子里求生活的技术罢了。他们之中,许多人只是顶着一顶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帽子,实际上不少还是科盲。

老张:是的,不少理科的大学生实际上科学修养并不高。这与我们的教育水平有关系,我们的课程内容也有问题。

老马:现在的课程内容,看上去好像“现代化”了,增加了不少看来比较时髦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帮助。我刚才说到,要打好基础。在课程设置方面,作为科学素质的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离开这些基础,信息、能源、健康、材料等等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流。忽视了这些基础,侈谈什么信息、能源、健康、材料等等,都是上面说的空中楼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实际上,这是个“硬道理”。有了好的数理化基础,学习什么都快,而且有后劲。现在有些人,最好学校毕业后一天也不用培训,来了就能够用。在他们那里,我倒想起来曾经风靡中国的两句话:“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这真是鼠目寸光啊。

老张:这样说来,科普的根本真是在学校。

老马:是的,是的。而且最要紧的是解决好文科生的问题。因为起点低,相对容易解决。首先要解决高中的文理分科问题。教育部说了,教育部从来反对高中文理分科。不管过去文理分科的责任问题(纠缠过去的责任是一件很痛苦很麻烦的事情),有教育部的这句话在这里,总比没有这句话好。最好是在解决高中文理分科之前,高校能够给文科生补上必要的科学知识。因为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实在是一个太重要的问题。文人厉害啊。文法经济类的学生许多是将来做管理者的,做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着的一个决定,决定多少科学家的命运?媒体的随便一枝秃笔,都顶一百个科学家的侃侃而谈,何况媒体上的生花妙笔和如簧巧舌!话语权哪。千万不要小看了文科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591635.html

上一篇:关于科普问题的对话(1)媒体的态度最为要紧
下一篇:回忆华罗庚先生给中学生作报告
收藏 IP: 218.56.199.*| 热度|

8 彭真明 吕秀齐 叶威源 柏舟 丁邦平 翟自洋 赵斌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