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应骅
最近有两件事在科学网上炒得比较热。一个是SCI;一个是审计署的审计。我真的奉劝科学界不要把SCI炒得这么热。大家老老实实做科研多好呢!我在“科学家不要把SCI太当回事(120629)”一文中已表达了我的观点,但是,科学网和科学网民好像没太在意。其实,让科研人员去追求SCI影响因子是做不好科研的。对于审计署对科学院审计结果的公布,科学院已经给了比较全面的回应。科研人员工资太低,就维持不了单位的生存,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却引出了对科研现状的批评。我觉得这倒是好事。
Ahmen在我的“摩尔定律之后的科学与工程(120626)”的评论中说:“中国半导体业实际上起步很早,黄昆谢希德好像50年代就开始培养人才。不知那时韩国人在做啥,台湾人在做啥。”这个评论很中肯。北大、复旦、吉林大学1957年就拉出了单晶硅,我们的半导体研究起步并不晚,基本和先进国家同步。1958年我们全面搞超声波,可现在我们医院的超声波检测设备基本都靠进口。这些技术,中国起步并不晚,为什么我们就没跟上,甚至领先呢?劈开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原因不谈,科技界创新氛围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太看重发表SCI的论文,而忽略把科技成果做出东西,形成产业。
曾杰先生在我的“超越摩尔(120701)”的评论中指出“用微纳流控芯片技术集成的DNA分子计算机研究,这类研究在中科院的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有一些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在细胞计算机的研究国内有关合成生物学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教育部系统生物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合成生物学等研究实验室有起步阶段的合作项目可能在或正将在开展;但是,真正实现计算机的实用尚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些单位可能也发表了很多SCI影响因子很高的文章,也许也花几万元去发表OA杂志的文章。可是,计算机领域的人基本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着手。那怎么能沿着摩尔的道路,发展产业呢?学术界的同仁们必须把发展产业当作第一重要的事,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有实际应用。而不是发几篇文章、毕了业、评上了职称就了事。科学网和科学管理人员也应该有此共识。我们SCI论文达到第一,远没有我国某一新技术世界第一重要,你们成绩的显示度也会更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