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穿过我的内心的你的眼——贾伟的博文 精选

已有 14731 次阅读 2012-6-17 13: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贾伟

博主按:本文回谢贾伟的《YC博文的回忆》,并贺贾伟开博三周年。
 
穿过我的内心的你的眼——贾伟的博文
曾泳春
 
      前几天写了两篇博文,《方言》和《喧闹以后》,其实都取自科学网贾伟的博文,《校园里的方言喧闹过后》。伟的博文,我看过n遍,在心情很好或心情很不好的时候,都会去看他的博文。这样的待遇,相当于我对阿加莎侦探小说和简奥斯丁小说的钟情了。
      贾伟出现在科学网上,是科学网以及科学网上博主游客的运气。我思来想去,依然只能用“惊艳”一词来形容他的博文,一如他帅气的长相。三年前,作为科学网上资深游客的我,发现一个在北卡的人在写着上海,而那时我刚刚从北卡回到上海,我一边惊叹世界真小,一边忍不住多看了一眼他的博文,从此再也没能忘掉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之深,以至于两年后我也在科学网上写博客,有个叫李后开的人到我的博文留了一次言,我立刻想起我见过这个名字,他的确是贾伟的博文《研究生名字趣谈》里出现的一个名字。李后开是贾伟的一个学生,李后开和高先富这两个与钱有关的名字,让贾伟教授组里的经费先富而后开,而我深深记得的是那句每想起来必笑的冷幽默:“两人都离开后,我都不敢看组里的经费帐目了”。
      贾伟的博文有三个看点,一是中美科技界主要是大学的对比;二是对学生的培养;三是有关人生感悟的散文。对于他这样一个四十岁出头就海归又归海打了个来回的人来说,由他来向我们描述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和科技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的感觉,贾伟写这些博文,是以一个身在江湖的人的眼光来写的。从中国985大学的副院长,到知名美国教授,贾伟怎么说也不能算一个超凡脱俗于江湖外的人,但他的那些观点,就是不俗。在我最喜欢的博文之一《成功是一种等待》里,可以看出贾伟对科研人生的感悟:“生命是一个过程,滚滚红尘中的万千变化都是常态。让生命去等候,意味着你愿意面对和自己预期不同的人生状态,愿意面对与你价值观不同的人群,如此你就会更宽容,更容易领会,更容易得到支持,更可能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功的主体也是一种等待,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不断自我提升中的等待。”(《成功是一种等待》)
      除了美国的大学,贾伟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少欧洲的名校。在《康桥的晚霞》贾伟带着我们游览并讲解了剑桥的历史,那些优柔的文字,就像徐志摩的诗句,在桥下的河水波心荡漾:“徜徉在古老的校园,国王学院古朴庄严的建筑群在夕阳的映照下依然气势恢宏。草坪安静的躺在晚霞的怀抱里,迎面石阶上悠闲地坐着几个闲谈中的学生,还侧目送来一个颔首,恍惚之中,这目光好似从中世纪传过来的,只一闪,便觉得时光倒转、日月悠长。”(《康桥的晚霞》)
      而我其实更喜欢他的那些关于学生培养的博文。贾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博文中看,我感觉不似师徒、不似父子,应该是一个领队,而且这种师生关系,有着一种若隐若现的浪漫情怀。比如他要学生们“坚持走团队的道路,手拉手不要掉队,要‘愚笨地’走我们自己的路,从容淡定地往心目中的顶峰攀登—— 看尽沿途的无限风光,这才叫美丽人生!”(《从容淡定地做科研》)。在大多数人看来,学生跟随导师做3-5年的研究,拿到学位,从此就“两讫”了,谈何美丽人生?而贾伟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跟着他做研究拿学位,而且是跟着他学会享受幸福,走美丽人生之路。 “‘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当风声吹乱你构想’,如果你还能为之怦然心动,那么,你就是幸福的。”(《我们身边的幸福》)
      对于创过业、当过中、美教授、在同行中声明显赫的贾伟来说,他本人应该是一名精英了。但他的学生们,似乎都来自很平凡的大学,至少不是北大清华。我时常怀疑这样的师生搭配,因为一开始时层次差别很大,会不会造成导师与学生根本无法在一个层面上沟通。但我看到贾伟的学生们,一边欣赏着导师的博文,一边挤在他的博文下评论,师生浪漫地互动着,做着学术之外的交流。这样的场景,在科学网也算一景了。我从没看过身为导师的其他科学网博主,像贾伟这样与学生通过博文自由地交谈。所以从贾伟的博文中,我很是知道了他的几个学生,比如后开,比如晓艳,比如苏明明,还有名字很好听的淡墨。从下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贾伟对学生的那种浪漫情怀:“学生们滚滚而下的眼泪是在跟我讲述着柔弱的‘蛹’往美丽的‘蝴蝶’蜕变过程中的一种挣扎和苦痛,但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似乎还不明白他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苦痛。”(《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贾伟的博文中,非常注重科学家的人文。老实说我不太懂人文的精确定义,我只凭感觉,他的博文是不俗且充满人文的。他喜欢吟诗诵词,一副江南才子的样子。我因为从小看惯了公祖、外公等一干老人每天摇头晃脑吟诗诵词的“酸腐”场景,一直就没喜欢过古诗词。但好像看贾伟吟起来,倒也没觉得那么酸了。而对于那首他比较偏爱的“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我竟然也背下来了,在我满脑子所能背的极少的古诗词中,又增加了一首。当然我不认为古诗词就是人文,我想,人文也许是一种素养吧,一种能欣赏世界的素质。而从贾伟的博文中,总能感受到他这样的人文素养:“而对于绝大多数无名生息的凡人来说,我们就一直在基线上漫步,一直活得怡然自得,到处都是广阔的天地,到处都有一种清风入怀的辽远。”(《穿过你的内心的我的眼》。
      贾伟博文中的幽默,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是一种不是故意要逗你,但就是会逗死你的幽默。比如《中餐西吃和25美元》中一开始对那个德国人吃中餐的描写,《抢,还是不抢》中与人家一个女人抢吃一片西瓜的描写,看完就直接喷饭了,更不用说那些信手拈来的幽默,形象得就如同一幅幅场景,让人每次想起都会笑。至少贾伟博文中的那些幽默,我是笑了三年了,是我笑点太低,还是我太能领会他的幽默?
      我对贾伟博文的感觉,是成熟大气中隐藏着激情与浪漫,他的每一篇博文都是一道大餐,因此才会让我看了又看。两个月前,贾伟写了《YC博文的回忆》,YC的博文终究只能成为回忆了,那只白色(抑或是银色)的狐也渐行渐远地消失了。今天,我坐在桌前写了一下午的《贾伟的博文》,写完回头再看,依然觉出自己文字的苍白,并不能说出他博文中的那些精神。我只能说,我尽心了。
      我们在滚滚红尘中,总有一些随风而逝的理想和情怀,在某一瞬间,会被某些人、某些文字启发而重新构筑,贾伟的博文,似乎就有这样的功力,它们在某时,坚定了我们曾经的信念。而转念一想,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平和或激情、智慧或温柔的文字,却似乎是一双穿过我们内心的眼睛,如此平复了我们烦躁的心、激起我们的热情。那双眼睛,只一闪,便锁住流年,留住幻化的美丽人生。
    以我最喜欢的贾伟的另一篇博文《那些花开的日子》结束本文。这是一篇让人欣慰却又有些心酸的博文,贾伟对国内学生以及草根的努力和挣扎,最后只能走出国这条路所表达出的忧伤情怀:“我脑子里偶尔还是会闪过那些我认识的和我教过的学生们,他们还在为一个本该属于自己的却又遥不可及的机会而挣扎,也许他们的前方只有出国这么一条路可走了,否则就只有在沉寂中淡去,就像这路两旁烂烂漫漫的鲜花,在无声无息中绽放,无声无息中凋谢。”
 
水木年华,《那些花开的日子》。
 
那些花开的日子啊,
还在回望的尽头吗?
也曾年少的我们啊,
如今各自在天涯;
那些花开的日子啊,
留在回望的今天吧;
我在遥远的星空下,
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
 
那些花儿,散落在天涯
 


博客感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950-583028.html

上一篇:当博导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下一篇: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电影往事
收藏 IP: 114.94.1.*| 热度|

82 刘旭霞 李宁 李学宽 曹聪 王华民 蔣勁松 李程 吕海涛 陆俊茜 褚昭明 张玉秀 曹周阳 王善勇 魏龙刚 武夷山 牛丕业 虞左俊 徐迎晓 史仍飞 刘立 印大中 李万峰 肖振亚 吴飞鹏 雷海鹏 鲁云霞 李土荣 秦雪梅 翟自洋 唐常杰 刘颖彪 吕喆 张焱 陈学伟 王春艳 姜世金 王一华 孙中华 庄世宇 孙学军 王德军 廖晓琳 梁建华 袁贤讯 邢志忠 刘云 强涛 张文超 贾伟 杨晓虹 水迎波 汤治国 陈智文 丁邦平 邢富强 周向进 陈沐 金小伟 朱丽红 王桂颖 程建兰 许培扬 吕洪波 陈国文 刘庆丰 覃开蓉 陈珍珠 吕泰省 anran123 crossludo fishman936 fansg hmaoi htli Araneae11ZX vangue lingling101 bridgeneer zzjtcm FloatingRose lihx1798 ericL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